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江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湿地
  • 1篇氮磷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有机质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湿地土壤
  • 1篇碳含量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剖面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质
  • 1篇

机构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平究
  • 3篇彭江
  • 2篇崔宏
  • 1篇郑真
  • 1篇刘爽
  • 1篇刘文静
  • 1篇孔令柱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以安庆菜子湖区退耕还湖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植被恢复状况及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良好的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地表裸露;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退耕20年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达到原始湿地水平,而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仍显著低于原始湿地;圩内水产养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圩外水产养殖湿地和原始湿地。结果分析表明退耕后植被恢复状况及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退耕后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退耕后湿地生态自然恢复。
彭江张平究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湿地土壤
不同退耕年限下安庆沿江湿地土壤氮、磷变化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选取退耕3~21a的湿地土壤,以现耕油菜地和原始自然湿地土壤为对照,对安庆沿江湿地土壤氮、磷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退耕年限下土壤氮、磷素变化趋势明显。土壤全氮含量变化在退耕3~7a内随退耕年限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在退耕7a后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土壤有效氮含量变化与全氮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全磷含量变化随退耕年限的增长呈较缓递减趋势,平均减少速率为11.6%;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在退耕初期随退耕年限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在退耕9a后随退耕年限增长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壤氮素,退耕后湿地土壤磷素恢复相对滞后,因此评价湿地土壤生态恢复时土壤磷素指标尤为重要。
孔令柱刘爽郑真崔宏彭江张平究
关键词:氮磷
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土壤剖面有机碳分布变化
2014年
退耕还湖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有机碳是评价湿地生态功能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菜子湖区不同退耕年限(2、5、8、10、20a)和退耕后不同植被群落(苔草、芦苇和酸模)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和植被类型对湿地土壤有机碳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但土壤有机碳密度随退耕年限增加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总体比油菜地高出61.5%~82.3%;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含量表现为:芦苇(8.90g/kg)〉苔草(8.84g/kg)〉酸模(5.84g/kg),芦苇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化幅度小于苔草和酸模;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剖面(0~55 cm)有机碳密度呈现出芦苇(7.92 kg/m^2)〉苔草(7.42 kg/m^2)〉酸模(5.01 kg/m^2)。结果分析表明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植被恢复和理化性质变化促进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密度变化,而苔草、芦苇和酸模土壤剖面土壤有机碳恢复不一致,芦苇对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提升能力最强。
刘文静汪永进崔宏彭江司红君张平究
关键词:植被类型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