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佳佳

作品数:14 被引量:16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DNA条形码
  • 4篇中药
  • 3篇代谢产物
  • 3篇药材
  • 3篇内生真菌
  • 3篇中药材
  • 3篇伪品
  • 3篇混伪品
  • 3篇次级代谢
  • 3篇次级代谢产物
  • 3篇PSBA-T...
  • 2篇水母
  • 2篇水母雪莲
  • 2篇天竺黄
  • 2篇竹茹
  • 2篇物种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近缘
  • 2篇近缘物种

机构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淮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樊佳佳
  • 10篇刘霞
  • 6篇张晓存
  • 6篇王俊
  • 5篇孙奕
  • 4篇向丽
  • 3篇孙伟
  • 3篇张雅琴
  • 3篇宋明
  • 3篇任阳阳
  • 3篇佟永春
  • 2篇陈士林
  • 2篇马孝熙
  • 2篇刘雅茹
  • 2篇张嘉丽
  • 2篇姜春丽
  • 2篇张梦婷
  • 2篇何蕾
  • 1篇裴月湖
  • 1篇段宝忠

传媒

  • 4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虾脊兰属植物DNA条形码的确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结合ITS2、psb A-trn H和matk序列对兰科虾脊兰属植物进行物种区分鉴定研究,并确立能准确鉴别虾脊兰属植物的序列或者序列组合。方法:采用试剂盒法对已收集的6种虾脊兰属植物进行总DNA的提取,通过扩增及测序,运用codencode V4.2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拼接与剪切,使用MEGA5.0对ITS2、psb A-trn H和matk序列3种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结果:实验共得到序列56条(包含Gen Bank序列17条),ITS2序列和mat K序列其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而该属psb Atrn H序列种内遗传距离范围和种间遗传距离范围有重合。结论:ITS2序列和mat K序列可以作为虾脊兰属部分植物的鉴定序列,而psb A-trn H序列不能用于虾脊兰属植物的鉴定。
任阳阳张梦婷张嘉丽樊佳佳张晓存王俊刘霞
关键词:DNA条形码ITS2PSBA-TRNHMATK
探索psbA-trnH序列对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的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采用psbA-trnH序列对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保障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方法:收集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共71份材料,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并双向测序,经Codon Code Aligner V 4.2拼接获得序列,应用MEGA5.0比对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竹茹、天竺黄各基原及其近缘物种基于psbA-trnH序列的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近缘物种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NJ树图结合MEGA比对结果显示,基原植物青杆竹与青皮竹之间无法区分,而竹茹、天竺黄及其他基原物种之间均可较好地区分并呈现明显的单系性。结论:基于psbA-trnH序列可以准确地鉴定多基原药材竹茹、天竺黄及其近缘物种。
樊佳佳张婉冰向丽张雅琴刘霞
关键词:竹茹天竺黄近缘种
中药材半夏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采用ITS2序列对中药材半夏及其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为规范中药材半夏的市场流通,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半夏及其混伪品共59份样品,通过DNA提取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其ITS2序列,并采用Mega6.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及种间K2P遗传距离,采用邻接(NJ)法构建NJ系统聚类树。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小距离法、NJ树法考察ITS2序列的鉴定能力。结果:半夏药材的ITS2序列长度为251 bp,应用相似性搜索法表明ITS2序列能够准确鉴定半夏药材及其混伪品;半夏种内最大K2P距离小于半夏与混伪品间的最小K2P距离;NJ树显示半夏药材可与其混伪品明显分开。结论:ITS2序列能准确、稳定鉴定中药材半夏药材及其混伪品。
张雅琴宋明孙伟向丽马孝熙樊佳佳王俊张晓存刘霞
关键词:半夏DNA条形码混伪品
基于ITS2序列鉴定苗药金铁锁及其混伪品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本研究利用ITS2序列对苗药金铁锁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从而确保药材质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提取金铁锁药材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PCR扩增并双向测序获得ITS2序列。所有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 V3.7.1拼接后,采用MEGA5.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邻接(NJ)树法对ITS2序列鉴定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金铁锁药材的ITS2序列长度为229 bp,其ITS2序列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小于与混伪品的最小种间K2P遗传距离;应用相似性搜索法表明ITS2序列能够准确鉴定金铁锁药材及其混伪品;基于ITS2序列构建NJ树,金铁锁及其混伪品均表现出良好单系性,均能明显区分。结论:ITS2序列能够稳定、准确地鉴定金铁锁药材及其混伪品,DNA条形码技术可为金铁锁药材及其混伪品的鉴定提供新的方法。
宋明张婉冰张雅琴孙伟向丽石晋丽马孝熙王俊樊佳佳张晓存刘霞
关键词:金铁锁ITS2混伪品
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lterra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藏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lterra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从植物水母雪莲中分离得到内生菌Alterraria sp.,在考察培养条件后,对该菌种进行了扩大培养。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对菌液的总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学(1D和2D NMR,MS等)数据分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对水母雪莲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交链孢菌属Alterraria sp.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pirotryprostatin A(1),对羟基苯甲醛(2),4-羟基苯基-2’-羟基丙酯(3),二氢对甲氧基肉桂酸(4),4-甲氧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6),4-羟基苯乙醇(7),对羟基苯甲酸(8),3-苯基丙酸(9)。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从TPXa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对肺癌细胞株A549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2.0 mg·L-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交链孢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佟永春刘雅茹何蕾樊佳佳姜春丽孙奕
关键词:水母雪莲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
苦蘵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全草进行化学成分及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采用活性跟踪的方法从苦蘵全草中分离细胞毒活性成分。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各种谱学(1D和2D NMR、MS)数据分析等鉴定化合物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苦蘵全草的95%乙醇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B(2)、酸浆苦素C(3)、酸浆苦素D(4)、酸浆苦素F(5)、酸浆苦素H(6)、酸浆苦素I(7)、5α-乙氧基-6β-羟基-5,6-二氢酸浆苦素B(8)、酸浆苦素O(9)、β-谷甾醇(10)、2-羧基苯胺羰酸甲酯(11)、2-(乙酰胺基)-苯甲酸(12)。结论化合物1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3、9为首次从苦蘵中分得,化合物1~9为酸浆苦素类(physalins)甾体化合物。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9对肺癌细胞株A549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以2、3、6、8的抑制活性最为显著,其IC50值为1.9~20.2μmol/L。
樊佳佳郑希龙夏欢佟永春刘霞孙奕
关键词:酸浆苦素
麻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7
2016年
关于麻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麻黄药材的鉴定方法 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类综述。总结了目前为止所发现的麻黄化学成分,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保护继发性脊髓损伤、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降血脂等作用,为麻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总结了麻黄的鉴别方法,尤其应用ITS2条形码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麻黄,为其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依据,同时,显示出DNA条形码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张梦婷张嘉丽任阳阳王俊樊佳佳张晓存刘霞
关键词:麻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苦蘵内生真菌Trichoderma harzianum的次级代谢产物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茄科酸浆属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的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菌株采用震荡培养箱扩大培养,得到的菌液用乙酸乙酯等体积萃取3次,菌丝体则以丙酮浸泡超声,回收溶剂后将所得提取物合并,再经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开放ODS反相柱色谱,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成分的分析与分离纯化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1H-NMR,13C-NMR)等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结果:从苦蘵内生真菌哈茨木霉中分离得到10个次级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destruxin A2(1),destruxin B2(2),环(亮-脯)二肽(3),环(苯丙-脯)二肽(4),cyclonerodiol(5),brevianamide F(6),N-乙酰色胺(7),9-羟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8),5-羟基-3-羟甲基-2-甲基-7-甲氧基色酮(9)和苯丙酸(10)。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10对肺癌细胞株A549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半抑制浓度≥20 mg·L^-1)。结论:化合物1~10均首次从哈茨木霉中分离得到。
唐梦月樊佳佳刘霞刘志国裴月湖裴月湖
关键词:内生真菌哈茨木霉次级代谢产物细胞毒性
名贵中药材血竭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筛选适合树脂类药材血竭鉴定的DNA条形码序列,探索血竭药材鉴定的新方法。方法提取41份药材和基原植物样本的基因组DNA,对药材样本基因组DNA的7条候选条形码序列[ITS、ITS2、psb A-trn H、rbc L、mat K、trn L(UAA)内含子、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进行PCR扩增及测序。采用软件Codon Code Aligner V4.2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应用MEGA5.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Kimura 2-parameter),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g tree,NJ Tree)。结果血竭药材的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序列可以成功扩增并得到高质量序列,而其他6个候选序列[ITS、ITS2、psb A-trn H、rbc L、mat K、trn L(UAA)内含子]均不能成功扩增,难以用于鉴别。血竭的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序列长度为45 bp,麒麟竭的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麒麟竭与品剑叶龙血树的种间最小K2P遗传距离,NJ树显示血竭与其混伪品各自聚为一支,可明显区分。结论 trn L(UAA)内含子的P6环序列可作为血竭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定序列,成为血竭药材真伪的鉴定依据。
王俊刘霞孙伟汪波李丹平樊佳佳张晓存陈士林
关键词:血竭树脂DNA条形码
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TPXq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TPXq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菌种采用震荡培养箱扩大培养,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来自藏药水母雪莲的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TPXq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8个环二肽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Ⅰ)、3-异戊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Ⅱ)、3-仲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Ⅲ)、3-苄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Ⅳ)、3-苄基-6-对羟基苄基-2,5二酮(Ⅴ)、3,6-二甲基哌嗪-2,5-二酮(Ⅵ)、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Ⅶ)、3-异丁基-6-苄基哌嗪-2,5-二酮(Ⅷ)、Chaetominine(Ⅸ)。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Ⅷ为曲霉属Aspergillus.sp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Ⅰ~Ⅷ对于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显示弱细胞毒活性(〉50μg/mL),化合物Ⅸ对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0.18μg/mL和0.89μg/mL。
佟永春何蕾樊佳佳刘雅茹孙奕
关键词:内生真菌曲霉属次级代谢产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