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云鹏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叠层石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扰动
  • 1篇晚二叠世
  • 1篇下奥陶统
  • 1篇古生物
  • 1篇古生物地理
  • 1篇二叠纪
  • 1篇二叠世
  • 1篇奥陶统

机构

  • 2篇长江大学

作者

  • 2篇肖云鹏
  • 1篇肖传桃
  • 1篇龚文平
  • 1篇黄云飞
  • 1篇杨志伟

传媒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西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生物地理研究
2016年
四川西部二叠纪生物化石较丰富,其门类有腕足类、珊瑚、菊石、牙形石、双壳类、蜓类以及有孔虫等。其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研究区中-晚二叠世生物化石的地理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中二叠世时期,研究区的主体区域与边缘区域生物属、种的相似率较高,属于同一个生物古地理区即上扬子生物古地理区,而与松潘生态区不属于同一生物古地理区,由此体现了松潘-甘孜海槽在该时期的独立发育特征,并未扩展至研究区。至晚二叠世时期,研究区边缘的2个区域与松潘、藏东滇西生态区生物属种具有一定的相似率,反映了研究区的边缘区域应属于松潘-甘孜海槽的一部分,说明了松潘-甘孜海槽在晚二叠世已经逐渐扩展至研究区的边缘区域,上扬子板块的范围逐渐缩小。因此,对古生物地理特征的研究对区内古板块的恢复具有一定的意义。
肖云鹏龚文平杨志伟冉路尧
关键词:古生物地理二叠纪
湖北松滋地区下奥陶统生物扰动型凝块石的发现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首次在下奥陶统中发现生物扰动成因的凝块石,该发现有可能填补扬子地区奥陶纪该领域的空白,为凝块石成因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并且对于探索凝块石演化与后生动物辐射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根据凝块石的外观特征和结构,将其划分为斑状凝块石、条带状凝块石和网状凝块石,其中,斑状凝块石又可以划分为豹斑状、花斑状和斑片状。在详细阐述豹斑状和网状凝块石沉积特征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凝块石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发育与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凝块石的沉积环境,认为斑状凝块石可能形成于较为局限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潮间带环境中,网状凝块石可能形成于潮下低能环境中。依据上述2种凝块石中发现的许多食草动物Ecculiomphalus化石以及由钻孔动物所形成的生物扰动痕迹等现象,指出由于后生动物的多样性的不断增加,导致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结果形成了研究区独具特征的生物扰动型凝块石。
肖传桃肖云鹏宋振宇黄云飞董曼
关键词:生物扰动叠层石下奥陶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