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艺远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终结
  • 1篇文化
  • 1篇句法
  • 1篇句法结构
  • 1篇不确定性

机构

  • 3篇北京教育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冯艺远
  • 1篇冯华
  • 1篇何妮妮
  • 1篇陈红

传媒

  • 3篇北京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际理解》教材框架体系的开发被引量:3
2011年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强。而由各国的利益及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化解以及和平解决这些冲突需要国际理解教育。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之间无处不在的差异性和其内在的相通性(或统一性),构成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两个核心概念,也因此成为国际理解教育框架的基石。
冯华冯艺远何妮妮陈红
理解:开始与终结被引量:4
2005年
哲学解释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可以被看作对理解和解释进行研究的三种不同方式,它们分别关注理解本身、理解的对象和理解的方式。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理解开始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心理需求和增进交往的实践需要。当我们把一种陌生的文化现象作为司空见惯的东西包容在我们的知识信念系统中,或者把这种文化现象作为我们的知识信念的一个逻辑蕴涵,我们就达成了对这个现象的理解。第一种理解会导致对文化多样性的承认,第二种理解实际上倚赖于某种维系文化多样性的文化共性。但是理解有其限度,在理解的尽头,人类需要宽容和用来约束交往的规则。
冯艺远
关键词:文化
预言的句法结构
2005年
借助某些科学的、神学的或者哲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对自然事件和人类的未来做出预言,一个好的、诚实的预言必须对未来事件的时间和状态做出明确的承诺。人类对于世界的解释经历了神话的、自然主义的和非决定论的三种传统,每一种知识论的传统都影响到预言的可能性。根据非决定论的传统,由于预言所借助的理论知识的归纳特征,任何对于未来状态的断言都只是一种猜测;另一方面,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导致我们实际上无法对未来事件做出精确的预言。人类身处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对于安全性和确定性的渴望似乎是我们这个物种无法摆脱的迷梦。
冯艺远
关键词:句法结构不确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