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鰤鱼诺卡氏菌DmpA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为兼性胞内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鰤鱼诺卡氏菌DmpA基因的表达产物为分泌蛋白,且可能定位于宿主细胞的线粒体上。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 EGFP-DmpA和pc DNA-DmpA、鰤鱼诺卡氏菌胞外产物鉴定、亚细胞定位、过表达等方法,对鰤鱼诺卡氏菌DmpA基因进行了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初步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鰤鱼诺卡氏菌胞外产物中鉴定到了DmpA蛋白,证实其为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DmpA-GFP融合蛋白均匀地分布在FHM细胞中,与线粒体分布不重合,说明DmpA蛋白并不定位在线粒体上。DmpA-GFP融合蛋白的表达会改变FHM细胞线粒体的分布为团块状。DmpA在细胞中的过量表达对细胞核无明显影响,表明该基因无诱导细胞凋亡的功能。通过对鰤鱼诺卡氏菌DmpA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和过表达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和深入了解鰤鱼诺卡氏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夏立群陈锐敏廖保山徐亮苏泽杰童邦卓
- 关键词: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
- 鰤鱼诺卡氏菌HYD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鰤鱼诺卡氏菌水解酶(hydrolase,HYD)可能是鰤鱼诺卡氏菌的毒力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鰤鱼诺卡氏菌HYD的肽段不是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HYD-GFP融合蛋白均匀地分布在胖头鲤(FHM)细胞的细胞质中。亚细胞定位和过表达研究都显示HYD蛋白在FHM细胞中表达后,细胞核出现固缩浓染、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特征,但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HYD并未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水平。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鰤鱼诺卡氏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陈建林陈建林鲁义善徐亮鲁义善徐亮
- 关键词:水解酶亚细胞定位
- 一种鰤鱼诺卡氏菌酪氨酸蛋白磷酸酶的基因克隆及功能初步研究
- 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可导致鱼类慢性系统性肉芽肿疾病。鰤鱼诺卡氏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个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tase...
- 夏立群童邦卓徐亮苏泽杰陈锐敏廖保山鲁义善
- 关键词: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细胞凋亡
- 鱼诺卡氏菌动力蛋白调节蛋白robl/LC7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鱼类诺卡氏菌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肉芽肿疾病,鱼诺卡氏菌是其主要病原。鱼诺卡氏菌全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了一个可能靶向定位于宿主细胞线粒体的分泌蛋白——动力蛋白调节蛋白robl/LC7。为了对鱼诺卡氏菌robl/LC7的亚细胞定位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实验对鱼诺卡氏菌robl/LC7进行了基因克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分泌蛋白鉴定、亚细胞定位、过表达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鱼诺卡氏菌robl/LC7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质粒p EGFP-robl/LC7和pc DNA-robl/LC7;鱼诺卡氏菌分泌蛋白质谱鉴定证实robl/LC7为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显示robl/LC7-GFP融合蛋白呈全细胞分布,不与线粒体共定位;凋亡检测发现robl/LC7过表达能诱导FHM细胞凋亡。研究表明,鱼诺卡氏菌robl/LC7是一个不与线粒体共定位的分泌蛋白,其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协助鱼诺卡氏菌在宿主体内生存和免疫逃避,并在鱼诺卡氏菌的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夏立群夏立群陈锐敏苏泽杰徐亮徐亮黄嘉慧鲁义善
- 关键词: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细胞凋亡
- 一种鰑鱼诺卡氏菌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這鱼诺卡氏菌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可导致鱼类慢性系统性肉芽肿疾病。這鱼诺卡氏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个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tase,PTP)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很可能编码一个靶向定位于宿主细胞线粒体的分泌蛋白。本实验对這鱼诺卡氏菌PTP进行了基因克隆、分泌蛋白鉴定、亚细胞定位、过表达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在這鱼诺卡氏菌胞外产物中质谱鉴定到了PTP肽段,证实其为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观察到PTP-GFP融合蛋白均匀地分布在FHM细胞中,与线粒体分布不重合,说明這鱼诺卡氏菌PTP蛋白并未靶向定位于线粒体。亚细胞定位和过表达研究都显示PTP蛋白在FHM细胞中表达后,细胞核出现固缩浓染、凋亡小体等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通过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表明,在pcDNA-PTP转染后48 h,线粒体跨膜电位被明显破坏,说明這鱼诺卡氏菌PTP很可能是一种可诱导细胞凋亡的细菌蛋白。通过对這鱼诺卡氏菌PTP开展基因克隆和功能初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的功能和深入了解這鱼诺卡氏菌的分子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 夏立群童邦卓徐亮苏泽杰陈锐敏廖保山鲁义善
- 关键词:酪氨酸蛋白磷酸酶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细胞凋亡
- 鰤鱼诺卡氏菌与黄粉色诺卡氏菌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 2016年
- 鰤鱼诺卡氏菌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黄粉色诺卡氏菌为一种近缘无毒环境诺卡氏菌.本实验研究主要以鰤鱼诺卡氏菌和黄粉色诺卡氏菌为两亲本,开展了原生质体融合研究.针对诺卡氏菌细胞壁厚的特性,本实验对原生质体制备时的溶菌酶脱壁时间进行了筛选,确定鰤鱼诺卡氏菌和黄粉色诺卡氏菌的最佳脱壁时间分别是65 min和100 min.用聚乙二醇促使两亲本菌的原生质体融合后,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培养、菌落形态筛选、革兰氏染色观察、16S rRNA测序等方法,对融合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融合菌株的菌落形态较两亲本发生了改变,为革兰氏阳性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其与鰤鱼诺卡氏菌的同源性为99%.融合菌株的毒力较鰤鱼诺卡氏菌野生株有所降低.本研究为鰤鱼诺卡氏菌活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对鱼类诺卡氏菌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 王英华陈建林徐亮张红莲夏立群
- 关键词:原生质体融合
- 鰤鱼诺卡氏菌HYD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 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有研究表明水解酶是病原微生物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鰤鱼诺卡氏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了一个水解酶(hydrolase,HYD)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陈建林苏泽杰鲁义善徐亮张红莲夏立群
- 关键词:水解酶亚细胞定位
- 鰤鱼诺卡氏菌感染斑马鱼模型的建立与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鱼类诺卡氏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省份不断蔓延,对水产行业造成巨大影响,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危害约20种海、淡水养殖鱼类。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腹腔接种不同稀释度的强毒株鰤鱼诺卡氏菌ZJ0503,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鉴定、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半数致死剂量(LD_(50))统计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初步建立了鰤鱼诺卡氏菌-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攻毒后斑马鱼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鰤鱼诺卡氏菌ZJ0503对斑马鱼的LD50为3.39×106CFU·尾,斑马鱼感染后,肾脏、肝脏、胰脏、鳃、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斑马鱼是鰤鱼诺卡氏菌良好的动物感染模型,该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诺卡氏菌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
- 夏立群汪美赖杰彬陈锐敏徐亮鲁义善
- 关键词:斑马鱼动物模型组织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