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铅暴露对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研究环境中铅离子(Pb^(2+))对大弹涂鱼肝、肠和脾组织结构的损伤,实验挑选体质量(21.80±2.70)g的健康大弹涂鱼96尾,分为4组,高剂量Pb^(2+)处理组(2 mg/L)、中剂量Pb^(2+)处理组(1 mg/L)、低剂量Pb^(2+)处理组(0.5 mg/L)和空白组,进行毒性试验,分别于第12 h、48 h和96 h取样,对各组织器官进行组织切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肝组织出现组织水肿,部分细胞质空泡化、细胞核固缩;肠组织上皮细胞受损,杯状细胞明显增多;脾中淋巴细胞增多。研究表明,Pb^(2+)暴露对大弹涂鱼肝、肠及脾组织结构均会造成伤害。
- 景丹丹龚一富张燕俞凯黎明王日昕
- 关键词:铅大弹涂鱼毒性机制生物富集
- 绿色杜氏藻GG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研究
- 2017年
- 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绿色杜氏藻GGR基因(Gen Bank序号:KX100480)cDNA全长序列,研究了甲基茉莉酸(Me JA)对绿色杜氏藻GGR基因表达的影响.测序结果表明,绿色杜氏藻GGR基因cDNA全长2 356 bp,开放阅读框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2.296 1 k Da,理论等电点为6.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保守的Chl P结构域,为可溶性蛋白,具有跨膜区域,无信号肽.Target P 1.1 Server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可能定位于线粒体.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色杜氏藻GGR蛋白较其他植物的GGR蛋白亲缘关系较远.RT-PCR结果表明,100μmol·L-1 Me JA可显著地提升绿色杜氏藻GGR基因的表达(P<0.01).同时,绿色杜氏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最高,说明GGR基因与绿色杜氏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存在一定关系.
- 张燕龚一富景丹丹朱帅旗俞凯
- 关键词:GGR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 诱导子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和三角褐指藻ξ-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甲基茉莉酸(MeJA)、花生四烯酸(AA)、乙酰水杨酸(ASA)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及三角褐指藻ξ-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PtZD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TM)2000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PtZDS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HPLC测定MeJA、AA和ASA处理下,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RT-PCR检测PtZDS基因的表达。结果该基因全长1 905 bp,具有一个1 77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91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一个典型的氨基氧化酶结构域(amine oxidase domain)、NAD(P)-binding Rossmann-like结构域和叶绿体转运肽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PtZDS蛋白与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CCMP1335)的同源性达76%,亲缘关系较近,共处同一进化支上。0.1 mg·L^(-1)AA、25 mg·L^(-1)ASA和100μmol·L^(-1)MeJA处理下三角褐指藻单位细胞内岩藻黄素的含量达到最高。RT-PCR分析结果表明,0.1 mg·L^(-1)AA、50μmol·L^(-1)MeJA和10 mg·L^(-1)ASA处理下,PtZDS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结论 PtZDS基因的表达可能与三角褐指藻中岩藻黄素的积累存在一定关系。100μmol·L^(-1)MeJA处理下,三角褐指藻合成岩藻黄素的能力最强。
- 张燕龚一富景丹丹朱帅旗王何瑜
-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乙酰水杨酸花生四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