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飞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合并脾伤寒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合并脾伤寒脓肿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收住的1例PMF合并脾伤寒脓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结果:PMF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容易继发感染,而脾脏肿大易导致病菌在脾内留滞。PMF患者在伤寒杆菌败血症的基础上容易并发脾伤寒脓肿。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PMF合并脾伤寒脓肿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 郭海飞徐钰蒋蕾涂小芳吴芳芳
- 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伤寒脾脓肿
- 42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从而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9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郭海飞
- 关键词:病理诊断
- 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评价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改良VAD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肾化瘀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蛋白含量和浆细胞比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痛评分(3.15±1.57)分、IL-6含量(22.68±4.23)、VEGF含量(257.36±9.78)pg/mL、 M蛋白含量(17.69±12.35)g/L、浆细胞比例(9.28±7.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骨痛评分(4.57±2.38)分、IL-6含量(25.53±5.37)、VEGF含量(307.67±12.38)pg/mL、M蛋白含量(28.83±14.27)g/L、浆细胞比例(14.53±1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法联合改良VAD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骨痛感受,减少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M蛋白含量以及骨髓浆细胞比例,提高免疫功能。
- 冯爱梅薛阿利缪初升徐钰郭海飞蒋蕾周余蕾赵朴
- 关键词:益肾化瘀法改良VAD方案多发性骨髓瘤
- 氨磷汀联合低剂量环孢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氨磷汀联合低剂量环孢素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与相关机制。方法 将6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平行随机对照分组,分3组,每组20例,氨磷汀组单用氨磷汀,环孢素组单用环孢素,氨磷汀+环孢素组实施氨磷汀+环孢素A治疗。观察3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淋巴细胞亚群分析,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经不同的治疗之后,不同时间与治疗前进行比较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显著上升,且治疗之后3、6个月,氨磷汀组与环孢素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显著低于氨磷汀+环孢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磷汀组与环孢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磷汀+环孢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磷汀组与环孢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的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GPIIb/IIIa水平均出现显著增高,且氨磷汀+环孢素组治疗后的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磷汀组与环孢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的CD4^+、CD4^+/CD25^+、CD4^+/CD8^+水平均显著提高,CD8^+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氨磷汀+环孢素组治疗后的变化幅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磷汀组与环孢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经计数每片个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减少,氨磷汀+环孢素组治疗后的计数水平显著低于其余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磷汀组与环孢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氨磷汀组和氨磷汀+环孢素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环孢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磷汀组和氨磷汀+环孢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磷汀联合低剂量�
- 郭海飞吴丽丽冯爱梅赵朴江松福
- 关键词:氨磷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