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飞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沉积物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生物可利用性
  • 2篇珠江口
  • 2篇消化液
  • 2篇可利用性
  • 1篇底栖无脊椎动...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海域
  • 1篇异构体
  • 1篇有机氯
  • 1篇有机氯农药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特征
  • 1篇生物体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属对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6篇黄小平
  • 6篇汪飞
  • 3篇施震
  • 2篇张景平
  • 2篇江志坚
  • 1篇张大文
  • 1篇叶丰
  • 1篇李磊

传媒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东柘林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累积及其生态风险被引量:4
2010年
柘林湾是广东省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湾之一,为了解养殖海域沉积物中汞的分布、累积及其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于2008年1月在柘林湾海域采集了5个站位的柱状沉积物和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对其中的总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含量分布、累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平均含量为0.0645μg·g-1,径流输入是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柱状沉积物表层部分总汞含量相对较低,但不同采样区域柱样中总汞含量的垂直分布却有着显著的差异,网箱养殖区主要是由于汞近40年来来源变小导致沉积物表层部分中的总汞含量较底层低,而贝类养殖区则由于沉积后的再迁移作用使汞在氧化还原边界层富集累积;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对此次调查的沉积物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的评价表明,汞虽对底栖生物基本无负面效应,但其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达到了中等水平,尤其是养殖区2号站位28~36cm、4号站位20~32cm和48~56cm以及6号站位36~56cm柱样中的汞甚至达到了高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因此,养殖区次表层沉积物中较高含量的汞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汪飞黄小平张景平江志坚施震
关键词:生态风险沉积物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汪飞黄小平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沉积物珠江口
有机氯农药在粤西海域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累积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2007年11月在粤西海域采集鱼、虾和螺类等生物样品及表层沉积物样品,探讨生物体和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累积水平和各组分的组成规律。调查发现,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总含量分别是4.77ng.g-1和9.06ng.g-1,沉积物中γ-HCH未检出,且δ-HCH和β-HCH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粤西沿岸海区近期无新的HCHs输入。沉积物中(DDE+DDD)/T-DDT=0.97≈1,表明粤西沿岸海区基本上没有新的DDT的输入。生物体内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0.84—14.90ng·g-1和0.60—18.40ng·g-1,其中天竺鲷Apogon cyanosoma和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中累积的HCHs主要以α-HCH的形式存在,分别占73.96%和100%,而纵带箬鳎Brachirus swinhoni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中HCHs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是γ-HCH(66.10%)、β-HCH(57.14%)和δ-HCH(61.48%),这说明不同生物体对HCHs的累积方式存在很大差异;疣荔枝螺、天竺鲷、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纵带箬鳎中的(DDE+DDD)占DDTs总量的百分比分别是100%、100%、91.5%、91.4%和60.5%,表明这些生物体具有较强的降解DDT能力。各种生物体内DDTs和HCHs的含量都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食用安全标准,但是其复合毒性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施震张大文黄小平汪飞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沉积物生物体同分异构体
广东沿海新发现的海草床被引量:15
2010年
通过对广东沿海水域的现场调查,新发现8个海草床,主要分布在柘林湾、汕尾白沙湖、惠东考洲洋、大亚湾、珠海唐家湾、上川岛、下川岛和雷州企水湾。海草种类主要包括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等3种。海草覆盖率为6.67%-53.33%,茎枝密度为3428.57-10542.00shoots.m-2,生物量为12.86-118.24g.m-2。海草床底上生物密度为16.67-734.67ind.m-2,生物量为15.39-426.88g.m-2,多样性指数为0.46-1.98,均匀度指数为0.28-0.89。海草床生境受到的严重威胁主要来自围海养殖(养蚝、养螺)、污水排放、渔民作业方式(电鱼、电虾、扒螺、挖贝类)、自然灾害(台风和洪水)等。
黄小平江志坚张景平施震汪飞叶丰李磊
关键词:地理分布生态特征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沉积物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是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活其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产生有效性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将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培养于采集来的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消化液中,进行沉积物重金属生物...
汪飞黄小平
关键词: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性沉积物珠江口
文献传递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有效性被引量:10
2012年
海洋沉积物是重金属的重要贮库,而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从沉积物中摄取重金属,这些被摄取的重金属能够通过食物链进行传递,进而影响到人类健康。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在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途径、沉积物地球化学性质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理等生物因素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主要包括近海富营养化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消化道中的物理消化过程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整个生活史过程中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变化等。
汪飞黄小平
关键词:海洋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