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晓晖

作品数:1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生物力学
  • 1篇双钢板
  • 1篇双钢板治疗
  • 1篇种内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骨折
  • 1篇肱骨髁
  • 1篇肱骨髁间
  • 1篇肱骨髁间骨折
  • 1篇髁间
  • 1篇髁间骨折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器
  • 1篇骨折
  • 1篇固定器
  • 1篇钢板
  • 1篇钢板治疗

机构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丹阳市中医院

作者

  • 1篇蔡浩
  • 1篇王友华
  • 1篇董萼良
  • 1篇秦玉星
  • 1篇盛国庆
  • 1篇倪晓晖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载荷-应变与位移(英文)被引量:24
2011年
背景:很多临床报道认为"双钢板"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方法,但对于放置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肱骨髁间骨折应用双钢板固定时,3种不同放置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8具防腐肱骨标本,制成肱骨远端"T"型髁间骨折模型,在髁间骨折线两侧各贴2个(共4个)应变片。随机予以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平行双钢板固定,在压缩载荷下,对3种内固定方式进行应变、位移、刚度的测试。结果与结论:①从载荷-位移数据中可以看到:当载荷低于5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500N时,平行双钢板压缩位移小于背侧双钢板固定、垂直双钢板固定(P〈0.05)。②3种内固定应变较小的是平行双钢板固定,另两种钢板固定方式应变较大,前者与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外髁的应变大于髁间应变,外髁的应变最大。当载荷低于300N时,3种内固定方式的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300~500N外力的载荷下轴向压缩刚度以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最高,背侧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较低,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此可见,同等载荷下,平行钢板固定效果最佳,垂直钢板固定和背侧钢板固定之间无差异。
蔡浩倪晓晖董萼良盛国庆秦玉星王友华
关键词:肱骨骨折内固定器钢板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