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爱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3篇细胞
  • 3篇分化
  • 2篇胸腰段
  • 2篇压缩性
  • 2篇压缩性骨折
  • 2篇腰段
  • 2篇锁定钢板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体
  • 2篇胫骨
  • 2篇小鼠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关节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12篇黄爱军
  • 8篇林昆
  • 8篇靳松
  • 4篇邹学农
  • 3篇彭建强
  • 2篇邹庆宝
  • 2篇易志新
  • 2篇李亮平
  • 2篇张宏波
  • 2篇王一民
  • 1篇李中檀
  • 1篇黄醒中
  • 1篇黄胜
  • 1篇罗嘉全
  • 1篇武明鑫
  • 1篇靳松

传媒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1篇2020
  • 10篇2018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脊柱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脊柱骨科采用PVP和PKP治疗的30例脊柱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平均(64.10±1.83)岁。脊柱转移癌部位为颈椎(11个椎体)、胸椎(53个椎体)、腰椎(47个椎体)。原发肿瘤为乳腺癌9例,前列腺癌6例,结肠癌和肺癌各4例,肝癌和胃癌各2例,甲状腺癌、宫颈癌和食管癌各1例。行颈椎PVP和胸、腰椎PKP手术,术后3天、1个月、3个月、1年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活动功能,测量区域后凸角(LKA)、椎体高度压缩率评估患者的椎体重建情况,依据生存质量(QOL)量表了解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肺栓塞、骨水泥过敏等并发症。26例患者获得12个月随访,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原因于术后6~12个月死亡。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3d、1个月、3个月及1年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P<0.05),QOL评分升高(P<0.05),椎体高度压缩率和LKA均改善(P<0.05)。结论 PVP和PKP是治疗脊柱转移癌有效的微创方法,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和LKA、骨折复位、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方面效果更优。
林昆易志新黄爱军靳松邹学农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转移癌骨水泥微创手术
后路PSO治疗胸腰段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次全椎体截骨术(PSO)治疗胸腰椎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后路PSO治疗12例胸腰椎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比较手术前及术后12个月时Cobb角、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使用过屈过伸位X线片和CT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发生死亡、大血管损伤和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1例获随访,该11例在术后12个月均达骨性融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其胸腰段局部后凸Cobb角(12.6±2.5)度,VAS及JOA评分分别为(3.9±1.2)、(4.3±1.4)分,均比术前改善(P均<0.001)。结论后路PSO治疗胸腰段陈旧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黄爱军靳松林昆
关键词:胸腰段骨质疏松陈旧性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
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因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接受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内固定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组(钢板组)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髓内钉组),每组45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髓内钉组手术时间(64.0±10.1)min,骨折愈合时间(29.5±7.6)周;钢板组手术时间(68.0±12.1)min,骨折愈合时间(31.6±10.3)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优良率[95.6%(43/45)]及并发症发生率^([13.3%(6/45)]与髓内钉组[分别为93.3%(42/45)、6.7%(3/4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及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均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在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李中檀马树强张宏波黄爱军林昆王一民
关键词:骨折胫骨腓骨交锁髓内钉
H_2O_2下调miR-21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H_2O_2诱导的miR-21下调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MC3T3-E1细胞系,培养传至第7代进行实验。取MC3T3-E1细胞,以不同浓度H_2O_2(0、40、80、160、320μmol/L)培养,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MTS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H_2O_2最合适实验浓度。取MC3T3-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H_2O_2组(B组)、成骨诱导组(C组)、H_2O_2+成骨诱导组(D组),对应培养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以及成骨标志基因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alpha 1,Col1a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细胞外钙基质沉积情况,分析H_2O_2对MC3T3-E1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然后再取MC3T3-E1细胞,分为H_2O_2组(A1组)、H_2O_2+成骨诱导组(B1组)、H_2O_2+ miR-21抑制剂+成骨诱导组(C1组)、H_2O_2+ miR-21抑制剂阴性对照+成骨诱导组(D1组);以及H_2O_2组(A2组)、H_2O_2+成骨诱导组(B2组)、H_2O_2+ siRNA-PTEN阴性对照+成骨诱导组(C2组)、H_2O_2+siRNA-PTEN+成骨诱导组(D2组);对应培养后检测成骨标志基因(Runx2、OPN、Col1a1)表达以及细胞外钙基质沉积情况,分析下调miR-21或沉默PTEN对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及MTS法结果,选择160μmol/L H_2O_2进行实验。第1、2周B组miR-21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P<0.05),D组低于C组(P<0.05);第2周C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A、D组(P<0.05);第1、2周D组Runx2、OPN及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D组钙基质沉积少于C组。C1组PTE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D1组(P<0.05);第1、2周B1、D1组Runx2、OPN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1组(P<0.05),第2周B1、D1组Col1a1 mRNA均高于C1组(P<0.05);茜素红染色显示C1组钙基质沉积少于B1、D1组。第1周D2组OPN、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B2、C2组(P<0.05),第3周茜素红染色显示D2
彭建强黄年盛黄胜李亮平凌泽民靳松黄爱军林昆邹学农
关键词:H2O2MIR-21成骨分化MC3T3-E1细胞
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7月我科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2~65岁,平均(40.5±4.5)岁,经影像学检查为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单纯行椎弓根内固定不行后路椎管减压,固定节段为单节段、双节段、三节段固定;对比3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等指标及手术前后椎体前缘压缩率、矢状位Cobb角、内固定失败率、术后并发症,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大血管损伤和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发生。3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6±2.4)个月。单节段固定组手术切口长度较短、术后伤口引流量较少,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节段固定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节段固定组矢状位Cobb角、术后及拆钉前椎体前缘压缩率均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节段固定组有1例发生断钉。结论: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固定节段对疗效有一定影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黄爱军靳松陈丽萍林昆李亚杰项炜
关键词: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椎弓根钉
PTED与TLIF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行手术治疗且有随访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8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用经皮椎间孔镜(PTED)组[13例,平均随访(18±2.1)个月]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LIF)组[18例,平均随访(25±2.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JOA评分,腰、腿痛的VAS评分,治疗改善率。结果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6±2.5)个月,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PTED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TLIF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螺钉拔出1例,PTED组JOA评分从术前12.1±2.50上升至20.9±2.57,TLIF组JOA评分从术前11.1±2.26上升至17.9±2.58。下肢痛的VAS症分PTED组从8.1±0.95下降为3.1±1.26,TLIF组从8.2±0.99下降为2.9±0.68,腰痛的VAS评分TLIF组从术前3.9±1.21上升至术后2周时的4.8±0.94,1年时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和TLIF都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黄爱军靳松陈丽萍林昆李亚杰项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极外侧型
牵张应力刺激介导间充质干细胞的信使RNA和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变化
2018年
目的探讨信使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在牵张应力刺激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正常人骨髓MSC,分为应力组与无应力组,应力组通过FlexCell应力系统对其施加外源性应力(5%形变、频率0.1 Hz、作用时间4 h/d),无应力组不予以外源性应力刺激,通过茜素红实验和碱性磷酸酶实验检测其成骨分化能力改变。提取应力刺激下第7天RNA,进行全基因组及长链非编码芯片表达谱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鉴定关键长链非编码RNA。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骨第14天应力组MSC茜素红定量OD值为1.46±0.19,高于无应力组MSC 0.62±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P <0.05)。此外,成骨第14天应力组MSC碱性磷酸酶结果(265.3±31.2)U/L,较无应力组(121.2±21.2)U/L升高(t=-12.23,P <0.05)。通过芯片表达谱检测,牵张应力刺激下成骨第7天共有差异表达信使RNA 598个,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 329个。通过KEGG分析提示WNT信号通路是差异表达最明显的信号通路,其中WNT5a表达变化最为明显(6.74倍,P <0.01)。通过共表达分析提示lnc-RNA-SSR是调控WNT5a表达的主要长链非编码RNA。结论牵张应力刺激下MSC的信使RNA和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明显改变,其中lnc-RNASSR可能通过WNT5a影响MSC成骨分化能力。
邹庆宝靳松黄爱军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长链非编码RNA牵张应力
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两种方法椎间孔镜与传统后路髓核摘除术比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对照组70例)和椎间孔镜下减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70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2例出现复发病例,予二次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和ODI指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6个月和1年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减压、髓核摘除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邹庆宝黄爱军靳松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髓核
氧化应激活化RAW264.7巨噬细胞对MC3T3-E1成骨细胞迁移、增殖及成骨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索氧化应激活化RAW264.7巨噬细胞对MC3T3-E1成骨细胞迁移、增殖及成骨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MC3T3-E1细胞系及RAW264.7细胞系,分别培养传至第7代进行实验。利用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H_2O_2刺激RAW264.7细胞,MTS检测培养1、3、6 h后细胞增殖率,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检测试剂盒检测培养1 h时细胞内SOD含量,筛选H2O2引起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并对应收集RAW264.7细胞(加或不加H_2O_2处理)24 h上清液。取第7代MC3T3-E1细胞,分别以100μL无血清DMEM培养基(A组)、未氧化应激RAW264.7细胞上清液(B组)、氧化应激RAW264.7细胞上清液(C组)培养,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另取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以完全培养基培养;阳性对照组,以含50μg/m L维生素C及10 nmol/L的β甘油磷酸钠的完全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培养;正常对照组,以含50μg/m L维生素C及10 nmol/L的β甘油磷酸钠的完全培养基及未氧化应激RAW264.7细胞上清液培养;实验组,以含50μg/m L维生素C及10 nmol/L的β甘油磷酸钠的完全培养基及氧化应激RAW264.7细胞上清液培养。培养3、7、14 d,RT-PCR检测细胞内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表达水平。结果 MTS和SOD检测结果显示:25μmol/L H_2O_2刺激1 h为构建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模型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细胞生长检测显示:1、2、3 d B、C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其中2、3 d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显示12 h时B、C组MC3T3-E1细胞迁移显著快于A组,C组快于B组,细胞迁移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时B、C组划痕已被细胞爬满。除3 d外,实验组各时间点ALP、Runx2、OC、BSP m RNA相对表
彭建强易志新武明鑫黄爱军林昆靳松李亮平黄胜罗嘉全邹学农
关键词:H2O2MC3T3-E1细胞RAW264.7细胞成骨分化
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对小鼠骨关节炎保护作用探讨
2018年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对小鼠骨关节炎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57BL/6健康小鼠40只(体重24~26g),随机分成对照及观察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普食),观察组小鼠利用切除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手术诱导膝关节不稳原理建立OA模型,成功建模后每天二甲双胍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测量2组小鼠实验前、建模成功、灌胃60天膝关节直径,血TNF-α、HA及IgM;获取2组小鼠膝关节软骨,行体外实验培养24小时,观察AMPK信号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小鼠建模成功膝关节直径均高于实验前、灌胃60天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小鼠建模成功血TNF-α、HA水平均显著高于实验前、灌胃60天及对照组(P〈0.05);2组实验前后血IgM水平差异均不大(P〉0.05);膝关节软骨经体外实验培养后,其AMPK表达情况比较明显。结论:二甲双胍通过AMPK信号通路,提高局部组织氧供应,改善局部骨细胞能量代谢,进而对骨关节炎病灶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邹庚宝黄爱军谭清梅
关键词:二甲双胍小鼠骨关节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