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
-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浅谈改性沥青的技术应用被引量:14
- 2010年
- 结合工程实例,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质量控制和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改性沥青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的建议。通过此分析对改性沥青在同类路面工程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宋冰
- 关键词:改性沥青工程情况配合比施工工艺
- 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研究被引量:30
- 2017年
- 如今,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水利工程的项目建设越来越被重视。水利工程是支撑现代农业、现代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水利行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局面下,水利行业更要从自身施工建设、管理水平等方面着手改进水利工程的生产成本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做到利用先进工程管理技术降低水利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水利工程获取的经济效益,同时为社会做出重要的水利贡献,创造水利工程应有的社会价值。为此,本课题在对于水利项目的水电工程的施工以及管理技术的现状开展逐一的探讨和分析,以此得到水电工程的施工以及管理技术上不足,提炼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技术以及施工的良好开展,有助于维护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
- 宋冰
-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
- 沥青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被引量:2
- 2016年
- 笔者从沥青再生技术的概念、再生机理、优缺点等分析了沥青再生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沥青再生技术对于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以及公路的养护和维修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加强沥青再生技术的推广和研究以及合理选择沥青路面的再生方式,是公路建设中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主要趋势。
- 宋冰
- 关键词:沥青再生技术
- 陕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措施探讨被引量:3
- 2018年
- 针对陕西地区水资源较缺乏,干旱灾害频现,而灌溉渠道存在较大水损问题。基于陕西农业节水灌溉应用实践和发展契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合理渠道防渗加固修复、土地平整和高效节水技术的选用,可以有效提高渠系水利用效率,改造农作物生长环境,确保灌区灌溉效益稳定发挥。
- 宋冰
-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管道输水渠道防渗高效节水灌溉
- 一种具有错台式涡室小挑坎的旋流竖井泄洪洞
- 一种具有错台式涡室小挑坎的旋流竖井泄洪洞,包括闸室进口、上平段、涡室、收缩段以及竖井直段,所述涡室靠近上平段沿水流方向末端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挑坎,所述导流挑坎包括竖直面以及与所述竖直面相交的导流弧面,旋流竖井泄洪洞...
- 夏鹏飞郝红科杨正丽刘文霍倩倩韩红亮杜万军马琳马雪琴宋冰
-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
- 2016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就目前而言,公路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该技术不仅有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工期、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的优点,而且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还能够促进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就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该技术推广及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 宋冰娄宗科
- 关键词: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技术
- 化学灌浆在水电站厂房底板混凝土裂缝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针对电站底板混凝土裂缝问题, 采用LW/HW化学灌浆进行防渗加固修复处理.灌浆记录及钻芯取样分析成果表明: 水溶性聚氨酯以其良好的亲水性、 变形适应性和膨胀伸展性, 可以有效灌填密实混凝土裂缝, 达到裂缝永久性堵漏与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修复效果.
- 宋冰
- 关键词:水电站混凝土裂缝化学灌浆
-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践被引量:3
- 2018年
- 为准确掌握水库大坝运行状态,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控决策,结合大坝监测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包含人工监测和自动化监测2个子系统的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实践应用效果表明:安全监测信息化系统应用后,不仅可实现对大坝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连续监测,同时,还可实现对数据信息资源的智能信息化管理,大坝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 宋冰
- 关键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
- 基于水循环及水资源转化率的农业用水策略
- 2017年
-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农业水循环结构以及农业水资源转化效率,通过农业水循环来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 宋冰
- 关键词:农业用水
- 城市调水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研究
- 2019年
- 为研究工程对河流生态水质指标的影响,研究基于夏季、冬季2次水质实测资料,基于矩阵范数思想,建立了水质进步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质指标随时间均呈先降低后平稳变化的趋势,夏季调水前后各指标的浓度降低,11月与次年1月间的冬季调水对水质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夏季调水后水质明显改善,基本在Ⅱ~Ⅲ类水之间;通过计算矩阵范数可知,调水前后形成的状态转移矩阵范数为0.39,表明调水前后水质有所改善,但改善不明显,未发生水质等级变化,为调水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 宋冰
- 关键词:调水工程水质指标矩阵范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