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春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微生物专用药敏保存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专用药敏保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上设置有若干储存管放置孔(5)和若干储存瓶放置孔(4),所述储存管放置孔(5)内设置有固定结构和/或所述储存瓶放置孔(4)内设置有压...
- 黄燕春
- 文献传递
- 某内镜中心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评估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效果,探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重点环节,为内镜中心下一步工作重点提供理论保障和技术支持。方法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高水平消毒后的19条软式内镜的管腔、注水注气口和活检口进行采样监测,共对108条次的软式内镜采集标本307份。比较不同软式内镜、不同采样部位消毒效果;并比较不同软式内镜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胃镜、肠镜和十二指肠镜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9.22%、86.21%和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1)。内镜管腔、注水注气口和活检口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7.04%、93.00%和9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85,P=0.101)。胃镜、肠镜和十二指肠镜的管腔、注水注气口和活检口的合格率分别为84.42%、93.10%、100.00%,92.96%、92.59%、100.00%,94.29%、96.30%、100.00%,不同软式内镜各部位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学鉴定显示,细菌学超标的28份标本中,革兰阳性菌16株(57.1%),革兰阴性菌12株(42.9%)。结论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存在一定缺陷,应严格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内镜,进一步提高软式内镜的消毒效果。
- 张菊李小静鲁伟李刚黄燕春叶晓琴杨俊华马莉张燕华
- 关键词:内镜中心软式内镜
- 整合代谢和免疫细胞因子构建痰湿体质的客观血清分子诊断模型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研究痰湿体质诊断的现代客观分子指标并构建其临床分子诊断模型。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经两名医师独立诊断为平和体质和痰湿体质的人群纳入本研究,通过临床生化检测痰湿体质和平和体质人群血清糖脂代谢,流式细胞术检测十二项免疫细胞因子,筛选出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的血清学指标,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分别建立糖脂代谢和免疫因子的临床诊断模型,并绘制其ROC曲线。然后再整合代谢指标(血脂和血糖)和候选细胞因子,建立代谢免疫联合诊断模型。结果:痰湿体质组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平和体质组(P<0.05);痰湿体质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平和体质组(P<0.01)。痰湿体质组血清IL-5、IL-10、IL-6和IL-12P70水平明显高于平和体质组(P<0.05),而IL-4和干扰素α(IFN-α)水平明显低于平和体质组(P<0.05)。诊断模型提示代谢指标(葡萄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细胞因子(IL-4、IL-6和IL-12P70)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73,代谢指标+细胞因子联合模型(葡萄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IL-4、IL-6和IL-12P70)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整合糖脂代谢和免疫炎症因子指标的临床诊断模型可更早期和有效地筛选痰湿体质及其易患人群,为该体质及其易患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 黄燕春邹家琼郭姗姗王政研朱兴华任思冲
- 关键词:痰湿体质代谢指标细胞因子
- 区域性信息化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
- 生物样本是医学科研、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监测及预后评价的重要生物学材料。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生物样本库(Biobank)是一种集中保存各种人类生物材料,用于疾病临床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应用系统。生...
- 任思冲黄燕春杨俊彭萍
- 关键词:生物样本库临床医学研究
- 文献传递
- 蜡样芽孢杆菌致透析患者反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调查研究
- 2025年
- 目的调查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反复发生蜡样芽孢杆菌血流感染的原因,探讨分离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性。方法收集蜡样芽孢杆菌临床菌株(11株)及环境菌株(4株)共15株,完成细菌鉴定、药敏、生物膜形成实验,按照不同抗生素使用节点,选取3个临床菌株、3个环境菌株进行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膜基因检测。结果15个菌株全部经质谱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药敏试验显示所有的临床菌株(11/11,100%)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耐药的菌株占63.6%(7/11),对克林霉素表现为中介的菌株占72.7%(8/11)。3个临床菌株与血液净化室工作人员手表面分离株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较近,携带cal Y、cdgD、cdgF、sinl、sinR、spoOA、tasA共7个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从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到的11个菌株中,9株(81.8%)均为生物膜形成阳性菌株,在应用莫西沙星、万古霉素治疗时出现短暂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抑制状态。结论蜡样芽孢杆菌会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生物膜的形成使感染难以清除,临床上应重视手卫生,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 姚艳兰杨倩罗敏朱兴华叶丹黄燕春
-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生物膜血液透析手卫生
- 一种微生物专用高通量染色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专用高通量染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安装在框架(1)上的至少一个玻片支撑架(3);所述玻片支撑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玻片卡口(8),且玻片支撑架(3)能向一侧倾斜。本实用新型的玻片支撑...
- 黄燕春
- 文献传递
- 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机消毒干预效果及病原菌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机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现状及精准化消毒干预效果,为加强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机清洁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4年1月—2月,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能够正常使用的7台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机的喷口、坐浴盖前沿、坐浴盖后沿和坐浴盖外沿4个点位使用前、使用后、干预前常规消毒后和干预后采取培训+固化消毒流程+改进消毒用品等多位一体的精准化消毒后4个时机进行物体表面采样,比较不同点位、不同采样时机物体表面污染情况及消毒效果并分析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不同时机方面,使用前采集标本合格率为28.6%,使用后降至14.3%;干预前消毒后采集标本合格率为39.3%,精准化消毒干预后标本合格率提升为92.9%,干预前后物体表面标本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3,P<0.001)。不合格标本共检出细菌1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1株(占76.58%),革兰阴性菌37株(占23.42%);检出细菌多为环境常见菌,前3位分别为海库克菌、西宫皮生球菌和黄色微球菌,常见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未检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对于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机等特殊医疗器械,采取有针对性的清洁消毒措施方可确保其消毒效果,降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感染防控部门应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
- 张菊王璐王芃鹏李小静陈西卉曾凤梅李刚黄燕春陈亚男
- 关键词:中药干预效果
- 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和同源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和同源性,为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9年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所有阴沟肠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采用PCR技术进行耐药基因检测,采用肠杆菌目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9年临床标本共检出43株阴沟肠杆菌,其中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11株,主要来源于重症医学科,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8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则低于30%。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表型主要为同时产A类碳青霉烯酶和B类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主要为bla_(KPC)和bla_(NDM),未检出D类耐药基因。11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可分为5型,其中最多的基因型有6株,这6株菌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转科密切的相关科室。结论 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耐药基因以bla_(KPC)和bla_(NDM)为主,11株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可分为5型,而且多株同一型别在医院出现,应加强监测,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严防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引发院内感染和播散流行。
- 黄燕春秦涛李小静孙勇张菊朱兴华叶丹杨俊华
- 关键词: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耐药机制同源性分析
- 1例直肠癌患者合并导管相关性纹带棒状杆菌血流感染被引量:4
- 2021年
- 纹带棒状杆菌属棒状杆菌属,为革兰阳性杆菌,常定植在皮肤和黏膜处。近年来,纹带棒状杆菌被认为是一种新兴的多药耐药病原菌,并导致越来越多的感染[1-3]。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免疫低下及接受侵入性操作是导致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4]。有文献报道,纹带棒状杆菌可导致肺部感染、关节腔感染、腹膜炎、脑膜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5-7],日本、意大利及土耳其等国家都曾报道过多药耐药纹带棒状杆菌导致医院感染暴发[2,8-9],然而国内鲜有关于纹带棒状杆菌感染的报道,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文献报道。
- 秦涛孙勇李纪文朱兴华黄燕春
- 关键词:直肠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互联网+”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的建设初探被引量:5
- 2019年
- 基于“互联网+”计划,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及图形显示技术等初步探讨“互联网+”区域性临床检验中心的融合与建设,构建智能化、集约化、规范化及高效率的检验中心,促进临床检验中心发展,提升中心服务能力及水平。
- 黄燕春杨俊秦涛安子翔彭萍
-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