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炎
  • 1篇延续性
  • 1篇延续性护理
  • 1篇造口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术后
  • 1篇术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胃造口
  • 1篇内镜
  • 1篇结石
  • 1篇结石性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艾明华
  • 1篇杨维良
  • 1篇林竹
  • 1篇张好刚
  • 1篇张瑞莲
  • 1篇曲晓菊
  • 1篇季伟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镜下经皮胃造口与鼻肠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机率的比较
目的 比较内镜下经皮胃造口(PEG)与鼻胃管置入术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用因各种原因需要肠内营养的病人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32岁-8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
林竹季伟艾明华
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8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2008年手术治疗84例原手术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5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3岁。手术后AAC发生于术后5~32 d。由于AAC的特点与一般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相近似症状的干扰,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误诊率达76.2%。腹腔或非腹腔疾病手术后突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明显腹膜刺激征,辅以BUS或CT检查即可确诊;若早期虽未确诊,亦应剖腹探查术,以防延误治疗。根据术中病情及病变局部情况,可分别选择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切除术、腹腔引流术以及胆囊造口术、腹腔引流术,待6个月后再行胆囊切除术。本组78例治愈,2例胆囊造口术亦痊愈;4例延误治疗中毒性休克死亡,病死率4.8%。结论:手术后AAC是一种临床经过凶险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术前误诊率高达76.2%,提高对手术后AAC的认识水平,结合临床特点及BUS或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杨维良张好刚艾明华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切除术非结石性急性
100例肠道手术术后使用肠内营养的延续性护理
目的 总结肠道手术后回家后病人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患者营养失调,减少肠粘连,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院的肠道手术(肠梗阻、肠癌、肠瘘)患者100例,采取出院详细周密的宣教,...
曲晓菊张瑞莲艾明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