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肠癌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伤救治
  • 1篇血清
  • 1篇严重多发
  • 1篇严重多发伤
  • 1篇严重多发伤救...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诊治
  • 1篇损伤控制外科
  • 1篇损伤控制外科...
  • 1篇抢救
  • 1篇肿瘤
  • 1篇外科
  • 1篇外科理念
  • 1篇微小RNA
  • 1篇结肠癌组织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朱光辉
  • 2篇单远洲
  • 2篇周联明
  • 2篇张学利
  • 2篇杨治
  • 2篇檀占海
  • 1篇陈建荣
  • 1篇张吉发
  • 1篇姚凯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 TUG1和UC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TUG1和UC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85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及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冻存标本,采用原位杂交与q RT-PCR法检测TUG1和UCA1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UCA1和TUG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相对表达量均明显癌旁高于非肿瘤组织(均P<0.05)。UCA1和TUG1表达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特征均有明显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UCA1与TUG1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相应的低于UCA1低表达患者(χ~2=5.491,P=0.019;χ~2=4.345,P=0.037)。UCA1与TUG1的表达均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UCA1和TUG1在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上调,两者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进展及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姚凯朱光辉单远洲
关键词:结肠肿瘤
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在结肠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83例和结肠腺瘤的患者60例,分别为结肠癌组和结肠良性肿瘤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用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观察结肠癌组、结肠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miR-34 c和miR-127-3p表达水平变化,并观察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手术后其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良性肿瘤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c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表达miR-127-3p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良性肿瘤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手术后结肠癌患者血清表达miR-127-3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4 c和miR-127-3p表达量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转移和CEA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5)。结肠癌患者的血清miR-34 c表达量与miR-127-3p表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84,P<0.05)。结论miR-34 c和miR-127-3p基因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miR-34 c为抑癌基因,而miR-127-3p为促癌基因,在结肠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周联明张学利杨治檀占海孙家亮朱光辉
关键词:结肠癌微小RNA癌基因抑癌基因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危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选取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其中应用DCS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30例为DCS组,以传统方式抢救的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6例(96.7%)治愈出院,其中DCS组死亡1例(3.3%),对照组死亡3例(10%);DCS组发生并发症6例(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例(50.0%)。DCS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DCS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PT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5)。结论 DCS理念应用于急诊外科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是可行的,能有效减少病死率及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檀占海朱光辉陈建荣周联明杨治张吉发张学利单远洲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多发伤抢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