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雪影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地震
  • 4篇
  • 3篇M
  • 2篇地图
  • 2篇灾害
  • 2篇灾害分布
  • 2篇视觉
  • 2篇台网
  • 2篇专题地图
  • 2篇国家地震
  • 2篇场区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观测
  • 1篇地下流体
  • 1篇地下流体异常
  • 1篇地震科学
  • 1篇地震科研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台
  • 1篇地震序列

机构

  • 14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14篇黄雪影
  • 10篇陈学芬
  • 6篇吴微微
  • 4篇李大虎
  • 3篇赵晶
  • 2篇刘江
  • 2篇邱桂兰
  • 2篇吴今生
  • 1篇胡德军
  • 1篇廖华
  • 1篇朱永莉
  • 1篇梁慧
  • 1篇刘仕锦
  • 1篇魏娅玲

传媒

  • 4篇四川地震
  • 1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_(S)6.4地震序列重新定位与深部孕震环境浅析
2021年
为了研究漾濞M_(S)6.4地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和探讨震区深部孕震环境,本文利用云南省地震台网和震后流动台站观测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21年5月21日震后3天发生的M_(L)≥1.0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获得415个事件的定位结果,结合震区深部结构反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漾濞M_(S)6.4地震序列集中分布在主震的南东侧,并沿着NW-SE向呈条带状与维西—乔后断裂近似平行展布,长约20 km,纵剖面图揭示了震源深度优势分布为5~15 km,地震震源深度较浅,说明地震大多发生在脆性上地壳范围内。考虑到漾濞震区北侧洱源等地的地表温泉较发育、大地热流值显著偏高等地热分布以及滇西北地区多数地震活动都在一定程度受地热流体影响,并结合漾濞M_(S)6.4地震震区北侧洱源附近存在地壳尺度的低速、低密度异常这一最显著特征等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本次漾濞M_(S)6.4地震序列与深部流体密切相关,流体活动导致漾濞震区热状态的改变以及触发地震。
赵航李大虎吴微微廖华梁宏黄雪影陈学芬
关键词:双差定位地震序列
汶川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观测实验被引量:2
2020年
为进一步认识汶川余震区破碎断裂带逸出氢的动态特征,选择位于北川—映秀断裂的映秀地震台观测井开展井孔逸出氢观测实验。实验数据显示:映秀台井孔逸出氢浓度较高,日变幅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日变规律,呈现与气压变化同步及负相关的特征,日变形态与气温、水温、静水位相关性较小。通过不同仪器与采样方式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浓度动态清晰、测值平稳,作为地震前兆观测地下逸出氢项目是可行的。
陈学芬吴微微刘雪梅赵晶赵天霞梁宏黄雪影
关键词:断层气影响因素
高精度氢实验台网数据动态分析
断裂带H浓度变化与断裂活动、地震发生的短临阶段有密切关系。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选取典型构造位置,建设断层逸出氢气连续观测固定点5个,定点流动观测点12个组成实验观测台网。在连续观测固定点开展高精...
陈学芬刘雪梅梁宏黄雪影
文献传递
利用不同速度模型反演越西M_S5.2地震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不同速度模型对四川越西MS 5.2地震震源机制解及震源深度结果的影响,我们使用四川和云南测震台网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采用CAP方法和3种不同速度模型进行波形反演,结果显示:1 3种模型获得的台站波形拟合互相关系数均大于61%,且地震震源机制解参数基本一致,结果稳定、可靠;2反演得到越西地震的矩震级为MW 5.03,震源深度为10 km,断层节面Ⅰ走向355°、倾角81°、滑动角29°,节面Ⅱ走向260°、倾角61°、滑动角170°,P轴方位角124°、仰角14°,T轴方位角221°、仰角27°,该地震断层属于左旋走滑型;3推断此次地震活动是大凉山断裂左旋走滑错动结果。
魏娅玲黄雪影
关键词:CRUST震源机制解震源深度
高精度氢实验台网观测数据浅析被引量:1
2018年
断裂带H2浓度变化与断裂活动、地震发生的短临阶段有密切关系。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选取典型构造位置,建设断层逸出氢气连续观测固定点5个,定点流动观测点12个,组成实验观测台网。在连续观测固定点开展高精度氢气浓度、气温、气压同机观测,同时观测同深度地温,进行高精度氢地震观测示范研究。本文主要以5个连续观测固定点2017年的观测数据为样本,结合流动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实验台网观测数据变化的日动态、月动态和年动态特征,浅析氢气浓度数据变化与地温、气温、气压的关系。
梁宏陈学芬刘雪梅黄雪影赵天霞张永婕
四川实验场区野外实验观测现状及进展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科学难题,地震又是罕遇事件,预报实践与检验理论的机会少。因此,按照科学思路,选择强震危险区域、多地震地区建立地震预报实验场,是地震预报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最佳途径。2014年,中国地震局开始组建川滇国家地...
陈学芬吴微微赵晶梁宏黄雪影
云南漾濞MS6.4地震和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四川地区地下流体异常认识与思考
2021年5月21日21时48分34秒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北纬25.67°,东经99.87°)发生6.4级地震。5月22日02时04分11在距离本次地震1010km的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59°,东经98.34°)发...
邱桂兰黄雪影刘仕锦梁慧
川滇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区域灾害分布专题地图的视觉失真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
<正>专题统计地图是表达震区灾害信息分布的重要方法之一,信息表达的准确性往往影响指挥决策者的判断。然而,当地理区域单元与其对应的专题统计数据之间存在极大反差的时候,传统的专题地图表达方式将会产生视觉失真(如:因地理面积小...
刘雪梅吴今生吴微微李大虎黄雪影陈学芬梁宏
文献传递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四川区野外实验观测现状及进展
2022年
主要介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成都基地)5种新型野外地震观测手段:高精度氢实验观测、电磁监测实验卫星三频信标系统地面接收站、AETA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高精度光纤应变场检测仪实验观测和冷原子绝对重力仪实验观测。
陈学芬胡德军赵晶吴微微赵航梁宏黄雪影
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九寨沟M7.0地震加速度记录时频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7.0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7.0地震之后,青藏高原东缘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第3个震级M7.0以上的强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缘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塔藏断裂、岷江断裂和虎牙断裂交汇部位,四川省地震局的数字强震台网共有37个台站获取了主震的三分量强震加速度记录。由于傅里叶(Fourier)变换仅能提供强震记录的频域信息,故本文在对九寨沟M7.0地震的加速度记录进行时频分析时采用了一种基于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EMD)的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提取信号时频特性,通过对震中附近台站的加速度记录进行EEMD分解和希尔伯特(Hilbert)变换及谱分析,最终有效获得了信号能量的时频分布特征,量化提取了中心频率、Hilbert能量、最大振幅对应的时间等特性,并与Fourier变换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线性的强震记录采用EEMD能够有效抑制经验模态分解(EMD)中存在的模态混叠问题,FFT谱与Hilbert边际谱相比,它在低频处会低估地震动的幅值,随着频率的增加,FFT谱又会放大其幅值。
梁宏朱永莉李大虎刘雪梅陈学芬黄雪影赵晶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加速度记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