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4月69例在本院分娩孕妇护理资料,所有孕妇均接受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活动前后导致产妇乳房胀痛原因占乳房胀痛比例、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无形成果、孕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活动后因知识缺乏、吸吮次数、体位限制所致产妇乳房胀痛例数比活动后活动前下降,而生理性涨奶、乳头因素和混合喂养致产妇乳房胀痛例数比活动后活动前上升,活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活动后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比活动前显著下降(P <0. 05),本次活动达标率为109. 13%,进步率为62. 13%;活动后护士无形成果评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P <0. 05);活动后孕妇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活动前(P <0. 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值得临床推广。
- 邵艳陈莉俊任燕青朱佩婕张学历
-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产后乳房胀痛护理
- 一种模拟新生儿奶量的认知模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新生儿奶量的认知模具,该模具包含若干个由小到大的球体,每个球体的体积分别等于新生儿出生后每一天的胃容量大小。球体由小到大串联成一串。球体为表面光滑的木制球体,通过编织绳串联成一串。球体包含四个,体...
- 陈莉俊邵艳姚丽文黄瑾归燕华熊晖雯
- 文献传递
- 耳穴贴压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7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房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72h内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72h内泌乳始动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平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72 h的泌乳量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72 h乳房胀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与乳房穴位按摩联合使用可有效缩短泌乳始动时间,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邵艳陈莉俊任燕青张学历
- 关键词:耳穴贴压穴位按摩乳房胀痛泌乳功能
- QCC活动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9月30日收治的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意愿分为干预组140例,采用QCC干预+产前产后知-信-行健康教育;对照组140例,采用产前产妇学校+产后传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及干预前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水平[采用自我效能量表(BSES)]。结果:干预组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42 d后,两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评分、B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活动能够改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提高产妇自我效能。
- 邵艳黄瑾姚丽文陈莉俊史芝璟朱佩婕
- 关键词:品管圈产妇母乳喂养知-信-行自我效能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一体化系统性管理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一体化系统性管理效果观察及应用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的7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给予一体化系统性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围产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母婴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采用一体化系统性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产程安全,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 邵艳任燕青陈莉俊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围产期血糖
- 中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在产后尿潴留预防护理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临床预防产后尿潴留提供一种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产科病房2018年1月-2019年1月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第二产程时间≤120 min,产程中无合并症的单胎产妇120例,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2 h采用常规指导及诱导排尿;干预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频脉冲治疗仪对关元、中极、水道穴、三阴交实施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分别是1.67%(1/60)、15.00%(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2,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02,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6 h排尿通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6,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产后6 h B超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91,P<0.05)。[结论]应用中频脉冲电刺激关元、中极、水道穴、三阴交等穴位能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对产妇产后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无痛。
- 史芝璟邵艳黄瑾熊晖雯陈莉俊
- 关键词:穴位电刺激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