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迎华

作品数:2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水下
  • 10篇航行
  • 9篇水下航行
  • 7篇水下航行体
  • 7篇航行体
  • 6篇水下滑翔器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仿真
  • 3篇数值仿真
  • 3篇操纵面
  • 2篇隐身
  • 2篇隐身性
  • 2篇隐身性能
  • 2篇首部
  • 2篇水动力
  • 2篇水下航行器
  • 2篇水下试验
  • 2篇主动流动控制
  • 2篇密封舱

机构

  • 24篇中国船舶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李迎华
  • 15篇李永成
  • 13篇潘子英
  • 9篇肖冬林
  • 8篇张华
  • 5篇张明辉
  • 4篇张楠
  • 4篇王健
  • 3篇陈鲁愚
  • 3篇张波
  • 2篇王小庆
  • 2篇张璇
  • 2篇徐令令
  • 1篇祁江涛
  • 1篇黄苗苗
  • 1篇王文涛
  • 1篇胡坤
  • 1篇赵桥生

传媒

  • 3篇舰船科学技术
  • 2篇船舶力学
  • 2篇中国造船
  • 1篇计算机辅助工...
  • 1篇船舶与海洋工...
  • 1篇2018年水...

年份

  • 9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水下航行体新型操纵面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新型操纵面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沿着周向间隔安装于航行体主体尾部的多个舵,单个舵包括有前后衔接的刚性段和柔性段,位于前部的刚性段与航行体主体固定共形,朝向航行体主体的柔性段侧面上沿着弦向间隔安装有多个...
李永成李迎华潘子英司朝善张明辉杨揽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滑翔效率及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续航力与水平速度均是水下滑翔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文章以单位重量滑翔器、单位水平速度所耗功率作为滑翔效率的评价指标,给出了混合驱动水下滑翔器滑翔参数最优解寻求的数学方法。文中以一典型滑翔器为例,针对其多种工况(无桨、桨不转、桨随动和桨工作),利用CFD预报了所需的流体动力系数,然后分别给出了它们最优的滑翔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物理意义明确,优化方法简单,对工程设计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肖冬林张华李迎华赵桥生
关键词:续航力
水下航行体大机动工况流体动力载荷的数值计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大机动工况流体动力载荷的数值计算方法。其包括构建水下航行体的计算域几何模型;生成所述水下航行体的计算域网格;利用所构建的流体求解器求解基于计算域网格以及所配置数值计算条件下的流体域压力与流体域速度...
李永成李迎华潘子英张楠肖冬林顾媛媛
吹吸射流装置对水下航行体操纵性能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2024年
为进一步提升水下航行体操纵性能,在传统水下航行体操纵面上引入吹吸射流装置。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射流的流量、吸流口位置和吹流口位置进行优化设计,获得最佳参数组合。用RANS求解器评估安装了吹吸射流装置的水下航行体的水动力性能,并将其与传统水下航行体相比,验证了该装置在提升操纵性能方面的作用。在典型工况下通过舵剖面涡流场结构、流线和压力分布云图对吹吸射流的水动力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吹吸射流装置在水下航行体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李永成李迎华李迎华张楠潘子英张璇
关键词:水下航行体数值模拟
水下滑翔器研究进展及应用
水下滑翔器是一种依靠剩余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无人平台。它可搭载多种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采用低功耗的工作模式,实现对海洋环境参数长达数月的实时记录与监测。本文介绍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制的水下滑翔器'海翔-1'的研究进展,...
陈鲁愚张华李迎华张波
关键词:水下滑翔器测量系统数值仿真
考虑局部来流攻角修正的X舵水下航行体舵卡状态运动特性研究
2024年
针对传统舵力模型无法表征水下航行体X舵发生舵卡时不同舵叶受力存在差异的问题,在分析舵叶局部绕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攻角精确表征的舵力修正方法,并通过小舵角单舵卡的自航模试验进行了验证。对于大舵角双舵卡状态,分别用原舵力模型和修正的舵力模型进行了挽回过程仿真的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仿真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修正的模型在深度方向的挽回偏危险,主要是由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带X舵的水下航行体上下舵绕流的非对称特性。
李迎华潘子英潘子英胡坤李永成肖冬林
关键词:操纵性数学模型运动仿真
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包括三大模块,分别为首部玻璃钢舱段、金属密封舱段和尾部玻璃钢舱段,所述金属密封舱段设置在中部,金属密封舱段的两端分别通过首部玻璃钢舱段法兰盘和尾部玻璃钢舱段法兰盘安装...
李永成徐令令王健李迎华曹园山陈伟顾媛媛
文献传递
潜水器坐离底吸附力模型试验研究
潜水器在执行海洋资源勘探、海底观测等作业任务时,经常会采用坐底的作业方式,此时潜水器将受到海底吸附力的作用,如果吸附力过大,则有可能被海底'吸住'而无法离底。因此开展潜水器离底吸附力研究,对其坐底作业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
李迎华潘子英李龙
关键词:潜水器模型试验
文献传递
UUV水下动态布放回收流体动力性能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4年
UUV与水下对接装置对接的过程中存在双体干扰问题,非线性特征强烈。为了探明UUV在对接过程中流体动力随着对接姿态以及运动距离变化规律,本文借助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开展非定常工况下UUV动态回收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系统分析UUV运动速度、运动姿态(主要是攻角)对其流体动力性能以及流场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样机试验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李永成李迎华李迎华潘子英王小庆
关键词:UUV数值模拟
水下航行体极限大机动流动分离大涡模拟研究
2024年
针对大机动极限工况下水下航行体流动分离带来的机动性不足问题,本文以Suboff标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涡模拟数值计算方法开展大机动工况下水下航行体的流体动力性能评估,并完成水下航行体尾部及舵面流动分离涡旋结构的精细捕捉。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极限机动工况下水下航行体流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李永成李迎华李迎华
关键词:水下航行体大涡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