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学成
  • 1篇液体菌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模式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生物碱
  • 1篇土壤
  • 1篇平菇
  • 1篇千层塔
  • 1篇细菌多样性
  • 1篇菌种
  • 1篇抗氧化
  • 1篇化学成分
  • 1篇还原糖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根际
  • 1篇根际土
  • 1篇根际土壤

机构

  • 3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王丹
  • 1篇邓振山
  • 1篇齐向英
  • 1篇李静
  • 1篇贺晓龙
  • 1篇阮彩莲
  • 1篇任桂梅
  • 1篇邹伟
  • 1篇王雪峰
  • 1篇张莹

传媒

  • 1篇药学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栽培模式对山丹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2023年
采集陕西子长市高柏山示范基地山丹丹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共获得细菌有效序列575510条,包含30门90纲147目242科391属。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8.56%—46.12%)、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6.67%—26.55%)、绿弯菌门(Chloroflexi,9.45%—18.5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2.96%—5.26%)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04%—5.76%)。优势菌纲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32.44%—38.52%)、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15.47%—25.89%)、酸杆菌纲(Acidimicrobiia,2.39%—7.59%)、热微菌纲(Thermomicrobia,3.43%—5.55%)和氯酸杆菌纲(Chloracidobacteria,2.14%—4.29%)。冗余分析显示在属水平上,环境因子可以解释61.86%的细菌群落差异。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是影响山丹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山丹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栽培模式会影响山丹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产生差异。该研究可为山丹丹菌种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李静郑毅鹏郭旻皓王丹齐向英邓振山
关键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高通量测序
千层塔中一个新的生物碱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2024年
采用ODS反相硅胶、AB-8大孔吸附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氧化铝柱层析和半制备液相制备色谱等方法,对千层塔甲醇提取物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离纯化,通过MS、IR、NMR等方法,对分离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千层塔中共分离鉴定了4个生物碱化合物,分别为serratinine C (1),lycobeline C (2),diphaladin A (3)和crenatine (4)。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化合物2~4是首次从千层塔中分离。体外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能够明显降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具有显著抗氧化生物活性。
乔晓婷成欣欣王丹来美含王嘉琪王晓敏阮彩莲曹朵
关键词:千层塔化学成分生物碱抗氧化
平菇液体培养检测指标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平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液体的pH值、还原糖和菌丝球数量3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菌丝球数量和其他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达到800 mg/mL,pH值为5.5时,菌丝球数量最大。
贺晓龙任桂梅王雪峰邹伟王丹张莹
关键词:平菇液体菌种还原糖PH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