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 作品数:15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态势研究
- 2011年
- 目的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 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 陈伟华周虹何清懿朱维明姚令辉何兢
-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发病率阳性率
- 2018—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孕妇碘营养水平监测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并掌握2018—2019年湖南郴州市孕妇碘营养水平,为科学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湖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抽取郴州市全部11个县(市、区),每县按东、西、南、北、中各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每年至少抽取20名孕妇,采集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样,分别采用直接滴定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和盐碘含量。结果 2018—2019年郴州市共调查孕妇2 205人,均无甲状腺疾病史和食用碘油史;检测食用盐2 205份,合格碘盐覆盖率为95.69%(2 110/2 205),达到消除碘缺乏病技术指标;共检测2 205份孕妇尿样,尿碘含量中位数为205.90μg/L,各县(市、区)孕妇尿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9.450,P<0.001),孕期10 w以下,10 w~,20 w~组和30 w及以上组尿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684,P<0.01)。结论郴州市孕妇碘营养水平处于适宜水平,但仍需持续加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
- 朱韩武周虹陈贤柏谭徽王艳琴
-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营养孕妇
- 2013—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矿区周边居民死因分析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郴州市矿区周边居民死因分析,为制定特定环境下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柿竹园矿区、黄沙坪矿区、马田矿区所在乡镇(街道)常住居民中2013-2017年期间的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核实根本死因并进行分类,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矿区所在乡镇(白露塘镇、黄沙坪镇、马田镇)共报告死亡病例3 042例,年均粗死亡率为504.75/10万,各年度粗死亡率依次为373.73/10万、395.89/10万、464.38/10万、626.84/10万、637.25/10万,各年度粗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0,P<0.01);死因总体前5位依次为:心脏病(159.29/10万)、恶性肿瘤(94.91/10万)、脑血管病(83.63/10万)、呼吸系统疾病(58.41/10万)、损伤及中毒(37.50/10万),分别占总死亡数的31.56%、18.80%、16.37%、11.57%、7.43%,前5位死因疾病死亡数合计占总死亡数的85.73%,全人群死因疾病总体前5位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59,P<0.01);死因疾病中恶性肿瘤总体前5位依次为:肺癌(24.23/10万)、其他恶性肿瘤(17.26/10万)、肝癌(16.92/10万)、胃癌(9.79/10万)、白血病(5.31/10万);矿区三大类疾病死亡中,主要为慢性病,其合计死亡率为443.53/10万,占全部死亡疾病的87.87%。结论郴州市矿区周边居民死亡疾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须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施行健康行为干预策略,持续改善健康危险因素,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 朱韩武周虹曹慧芳何兢谭徽
- 关键词:死因监测
- 血清抗体检测在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传播链推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传播链推断中的应用,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咽拭子、肛拭子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集血清进行IgM单独检测和IgM/IgG联合检测。【结果】确诊病例A无明确COVID-19流行病学史;病例C、D与A同餐同住,且与其他COVID-19确诊病例(H、L)有接触史和聚餐史。病例A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病例C和D均阴性。病例A和C单独IgM检测均阳性,病例D阴性;病例A、C和D IgMZIgG联合检测结果均阳性。病例C无临床症状,而病例D有临床症状。[结论]血清抗体检测可作为COVID-19传播证据链推断的有效补充,为找寻传染源和完善证据链提供参考依据。
- 朱韩武刘静何德彪周虹郑文周亮谭徽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链血清抗体
- 湖南省郴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郴州市8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比较和分析家庭内外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差异,并对2起典型案例进行重点阐述。【结果】2020年1—2月,郴州市共报告8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共31个病例。家庭引入病例感染来源以湖北省输入为主。67.74%的病例有咳嗽症状,其次为发热,占54.84%。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感染率(55.00%)高于家庭外感染率(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77,P<0.001);家庭引入病例的配偶感染率为85.71%,高于父母(77.78%)、其他家庭成员(44.44%)和子女(40.00%)的感染率,4种人群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04,P=0.120)。2起典型案例提示COVID-19潜伏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向体外排出病毒而成为传染源的可能。【结论】切实做好家庭防控措施,及早对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开展采样筛查,有助于对阳性感染者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避免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和疫情传播。
- 刘卫刘勋周虹李映霞李频陈伟华郑文朱韩武谭徽胡雅梦
- 关键词:聚集性
- 郴州市某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对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控制类似疫情的发生和扩散提供经验。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起聚集性疫情传染来源、发生及传播过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RT-PCR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聚集性疫情由在深圳感染后返乡的病例引发,继而引起其他3位家庭成员感染发病,另2位儿童家庭成员未感染。除家庭密切接触者有发病外,其他1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感染。传染源是经检测密切接触者才发现。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形成家庭内传播,主要经人际间密切接触而传播;及早筛查密切接触者和发现轻型病例传染源,有利于防止疫情蔓延和流行。
- 刘卫周虹陈伟华胡雅梦何德彪黄军校陈柏塘郑文谭徽
-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 2012年5月A县一起由聚餐引起的O139群霍乱暴发疫情调查
- 目的 湖南省A县于2012年5月3日报告2例与聚餐有关的霍乱病例.为查明本次霍乱暴发的原因,寻找食物污染的危险环节,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开展本次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病例定义,可能病例为4月29日至30日,参加W家丧宴...
- 周虹雷四宝刘晓峰肖洁华段良松张群力
- 1例输血性恶性疟病例实验室诊断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1例输血性恶性疟病例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分析,为当地输入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患者病历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以及供血者流行病资料;对患者血样进行疟原虫镜检、疟疾快速试纸条(RDT)和巢式PCR方法检测。结果患者无外出史、无疟疾既往病史、有输血史,外周血涂片查见恶性疟原虫,RDT为单一恶性疟阳性,巢式PCR为恶性疟阳性;随访给患者供血者,有境外疟疾流行区外出史和疟疾既往病史,血样RDT为单一恶性疟原虫阳性,但疟原虫镜检阴性。结论该患者为输血引起的恶性疟病例,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献血者献血时疟疾筛查工作,以避免类似因输血引起的疟疾病例发生。
- 朱韩武何卓黄友军周虹谭徽李正祥王艳琴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输血
- 2017—2021年郴州市居民死亡疾病谱与人均期望寿命关系研究
- 2022年
-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居民死亡疾病谱变化及主要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本地区卫生健康策略、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郴州市死因监测数据,计算各项死亡指标,并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年郴州市居民年均死亡29 818例、粗死亡率为631.51/10万、标化死亡率765.34/10万,5年间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 184.382,P<0.05);死因疾病谱前五位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其中,心脏病在全死因构成中居首位,从2017年的187.18/10万上升至2021年的229.56/10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46.415,P<0.05)。2017—2021年前5位死亡疾病累计造成期望寿命损失依次为10.88岁、10.84岁、11.20岁、11.89岁和13.17岁。死因主要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566.96/10万、占死亡总数的89.78%,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211.641,P<0.05)。结论 郴州市人均期望寿命损失最大的前五位死亡疾病谱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郴州市居民主要卫生问题和疾病负担;建议重点做好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实现逐年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的目标。
- 周虹朱韩武苏小可李春莲曹慧芳阳慧
- 关键词: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
- 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湖南省郴州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在郴州市4个县开展监测,每个监测点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每村调查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至少2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透明胶纸法检查3~9岁儿童蛲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结果粪检4000人,检出土源性线虫感染23例、感染率0.58%,以蛔虫感染为主,蛔虫、蛲虫、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2,P<0.05);肛拭子透明胶带法检查3~9岁儿童1250人,蛲虫感染率为1.44%,感染集中在6岁~组儿童,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永兴县感染率最高(1.10%),不同地区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77,P<0.05);感染呈现出60岁以上组(0.73%)、托幼儿童(0.78%)、大专及以上(2.44%)人群感染率较高的特征,不同年龄(χ^2=0.309)、职业(χ^2=0.275)和文化程度(χ^2=6.100)人群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郴州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感染因素依然存在,仍需加强监测和健康教育。
- 朱韩武周虹谭徽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