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定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阿魏酸
  • 2篇凋亡
  • 2篇血管生成
  • 2篇人脐
  • 2篇人脐静脉
  • 2篇人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
  • 2篇脐静脉内皮细...
  • 2篇自噬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皮
  • 2篇静脉内皮细胞
  • 2篇创面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机构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石定
  • 4篇余州
  • 3篇彭湃
  • 3篇苏映军
  • 3篇余震
  • 2篇宋雅娟
  • 2篇谢瑞菊
  • 2篇刘刚义
  • 2篇苟军全
  • 2篇刘宗义
  • 2篇杨力
  • 2篇仇利红
  • 1篇岳毅刚
  • 1篇李靖
  • 1篇李学拥
  • 1篇陈琳
  • 1篇荣向科
  • 1篇吴焱秋
  • 1篇孙峰
  • 1篇马显杰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足部游离组织与手部邻近组织在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总结采用足部游离组织与手部邻近组织在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6月至2016年10月,我们依照"手足同源,组织相近或手部邻近组织相同及相近的原则",对手部组织缺损的同一种伤或同一类伤...
刘刚义荣向科刘宗义苟军全宋永斌石定谢瑞菊
关键词:疗效对比显微外科
文献传递
阿魏酸在缺氧条件下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阿魏酸(ferulic acid,FA)在缺氧条件下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缺氧实验条件下,细胞被分为7组,即1个对照组和6个实验组。对照组采用1%酒精处理,实验组用不同浓度(1×10^(-8)、1×10^(-7)、1×10^(-6)、1×10^(-5)、1×10^(-4)及1×10^(-3) mol/L)的阿魏酸处理。分别采用MTS法、划痕法、Matrigel法分析不同浓度阿魏酸处理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缺氧条件下,浓度为1×10^(-6)~1×10^(-4)mol/L的阿魏酸处理能明显促进HUVECs的增殖(P<0.05),以1×10^(-5) mol/L处理的效果最好(P<0.01);与对照组相比,1×10^(-6)mol/L(P<0.05)、1×10^(-5) mol/L(P<0.01)及1×10^(-4) mol/L(P<0.01)阿魏酸处理均能明显促进HUVECs横向迁移,以1×10^(-5) mol/L处理迁移的细胞数量最多;1×10^(-8)~1×10^(-4) mol/L阿魏酸处理能不同程度地促进HUVECs管腔样结构的形成,以1×10^(-5) mol/L处理形成管腔样结构的数量最多(P<0.01)。结论:阿魏酸在缺氧条件下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样结构形成。
石定余州宋雅娟余震米萱苏映军彭湃
关键词:阿魏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血管生成
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示指背邻指皮瓣瓦合修复拇指末节脱套伤
刘宗义刘刚义苟军全石定宋永斌谢瑞菊
自噬相关蛋白Atg5和LC3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初探自噬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判断其瘤体处于增殖期还是消退期;将石蜡包埋的婴幼儿血管瘤(IH)标本经HE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期IH内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程度、形态;切片经TUNEL法染色后,根据标记凋亡细胞计数比较不同时期IH凋亡率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时期IH中Atg5的表达水平差异;免疫荧光标记法分析不同时期IH中LC3-Ⅱ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Tunel凋亡检测显示,消退期IH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增殖期IH(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增殖期IH中Atg5的表达水平高于消退期IH(P<0.01);免疫荧光显示增殖期IH中的LC3-Ⅱ阳性细胞多于消退期IH。结论消退期IH凋亡细胞比增殖期明显增多;增殖期自噬活性较强,消退期自噬下调;自噬的下调有可能促进增殖期IH向消退期转化。
米萱孙峰仇利红石定余州杨力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凋亡自噬增殖期
阿魏酸上调VEGF、PDGF及HIF-1alpha促进HUVEC细胞血管生成
目的:分别在常氧和缺氧状态下,探讨阿魏酸对HUVECs血管生成、VEGF、PDGF及HIF-1α表达的影响;研究阿魏酸调节HUVEC细胞VEGF及PDGF基因的表达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常氧和缺氧条件下,以...
石定
瘢痕疙瘩的治疗新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瘢痕疙瘩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但到现在还没有一种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近年国内外关于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分类综述,认为术后及时放疗的治疗方法要理想一些,病灶内注射皮质激素为临床一线选择的治疗药物,综合治疗可以使复发率降低,治疗时还应注重患者的个体化差异,选择适合患者的最好方法,针对一些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掌握的治疗方法,还应考虑到患者的依从性问题,良好的医患配合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周毕峰常宏石定程小皙苏映军马显杰吴焱秋
关键词:瘢痕疙瘩
自噬抑制2-DG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2016年
目的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G)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凋亡与自噬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传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在常氧实验条件下,细胞被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的2-DG组、2-DG联合甘露糖组、阳性对照组(衣霉素组),利用MTS比色法检测2-DG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记技术,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水平,以反映处理后的细胞内质网应激的水平变化;以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为了检测2.DG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引入自噬抑制剂3-MA,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记技术,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和Atg 5的表达水平,以反映处理后的细胞自噬水平变化。结果 2-DG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DG联合甘露糖组增殖活力有所增加,与单独2-DG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DG组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DG联合甘露糖组细胞凋亡减少,与单独2.DG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DG组GRP78蛋白水平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入甘露糖后,GRP78蛋白水平减少,与单独2-DG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2-DG组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3-MA预处理细胞抑制自噬后,2-DG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多,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也有所减少,与2-DG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DG显著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自噬;内质网应激可能是介导2-DG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作用机制;2-DG诱导的细胞自噬则能抑制细胞凋亡。
米萱杨力仇利红宋雅娟石定陈琳苏映军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自噬内质网应激
阿魏酸对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阿魏酸对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兔耳缺血性慢性创面模型后,按对创面处理随机分为凡士林组(凡士林涂抹)、缺血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5%阿魏酸组(5%阿魏酸涂抹)、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组(用rb-bFGF喷涂);大体观察各组兔耳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创面愈合速度.免疫组织化学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31的表达.结果 5%阿魏酸组的愈合时间(16.2±0.4)d与rb-bFGF组(15.92±0.13)d相近,较缺血对照组(18.13±0.33)d及凡士林组(17.2±0.4)d快(P<0.05);5%阿魏酸组中VEGF和HIF-1α表达及CD31标记血管数与rb-bFGF组接近,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及凡士林组(P<0.05).结论 阿魏酸能通过提高VEGF及HIF-1α等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蛋白表达而促进创面血管生成,进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余震余州雷鸣石定李学拥李靖彭湃
关键词:阿魏酸兔耳慢性创面
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对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六组:普通饲料喂养+缓冲液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缓冲液(H.E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5mg/kg链尿佐菌素组(H.E+3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4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5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55 mg/kg STZ组)及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5 mg/kg链尿佐菌素组(H.E+65 mg/kg STZ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诱导胰岛素抵抗,继之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体重、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常规饮食组相比,高糖高脂饮食各组大鼠出现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P<0.01),ISI显著下降(P<0.01)。不同剂量STZ注射,H.E+45 mg/kg STZ组成模率最高且无自愈现象。结论:通过STZ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出实验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5 mg/kg为STZ理想注射剂量。
余震余州吴骐而石定岳毅刚彭湃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链脲佐菌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