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静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有机
  • 1篇有机质
  • 1篇园土
  • 1篇增温
  • 1篇溶解性有机碳
  • 1篇设施蔬菜
  • 1篇生草
  • 1篇生草覆盖
  • 1篇蔬菜
  • 1篇水解酶活性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地利用类型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质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作者

  • 5篇田静
  • 2篇宗宁
  • 1篇王茹
  • 1篇范明生
  • 1篇李晓林
  • 1篇吕润海
  • 1篇郭景恒
  • 1篇何念鹏
  • 1篇陈海清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喀斯特关键带不同干扰梯度下土壤-岩石界面对土壤有机质水解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土壤酶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强烈。喀斯特地区具有岩石出露面积广和土层浅薄不连续的特点,且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加剧。但是目前关于土壤碳氮循环酶活性对出露岩石(土壤-岩石界面)的响应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以贵州省喀斯特地区陈旗和天龙山流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原生林、次生林、弃耕地和耕地4种不同干扰梯度下土壤-岩石界面的土壤有机质水解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当土地利用方式从森林转化为弃耕地或耕地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含量和SOC/TN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在4种不同干扰强度的土地中,岩土界面的pH、SOC和NH4^+-N含量较高。(2)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干扰梯度下土壤-岩石界面和非交界处有明显的分异。与碳循环有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β-1,4-木糖苷酶(βX)、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H)和α-1,4-葡萄糖苷酶(αG)酶活性均表现为弃耕地和耕地高于原生林和次生林。与氮循环有关的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原生林和弃耕地中表现出更高的活性。所有水解酶均在弃耕地的土壤-岩石交界处活性最高。(3)RDA分析表明,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影响最大,贡献率为33.4%(P=0.002)。土壤pH、SOC和NH4^+-N与酶活性显著相关。综上,土地利用方式和岩石裸露显著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解酶活性;同时弃耕地的土壤-岩石界面维持了较高的碳氮周转酶活性,反映出长期恢复下土壤的养分循环功能仍然存在,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恢复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思琦薛亚芳王颖杨丽扬张永清田静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酶活性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生草覆盖对吉县苹果园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评价被引量:7
2020年
为研究生草覆盖对山西省吉县苹果园土壤质量的影响并探索限制吉县苹果产量的土壤因素,选取人工草、自然生草和清耕3种覆草方式的苹果园,对果园土壤物理、化学和酶活性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典型对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并通过全体数集、最小数据集和灰色关联度方法评估土壤肥力质量。结果表明:(1)自然生草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2)人工草种植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3)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自然生草条件下最大,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在人工草条件下最大,蔗糖酶活性在清耕条件下最大;(4)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为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钾、全磷和脲酶6个指标,3种覆草方式的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覆草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质量,且人工种草效果优于自然生草,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与之一致。吉县土壤肥力质量限制因素为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蔗糖酶,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蔗糖酶活性是影响苹果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酶活性是提高果园土壤肥力的主要途径。
杨丽扬张永清田静王思琦
关键词:生草覆盖土壤质量评价
长期增温对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周转和稳定性影响
2023年
【目的】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增温显著,但是增温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较少,温度升高是否通过影响土壤团聚体的周转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变化还有待探明。【方法】研究以10年的长期增温野外试验为依托,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的方法,探明长期增温对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团聚体形成、周转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揭示团聚体物理保护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结果】长期增温没有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影响。长期增温对>2 mm大团聚体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使2~0.25 mm大团聚体、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外游离的细的颗粒有机质、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中的粉粒+粘粒的含量分别减少15.4%、25.1%、52.7%和40.5%;0.25~0.053 mm微团聚体及<0.053 mm粉粒+粘粒的含量分别增加了14.8%和43.5%。长期增温处理下,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的变化导致几何平均直径、平均重量直径和大团聚体比重分别减少23.0%、11.1%和19.5%。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2~0.25 mm大团聚体和0.25~0.053 mm微团聚体中,两者约占全土有机碳的71.6%~83.2%。长期增温使0.25~0.053mm、<0.053 mm粉粒+粘粒和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中的粉粒+粘粒的SOC含量分别增加16.8%、61.4%和86.5%,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外游离的细的颗粒有机质的SOC含量分别减少27.4%和20.6%。长期增温后大团聚体内闭蓄态微团聚体外游离的细的颗粒有机质与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外的粗颗粒有机质的比值显著降低20.6%。【结论】综上,增温增加了富碳的2~0.25 mm大团聚体的周转速率,降低了团聚体稳定性,长远来看,可能不利于有机碳的物理保护。
王茹王茹宗宁宗宁
关键词:增温土壤有机碳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不同海拔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2
2019年
土壤酶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土壤酶活性对于探讨生态系统功能有着重要意义.采用Biolog微平板技术,研究不同海拔(4300~5100 m)土壤酶活性和酶计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C循环密切相关的β-1,4-葡萄糖苷酶(βG)、与N循环密切相关的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L-亮氨酸氨基肽酶(LAP)以及与P循环密切相关的酸性磷酸酶(AP)活性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整体表现出4800 m>4950 m>4400 m>4650 m>5100 m>4300 m;土壤N∶P酶活性比呈现与土壤酶活性相同的先上升后下降单峰变化趋势,在4950 m处达到最高值;而土壤C∶N和C∶P酶活性比表现出沿海拔升高逐渐增加的趋势.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土壤含水量与4种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年均温度与NAG、AP呈显著正相关;年降水量与NAG、AP呈显著负相关;土壤C∶P酶活性比、土壤N∶P酶活性比与年均温度、年降水量、植被Shannon多样性指数、植被丰富度指数、植被盖度和TN呈显著正相关.年均温、年降水量、植被丰富度、植被覆盖度、土壤全氮和溶解性有机碳显著影响土壤C∶N酶活性比.青藏高原草甸不同海拔土壤酶活性和酶计量比呈现显著的海拔差异,且高海拔地区存在一定的N限制.土壤酶活性海拔差异主要受到土壤含水量、TN、SOC、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影响.
黄海莉宗宁何念鹏田静
关键词:海拔土壤酶环境因子BIOLOG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5
2011年
选取河北曲周、北京顺义和山东寿光的成对的农田(小麦-玉米轮作)和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DOC的含量、剖面分布以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与农田相比,菜田表层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上升。其中菜田有机碳含量较农田增加3.16%~47.4%,全氮含量增加3.09%-64.1%。土壤C/N与pH降低。无论是在农田还是菜田,D0c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三地区菜田表层DOC含量平均为农田DOC含量的1.70倍;DOC与SOC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DOC组成中亲水组分(HIM)比例最高,其次为憎水酸性组分(HOA),憎水中性物质(HON)和憎水碱性物质(HOB)的含量最低;菜田中憎水酸性物质比例为19.0%~26.7%,农田憎水酸比例为14.83%~16.42%;寿光地区农田与菜田憎水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可能与寿光莱田土壤较高的SOC含量和较低的pH有关。三地区中菜田中憎水性物质与亲水性物质比例分别为0.30、0.39、0.41,反映了菜田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殖化现象。总之,农田转变为菜田后,显著影响了D0c的数量和质量。
田静郭景恒陈海清范明生吕润海魏荔李晓林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碳设施蔬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