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规范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规范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科室在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接诊的8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围手术期抗菌药...
- 章超李鸿武沈娟娟吴琪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安全性
- 我院骨瓜提取物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2018年
- 骨瓜提取物临床用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腰腿疼痛、骨折创伤修复,是新鲜或冷冻的猪四肢骨和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干燥成熟种子的提取物,含多种骨代谢的活性肽类,具有调节骨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新骨代谢形成,调节钙、磷代谢,增加骨钙沉积,防治骨质疏松作用,以及抗炎、镇痛作用。说明书指出其不良反应较少发生,可能出现发热或皮疹。但在临床工作中收集到该药物一些其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现对我院近4年(2014-2017年)骨瓜提取物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 代晶沈冬梅沈娟娟
- 关键词:安全用药
- 新型医院药学服务助力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用药安全
- 2022年
- 目的:评估新型医院药学服务对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至2020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96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医院药学服务组(传统组)和新型医院药学服务组(新型组),传统组向患者提供药品调剂、处方审核及发药窗口用药交代等传统药学服务。新型组除传统药学服务外,还给予书面用药指导单并提供用药咨询。两组均通过随访填写问卷方式跟踪患者情况,记录观察指标,比较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新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传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依从率为91.84%。新型组依从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病情控制率87.76%,新型组病情控制率9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医院药学服务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用药安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代晶饶振华沈娟娟
- 关键词:药学服务鼻窦依从性用药安全
- 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髋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6月九江市二级综合医院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并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同疗程的病例154份,其中术后24h内停药的49例、48h内停药的24例、72h内停药的19例、96h内停药的15例、120h以后停药的47例。比较5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和/或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结果术后24h、48h、72h、96h、120h以上(含120h)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4±5.62)d、(15.5±5.27)d、(16.37±8.46)d、(20.33±5.67)d、(20.62±9.62)d;住院费用分别为(31911.92±13745.26)元、(34345.71±9277.37)元、(33492.56±14360.84)元、(38058.98±7772.76)元、(47337.68±17901.76)元;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甲级愈合率100%。术后24h停药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最低,预防用药疗程最优。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术后24h内停药。
- 沈冬梅魏玲莫燕婷代晶吴琪沈娟娟
- 关键词:髋膝关节置换术抗菌药物
- 某院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静脉输液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某院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静脉输液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医嘱2 682份,根据静脉用抗感染药物输液的配伍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抗感染药物静脉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结果:抗感染药物静脉输液的临床使用中,因药物的联用及配伍时间等因素导致配伍液的不稳定。结论:抗感染药物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但配伍使用时应充分掌握静脉输液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静脉用抗菌药物。
- 沈素芳曹家驹沈冬梅代晶沈娟娟
-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静脉输液稳定性
- 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前后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前后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6年1—7月期间收治的需手术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88例资料(作为规范化前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整改后,再抽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手术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88例资料(作为规范化后组),给予规范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量及其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规范化后组患者预防用青霉素与酶抑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频率明显低于规范化前组(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规范化前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者规范化预防用抗菌药物,促进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
- 章超李鸿武沈娟娟吴琪
- 关键词: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
- 某院2015年药学质控情况综合分析
- 目的:通过本院药学质控基本状况,探讨如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运用医院管理HIS系统和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分别抽取门急诊处方(包括抗菌药物专项处方)3600份和病历医嘱(包括一类切口手术病历)5491份,共计9091份,结...
- 章超沈娟娟沈冬梅代晶沈素芳吴琪黄萍
- 关键词:合理用药
-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升高与他汀类药物肌肉毒性的关系。方法对临床收治的脑梗死合并肌酶升高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入院服用阿托伐他汀的第3d出现无肌肉症状的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停药2w后患者肌酸激酶仍有轻度升高,未见其他异常,重启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治疗。结论临床应根据CK水平和肌肉症状,评价可诱发他汀相关肌病的风险因素,排除继发原因,审查使用他汀的适应证,评估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风险利弊,让患者获得最大的受益。
- 沈娟娟代晶
- 关键词:肌酸激酶他汀类肌肉毒性脑梗死
- 规范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临床研究
- 章超李鸿武沈娟娟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