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奉振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最小二乘
  • 2篇电压
  • 2篇电压稳定
  • 2篇电压稳定裕度
  • 2篇短期负荷预测
  • 2篇裕度
  • 2篇原对偶内点法
  • 2篇支持向量
  • 2篇支持向量机
  • 2篇最小二乘支持...
  • 2篇稳定裕度
  • 2篇向量机
  • 2篇内点法
  • 2篇负荷预测
  • 2篇LS-SVM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系统
  • 1篇裕度计算
  • 1篇预测校正
  • 1篇直流

机构

  • 5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华能九台电厂
  • 1篇澳大利亚皇家...

作者

  • 5篇于奉振
  • 4篇王林川
  • 3篇袁明哲
  • 2篇白波
  • 1篇许洁
  • 1篇李天云
  • 1篇常青松
  • 1篇郑波

传媒

  • 3篇电力系统保护...
  • 2篇现代电力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WLS-SVM的短期负荷预测被引量:4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证据框架下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eighted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WLS-SV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和算法。在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完预处理基础上,分析影响负荷变化的重要因素,然后选择最佳的输入数据作为LS-SVM训练模型的输入向量。通过贝叶斯证据三层推断寻找到模型的最佳参数:第一层推断确定LS-SVM的权向量w和偏置值b,第二层推断确定模型的超参数γ,第三层推断确定核函数的超参数σ。为了提高模型的鲁棒性,赋予了每个样本误差不同的权系数,建立了具有良好泛化性能的WLS-SVM回归模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模型预测的精度。采用上述方法对黑龙江电网短期负荷进行了预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王林川白波于奉振袁明哲
关键词: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短期负荷预测历史数据鲁棒性
基于QPSO参数优化的WLS-SVM短期负荷预测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解决负荷非线性特性导致的预测模型难以准确建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参数选择的加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LS-SVM)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和方法。首先,利用量子粒子群优化方法来对模型进行训练,从而选出最优超参数。其次,采用具有良好泛化性能的WLS-SVM回归模型弥补损失的鲁棒性。文中以黑龙江电网短期负荷预测为例,将该方法与一般LS-SV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预测精度。
王林川白波于奉振袁明哲
关键词:量子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短期负荷预测
谐波和间谐波三参数识别的SSI-LS方法被引量:5
2011年
为精确检测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提出了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法的谐波和间谐波三参数检测方法。运用奇异值差值法确定SSI-LS算法的阶数;利用SSI算法直接对原始含噪信号精确检测出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频率;当信噪比大于20dB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进行幅值和相位的估计,从而实现了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识别。分别针对含有噪声和直流分量的谐波和间谐波数值仿真信号和频率相近且幅值相差百倍的谐波和间谐波信号作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识别。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抗噪声能力强、检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尤其是对信号中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相位检测精度高、对频率相近且幅值相差百倍的谐波和间谐波信号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为电力系统谐波和间谐波的精确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李天云袁明哲郑波许洁于奉振
关键词:谐波间谐波随机子空间最小二乘法
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内点法的交直流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原对偶内点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求取AC/DC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新思想。在充分考虑了直流系统的控制方程和网络方程后,基于雅可比矩阵的左右特征向量得到系统的易失稳点和灵敏度指标。利用原对偶内点法对系统的稳定裕度分析后,对弱节点无功补偿提高了整体的稳定裕度。IEEE-30节点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王林川于奉振孙继莆崔译之常青松于洋
关键词:交直流系统奇异值分解原对偶内点法稳定裕度
原对偶内点法和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在电压稳定裕度计算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以交直流混合系统电压稳定裕度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对偶内点算法进行全局寻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预测校正,通过协调解的可行性和最优性之间的关系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以IEEE-14、30节点系统为例,通过对影响算法关键因素σ的分析,比较了原对偶内点法和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的计算精度和速度,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并对两种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做了比较,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且计算速度与系统规模关系不大。
王林川于奉振白波袁明哲
关键词:电压稳定裕度原对偶内点法预测校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