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欠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农地
  • 2篇农地整理
  • 2篇区位
  • 2篇居民点
  • 2篇村居
  • 1篇意愿
  • 1篇引力模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约束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法
  • 1篇农村居民点整...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土地勘...

作者

  • 5篇叶欠
  • 4篇陈江龙
  • 2篇肖君
  • 2篇魏文佳
  • 1篇苏勤
  • 1篇高金龙
  • 1篇徐梦月
  • 1篇魏文佳
  • 1篇刘飞
  • 1篇邵子南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农户调查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举措。以抽样调查获取的424份调查问卷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住房状况、其它因素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1)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不强烈,仅41.5%的农户愿意居民点整理,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生活成本增加、失去生活保障以及恋土情结等;(2)农户住房套数、与邻居血缘关系、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家庭收入、农户职业类型等都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家庭住房套数越多、收入越高、与邻居血缘关系越远的农户整理意愿越强烈,而年龄越大、家庭人口越多、以农业为主的农户则越不愿意整理搬迁;(3)为有效推进居民点整理工作,应切实从农民利益角度出发,努力提高拆迁补偿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同时加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
邵子南陈江龙叶欠苏勤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农户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农地整理区位选择研究——以宿迁市宿豫区为例
整理是增加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地整理区位选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将其与生态安全、城镇发展相耦合,运用竞租模型、生态安全理论综合分析了新增耕地潜力、生态环境、土地非农化对农地整理区位选择的影...
叶欠陈江龙肖君魏文佳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空间选择——以太仓市陆渡镇、浏河镇为例被引量:18
2011年
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课题,潜力释放的空间优选则是城乡空间格局统筹的基础。基于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构建经济发展潜力、居住便利性和生态环境耦合而成的指标体系,评估研究区域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居住适宜性空间序列,形成适宜性分区,并根据农村居民点潜力的空间分布,统筹考虑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要求,建立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优先序的选择矩阵,形成分时序、分空间的潜力释放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陆渡镇、浏河镇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最优的区域主要位于沿江的东海等4个行政村,次优先潜力释放的区域包括陆渡等3个行政村,第三优先潜力释放的区域包括斑竹等10个行政村,第四优先潜力释放区域包括天浜等6个行政村,最后释放潜力的区域主要是陆渡镇和浏河镇建成区内的农村居民点。最后,提出了不同区域潜力释放模式的建议。
魏文佳陈江龙刘飞叶欠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基于非农化和生态约束的农地整理区位的选择被引量:16
2011年
农地整理是增加耕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农地整理区位选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该文将其与生态安全、城镇发展相耦合,运用竞租模型、生态安全理论综合分析了新增耕地潜力、生态环境、土地非农化对农地整理区位选择的影响,形成了农地整理区位选择的研究框架,构建了农地整理区位选择指标体系。在此框架下,以宿迁市宿豫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应用构建的区位选择指标,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最佳的农地整理区位。结果表明,宿豫区农地整理的优选区位主要位于新沂河以南沂沭平原中部地区、骆马湖以西黄泛平原北部地区,这些区域河流湖泊较少,远离中心城区与工业区,亦是宿豫传统农业区。该研究为科学理性地开展农地整治提供借鉴。
叶欠陈江龙肖君魏文佳
关键词:区位选择生态安全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型初探被引量:17
2012年
本文将我国四大主体功能区分为开发型区域与保护型区域两大类,在分析生态补偿的生态环境价值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三大经典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依据"谁保护谁受益,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考虑开发型区域的支付意愿与支付能力,保护型区域贡献的生态效益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开发型区域的效用影响范围,提出结合生态足迹法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引力模型构建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型。通过"补偿标准估算—补偿基金设立—分配方案确定—补偿实施"4个步骤,由开发型区域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向保护型区域支付生态补偿金,形成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最后从资金筹集多源化、形式多样化、参与对象多元化等方面提出生态补偿实施的政策建议。通过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模型的实施可激励生态保护行为,减少破坏行为,为区域均衡与差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徐梦月陈江龙高金龙叶欠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生态足迹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引力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