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莉 作品数:8 被引量:2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橡子粉发酵柠檬酸 被引量:5 2019年 橡子含较多单宁等涩味物质,导致其淀粉利用率低。本研究通过测定脱单宁、酶解及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探究70%乙醇对单宁脱除效果的影响。采用数码生物显微镜及酸碱滴定法比较4种常见黑曲霉在发酵液中的形态及发酵产酸量。结果表明,70%乙醇脱单宁处理会显著促进橡子粉的液化和糖化作用,发酵液中黑曲霉的生物量和产酸量显著提高(P<0.05);黑曲霉SIIM M288在33℃下的柠檬酸产量为37.30 g/L,显著高于其他3株菌(P<0.05),该菌在发酵液中以菌丝球形态分布,菌丝无色透明、短而粗、分支少、稀疏着生。说明,脱单宁处理会促进橡子粉的柠檬酸发酵,黑曲霉SIIM M288为橡子粉发酵柠檬酸的优势菌种,最佳发酵温度为33℃。 朱莉莉 李林强 张宝善 裴亚利 周琦 付军伟 颜统晶关键词:柠檬酸 发酵 黑曲霉 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比较及粒度分析 2016年 旨在分析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变化及粒度大小。通过离心沉淀、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SDS-PAGE电泳分析牛羊鲜乳冷藏过程中蛋白质沉淀率变化、鲜乳蛋白质粒子形貌、粒径分布范围、酪蛋白组成。结果表明:羊乳蛋白质沉淀率显著高于牛乳;牛乳蛋白质粒子数目(45μL^(-1))、密度(1.8μm^(-2))低于羊乳蛋白粒子数目(437μL^(-1))、密度(17.48μm^(-2));牛乳蛋白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1nm以下,羊乳蛋白粒度只有19.3%在1nm以下,主要分布在1~1 000nm,其中100nm左右最多;牛羊乳酪蛋白主要有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2种,分子质量分别为34ku和26ku左右。牛乳蛋白质冷藏稳定性显著高于羊乳,羊乳蛋白质颗粒直径大于牛乳,牛羊乳蛋白质粒子数目和大小是影响冷藏稳定性差异的主要因素;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激光粒度仪是分析乳蛋白粒度大小的有效手段。 田万强 王亮 田苏辉 朱莉莉 李林强 梅楚刚 昝林森关键词:牛乳 羊乳 蛋白质 粒度 番茄醋发酵阶段产物抗氧化成分和色泽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以番茄汁、番茄酒和番茄醋为原料,对其进行热处理(40、60、80℃)、金属离子处理(Cu2+、Fe3+、Ca2+、Mg2+、Na+)和光照处理(太阳光、紫外光、室内避光),并对抗氧化成分(类胡萝卜素、总酚、抗坏血酸)和色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番茄汁相比,番茄醋中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损失9.85μg·g-1,总酚质量浓度损失300.85μg·mL-1,抗坏血酸未检测出;此外,亮度(L*)降低9.36,红值(a*)整体升高1.97,黄值(b*)升高19.46,色差值△E显著增大,色泽发生显著改变。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和热处理温度升高,番茄汁、番茄酒和番茄醋中类胡萝卜素和总酚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和总酚质量浓度也呈下降趋势,其中Cu2+和Fe3+对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和总酚质量浓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太阳光对类胡萝卜素和总酚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经7h照射后,类胡萝卜素和总酚损失率均为90%以上。由于番茄醋中并未检测出抗坏血酸,所以没有对抗坏血酸进行处理分析。光、热和金属离子处理均使得番茄汁、番茄酒和番茄醋色泽变深。 付军伟 赵育 任娜梅 周琦 裴亚利 朱莉莉 张宝善关键词:发酵产物 抗氧化成分 色泽 牛羊乳热处理蛋白质变性程度比较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牛、羊乳热处理后蛋白质变性程度,探讨牛、羊乳蛋白质热稳定性差异机理。【方法】采用离心沉淀法、全自动色差仪和SDS-PAGE电泳法,以未热处理的常温(18~20℃)牛、羊乳为对照,测定不同温度(95,121℃)处理15min后牛、羊乳蛋白质沉淀率、红值(a*)和酪蛋白的组成;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菲林试剂法和激光粒度仪测定牛羊鲜乳蛋白质、还原糖质量浓度及蛋白质粒度大小。【结果】羊乳蛋白质沉淀率显著高于牛乳(P〈0.05),牛乳酪蛋白的红值显著高于羊乳(P〈0.05),牛、羊乳酪蛋白主要均为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2种,分子质量分别约为34和26ku;羊乳蛋白质质量浓度((37.67±1.67)g/L)显著高于牛乳((20.33±1.20)g/L)(P〈0.05),还原糖质量浓度((421.77±10.17)mg/L)显著低于牛乳((525.67±14.98)mg/L)(P〈0.05);牛乳蛋白质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1nm以下,羊乳蛋白质粒度只有少部分在1nm以下,主要分布于1~1 000nm。【结论】牛、羊乳蛋白质粒度和还原糖质量浓度分别是影响其蛋白质沉淀率和羰氨反应程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李林强 朱莉莉 万威 王亮 田苏辉 田万强关键词:牛乳 羊乳 蛋白质 热变性 全脂牛乳粉中糖基化酪蛋白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全脂牛乳粉中糖基化酪蛋白,探讨其酶解特性。重点考察了不同pH、酸及提取方法对酪蛋白提取质量百分数的影响,并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酪蛋白,高碘酸—希夫碱染色法及莫氏试验鉴定糖基化酪蛋白,木瓜蛋白酶水解酪蛋白,测定其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pH 4.6时提取酪蛋白的质量百分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质量百分数为2%的乙酸(pH 3.58)提取酪蛋白的质量百分数为(40.45±0.66)%,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鞣酸提取酪蛋白的质量百分数为(46.13±0.46)%,显著高于其他方法(P<0.05);酪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不同酸、不同方法提取的酪蛋白均有3条带,其分子量均分别为34,24,60ku;高碘酸—希夫碱染色结果表明,分子量为34,24ku的酪蛋白是糖基化酪蛋白;莫氏试验结果表明,乳粉酪蛋白中存在糖基化酪蛋白;酶解结果表明,乳粉酪蛋白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鲜乳酪蛋白(P<0.05)。说明全脂牛乳粉中有糖基化酪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34,24ku,易于水解。 孙静丽 李林强 朱莉莉 唐露 武媛关键词:复原乳 酪蛋白 糖基化 牛羊乳蛋白质粒度对其热处理沉淀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牛羊乳蛋白质粒度大小对其热处理沉淀率的影响。采用离心沉淀、原子力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和SDS-PAGE分析热处理后(95℃,15 min)牛羊乳蛋白质沉淀率、表面形貌、牛羊鲜乳蛋白质粒度和酪蛋白组成。结果表明:羊乳热处理后沉淀率显著高于牛乳(p<0.05);羊乳蛋白质粒子明显大于牛乳,其蛋白质热处理片状凝聚程度(35 858.15 nm^2)大于牛乳(18 215.18 nm^2);鲜牛乳蛋白质粒度大小主要集中在1 nm以下,鲜羊乳蛋白质粒度在1 nm以下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1~1 000 nm之间;牛羊鲜乳酪蛋白主要有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两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4 000和26 000左右。牛乳的热稳定性高于羊乳;蛋白质粒度大小是影响其热稳定性的直接因素;原子力显微镜结合激光粒度仪是分析乳蛋白粒度的有效手段。 李林强 王亮 田苏辉 朱莉莉 田万强关键词:牛乳 羊乳 蛋白质 粒度 牛乳粉中乳蛋白糖基化分析及其水解程度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探讨牛乳粉中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糖基化程度及其水解特性。采用不同方法提取牛乳粉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SDS3PAGE电泳分析其组成;高碘酸-希夫碱染色法及莫氏试验检测糖基化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木瓜蛋白酶水解牛乳和乳粉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鞣酸提取酪蛋白的质量分数46.13%显著高于其他方法(p<0.05),乳酸发酵法是提取乳清蛋白的有效方法;电泳结果表明,酪蛋白有分子质量为24、34和60 ku的3条带,乳清蛋白有分子质量为14和18 ku的2条带;高碘酸-希夫碱糖蛋白染色结果表明,分子质量为24和34 ku的酪蛋白和分子质量为14 ku的乳清蛋白均是糖基化蛋白;莫氏试验结果表明,乳粉中存在糖基化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乳蛋白木瓜蛋白酶水解结果表明,乳粉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水解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鲜乳(p<0.05)。牛乳粉中存在糖基化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前者分子质量分别为24和34 ku,后者为14 ku;乳粉中乳蛋白水解程度较鲜乳低。 孙静丽 杜瑶 朱莉莉 牛鹏飞 李林强关键词:牛乳粉 酪蛋白 乳清蛋白 水解程度 双氧水处理对红枣果渣酶解效果的影响及其结构分析 2019年 针对红枣果渣中碳水化合物较难转化为可发酵糖的问题,在酶解前采用双氧水对果渣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适宜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56℃,时间200 min,p H 11.5的双氧水用量4%;复合酶水解预处理后红枣果渣,还原糖含量达21.16%,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通过扫描电镜图像、红外光谱图和X-射线衍射图谱对比分析预处理前后果渣表面、化学结构及结晶度变化。结果表明,经双氧水处理果渣表面变得疏松多孔,果渣中部分木质素结构被破坏,生物酶有效接触面积增加,结晶度降低了7.19%,有助于提高酶解效率。双氧水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式,对研究寻找红枣果渣处理新方法、提升红枣加工利用率有一定指导意义。 裴亚利 张宝善 张宝善 王敏 韦露莎 周琦 朱莉莉关键词:酶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