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都日娜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植被
  • 3篇NDVI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气候
  • 2篇返青
  • 2篇返青期
  • 2篇变暖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植被覆盖变化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植被生长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日较差
  • 1篇生态恢复
  • 1篇生态恢复工程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因子
  • 1篇气温

机构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6篇温都日娜
  • 4篇包刚
  • 3篇黄晓君
  • 2篇银山
  • 2篇佟斯琴
  • 2篇包玉海
  • 1篇王永芳

传媒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蒙古国冬春季气候非对称变暖及其对植被返青期和春季NDVI的影响
2023年
基于2001—2020年NDVI和EVI两种遥感植被指数及蒙古国60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利用累积植被指数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和动态阈值法提取蒙古国植被返青期,并结合偏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二者与冬春季昼夜气温非对称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20 a来,最高气温在冬春季的变暖速率分别为0.07℃·a^(-1)、0.15℃·a^(-1)(P<0.05,R^(2)=0.33),最低气温在冬春季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1℃·a^(-1)、0.04℃·a^(-1),冬春季气温日较差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8℃·a^(-1)、0.11℃·a^(-1)(P<0.05,R^(2)=0.52),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2)蒙古国植被返青期对冬春季气候变暖的季节性响应是非对称的,冬季最高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大,而春季则是最低气温影响大,且均表现为负相关。(3)蒙古国气候变暖对植被NDVI产生的非对称影响主要表现在春季,即春季最高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对植被NDVI主要表现为负相关,而春季最低气温对植被NDVI主要表现为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植被春季物候及植被后期生长的季节性影响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张港栋包刚黄晓君元志辉温都日娜
关键词:返青期气温日较差
1982-2015年蒙古国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被引量:14
2021年
基于1982-2015年间GIMMS NDVI3g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蒙古国植被NDVI空间格局、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过去34年间蒙古国生长季平均NDVI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具有显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并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生长季NDVI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1982-1994年和2007-2015年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1994-2007年间呈显著下降。从34年的观测尺度看,NDVI以每年0.0005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变化趋势与降水量的关系较密切,两者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74。在空间分布上,植被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大湖盆地、杭爱山脉、戈壁阿尔泰山脉和北部森林区,其对气候的响应因季节和地区而异。从季节上看,总体上3个季节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夏季NDVI波动与生长季的波动一致,主要受降水量的控制,其主要原因为夏季生产力占全年生产力的比重较高有关。春季和秋季NDVI对温度的响应明显。残差分析表明,人类活动是蒙古国植被NDVI变化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蒙古国西部高山地区和中部草原地区),植被NDVI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
杜佳梦包刚佟斯琴佟斯琴温都日娜黄晓君温都日娜
关键词:NDVI气候因子植被类型
2000-2014年蒙古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地表水热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2
2017年
利用MODIS NDVI数据、同期地表水热组合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对2000-2014年蒙古高原生长季和三季(春、夏、秋季)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地表水热因子响应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这15 a来,蒙古高原生长季及三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均呈增加趋势,且呈显著增加趋势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生态恢复工程的有效性。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地表水分指数LSWI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证明研究区植被覆盖的增加归因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类型植被NDVI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荒漠植被NDVI增加最明显,森林植被增加平缓,且存在季节性差异。此外,不同类型植被NDVI受水热因子影响也存在季节性差异。
温都日娜包玉海银山王永芳
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草原荒漠化变化分析——以鄂尔多斯市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草原的严重退化,近年来启动了生态恢复工程。鄂尔多斯市大部地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西北、华北地区主要沙源地,被国家列为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对实现全国近期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4]。笔者在1990年、2000年和2012年3期的遥感影像的基础上获取土地荒漠化现状、动态数据,监测工程实施现状和评价工程效益。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市荒漠化在工程实施后表现出局部好转趋势。
温都日娜银山包玉海
关键词:荒漠化监测生态恢复工程
2001—2020年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生长峰值期和峰值对气候的敏感性研究
2023年
植被夏季生长峰值期和峰值是植被极为重要的物候和生长指标,对年生产力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论文利用2001—2020年MODIS EVI数据和双Logistic四参数模型,识别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生长峰值期与EVI峰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20年间,植被生长峰值期主要发生在6—8月,并随着纬度的升高呈先提前后推迟趋势,但如果忽略70°N以北地区的少部分陆地,植被峰值期随着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植被EVI峰值主要介于0.2~0.6之间,整体上高纬度的值低于低纬度。(2)区域平均植被生长峰值期呈不显著提前趋势(0.12 d/a,p>0.05)。在空间上呈提前趋势(60.3%)的像元占比大于呈推迟趋势(39.7%)的占比。EVI峰值以0.01/10 a(p<0.01)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研究区74.5%地区的植被EVI峰值呈增加趋势。(3)2001—2020年间,春夏季气温、降水量和云覆盖对植被生长峰值期(EVI峰值)的影响最广泛,其中气温对植被生长峰值期和EVI峰值的影响最强,在高纬度地区对两者产生不对称作用,在低纬度地区气温的升高可能通过干旱等事件将降低EVI峰值。而降水量和云覆盖对峰值期和EVI峰值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复杂,空间异质性强。研究结果可为阐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被物候和生长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朝布嘎包刚元志辉温都日娜佟斯琴佟斯琴黄晓君
关键词:北半球敏感性
2001—2020年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基于2001—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种遥感植被指数以及蒙古高原94个气象站点的月最高、最低温和降水量数据,利用累积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和动态阈值法2种物候识别方法提取蒙古高原植被返青期,分析蒙古高原昼夜非对称变暖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植被返青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20年蒙古高原生长季开始前6个月(上一年11月—当年4月)平均最高温[0.7℃·(10a)-1]和最低温[0.3℃·(10a)-1]均呈上升趋势,最高温的变暖速率是最低温的2.3倍。(2)季前昼夜非对称变暖对植被返青期均产生提前作用,但与最高温相比,最低温对返青期的影响程度更大,且影响范围更为广泛。(3)季前昼夜非对称变暖对不同植被类型返青期产生不同影响,白天变暖对灌丛、农田和稀疏植被返青期的影响更明显,夜间变暖对森林和草地返青期的影响更强,特别是森林地区(25.5%)。研究白天和夜间非对称变暖对蒙古高原植被物候的影响,对揭示温度对春季植被物候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
张港栋包刚元志辉温都日娜
关键词:返青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