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海燕体壁胶原蛋白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从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体壁中提取出酸溶性胶原蛋白(ASC)和胃蛋白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SC)。结果表明:ASC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为10℃,提取液种类为乙酸-乙酸钠溶液,提取液浓度为0.5 mol/L,提取时间为72 h,ASC得率为7.93%;PSC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为17℃、胃蛋白酶酶加量为4%、提取时间为96 h,PSC得率为49.61%。经紫外光谱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ASC和PSC均为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
- 刘远平张琳琳张慧怡赵丹马然汪秋宽
- 关键词:海燕
- Foxl2基因在虾夷扇贝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 2022年
- Foxl2是叉头状转录因子(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Fox)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卵巢发育和性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Foxl2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性腺发育中的表达调控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虾夷扇贝Foxl2的序列特征;采用半定量PCR(RT-PCR)检测了Foxl2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ISH)揭示了Foxl2在性腺发育4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排放期)的时空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虾夷扇贝Foxl2序列包含Fox基因家族共有的FH结构域;多重序列比较分析显示,虾夷扇贝与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欧洲大扇贝(Pecten maximus)的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8%、96%。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在不同物种以及进化的过程中,Foxl2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定量分析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在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在虾夷扇贝的鳃、肾、肝胰腺、精巢中,都可检测到少量Foxl2转录本的存在,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且在卵巢成熟期达到最高值。随着性腺发育和精细胞的逐级分化,Foxl2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原位杂交的结果一致。研究表明,Foxl2在虾夷扇贝卵巢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推测其是雌性虾夷扇贝性腺发育调控中的关键基因,可为今后阐明其在虾夷扇贝性别分化进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赵丹赵丹郑言鑫周丽青吴彪孙秀俊吴彪刘志鸿
- 关键词:虾夷扇贝FOXL2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性腺发育
- 大麻哈鱼硫酸软骨素及其酸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以大麻哈鱼鼻软骨为研究对象,制备硫酸软骨素粗提物、醇沉产物和酸降解产物,对比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硫酸软骨素粗提物、醇沉产物和酸降解产物对DPPH·、·OH和O_2^-·自由基的清除特性,比较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醇沉产物对DPPH·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粗提物和酸降解物产物对DPPH·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后者的清除能力远大于前者。粗提物、醇沉产物和酸降解产物对·O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粗提物和醇沉产物对O_2^-·自由基均无清除作用,但酸降解产物对O_2^-·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酸降解产物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较强,IC50值均小于1.5 mg/m L。结论大麻哈鱼鼻软骨硫酸软骨素酸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 赵玲曹荣刘淇杨贤庆赵丹
- 关键词:大麻哈鱼硫酸软骨素抗氧化
-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探讨北鲍南养对皱纹盘鲍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讨近三十年来我国皱纹盘鲍养殖模式对群体遗传结构产生的影响,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Ⅰ)基因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分析了定殖漳州的群体、大连培育蓬莱越冬群体、荣成培育福建越冬群体及长山列岛(砣矶岛、大钦岛、南隍城岛)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在259个个体730 bp的COⅠ序列片段中检测到48个变异位点和30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586~0.897,核苷酸多样性为0.0056~0.0081。259个个体730 bp的Cytb序列片段中检测到59个变异位点和32个单倍型,6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05~0.909,核苷酸多样性为0.0077~0.0120。基于COⅠ和Cytb基因的群体间Fst值以及AMOVA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并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现行的皱纹盘鲍北鲍南养模式加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流,使不同遗传背景的种群二次接触,导致皱纹盘鲍6个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而各养殖群体中的不同选育条件则可能是造成显著遗传分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分属南北沿海的6个皱纹盘鲍群体的遗传评估将为我国皱纹盘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养殖模式对遗传结构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 吴宙周丽青迟长凤吴彪孙秀俊刘志鸿赵丹于涛郑言鑫
- 关键词:皱纹盘鲍细胞色素B基因
- 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中硫酸软骨素的提纯工艺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 软骨是动物特有的一种透明结缔组织,其富含大量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在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临床应用领域都涉及到对CS生理功能的研究与应用。大量研究证明不同来源及部位的CS结构和功能都不同,畜...
- 赵丹
- 关键词:大马哈鱼硫酸软骨素抗氧化活性
- 文献传递
- 海带粗提物及褐藻酸钠寡糖的保湿与抗氧化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以海带为原料提取海带粗提物,以褐藻酸钠制备古罗糖醛酸寡糖与甘露糖醛酸寡糖,研究比较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及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吸湿、保湿性及抗氧化性。试验结果表明,海带粗提物、褐藻酸钠、古罗糖醛酸寡糖及甘露糖醛酸寡糖具有较高的吸湿性与保湿性,且古罗糖醛酸寡糖、甘露糖醛酸寡糖、褐藻酸钠及岩藻聚糖硫酸酯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
- 赵丹汪秋宽张慧怡刘远平张琳琳
- 关键词:保湿性抗氧化
- 大马哈鱼鼻软骨中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为有效提高大马哈鱼的综合利用程度,以硫酸软骨素(CS)得率为指标,考察了p 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大马哈鱼鼻软骨中CS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温度、时间、料液比是影响大马哈鱼鼻软骨中CS得率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3.1℃、时间3.6 h、料液比1∶43.4,在此条件下CS得率理论值可达21.40%。3次验证试验CS的平均得率为21.28%,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56%,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
- 赵丹曹荣高红岩刘淇
- 虾夷扇贝Dmrt1基因的分子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Dmrt1是Dmrt双性和mab-3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在生殖细胞分化和性别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其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性别分化中的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虾夷扇贝Dmrt1的序列特征;采用半定量PCR(RT-PCR)检测了Dmrt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ISH(in situ hybridization)揭示了Dmrt1在性腺发育4个时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中的时空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虾夷扇贝Dmrt1序列包含Dmrt基因家族共有的DM结构域;与已知物种同源序列比对后发现,虾夷扇贝Dmrt1序列与欧洲大扇贝(Pecten maximus)同源性最高;原位杂交检测到的阳性信号主要定位在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qRT-PCR定量结果发现,Dmrt1在精巢生长期和成熟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在卵巢各发育时期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且维持低水平状态。此外,在外套膜、鳃、肾、和闭壳肌中检测到少量表达的Dmrt1转录本,而在肝胰腺中未检测到。研究结果表明,Dmrt1在虾夷扇贝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与在其他动物性腺发育中的表达特征基本一致,推测其是虾夷扇贝性别分化调控中的关键基因。
- 赵丹赵丹郑言鑫周丽青吴彪孙秀俊吴彪刘志鸿
- 关键词:虾夷扇贝DMRT1原位杂交性别分化
- 长山列岛潮间带贝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被引量:2
- 2024年
- 为了解贝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对长山列岛潮间带贝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本研究分别于2021年7月、2021年10月、2022年2月和2022年5月的大潮期间,对长山列岛5个代表性岛屿10个调查站点的潮间带贝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并测量调查点间隙水水质参数。本次调查共采集到12种贝类,各季节贝类种类数量春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贝类优势种为春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冬季最少;各个潮区贝类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中潮带(1.44)>低潮带(1.40)>高潮带(0.44),各季节平均贝类物种多样性整体上为春季(1.26)>冬季(1.21)>秋季(1.11)>夏季(0.95);各个潮区中贝类均匀度指数J′为中潮带(0.67)>低潮带(0.59)>高潮带(0.29),而各季节变化不明显;各个潮区中贝类丰富度指数d为中潮带(0.56)>低潮带(0.52)>高潮带(0.17),在季节上,贝类丰富度整体上春季(0.681)>秋季(0.573)>夏季(0.458)>冬季(0.418)。季节(温度)对潮间带贝类资源多样性和丰富度影响最为明显,养殖和旅游等人类活动也会对贝类物种分布和数量造成影响,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我国海岛潮间带贝类资源数据,还能为长山列岛潮间带贝类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 葛广玉周丽青井浩吴宙吴彪孙秀俊刘志鸿杨玉敏赵丹
- 关键词:潮间带贝类
- 吸附法制备大麻哈鱼硫酸软骨素的工艺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以去肉后的大麻哈鱼鱼头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提取硫酸软骨素,研究D958树脂分离纯化硫酸软骨素的效果;以解吸率为指标,研究吸附温度、时间及酶解液pH对硫酸软骨素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958树脂纯化大麻哈鱼鱼头硫酸软骨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H 6.0,4℃吸附3 h;此条件下硫酸软骨素的解吸率达87.66%,纯化效果最好。因此树脂吸附法能从大麻哈鱼鱼头酶解液中有效分离得到硫酸软骨素,为大麻哈鱼加工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 赵玲殷邦忠刘淇曹荣赵丹杨贤庆
- 关键词:大麻哈鱼硫酸软骨素分离纯化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