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春来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病原
  • 2篇竹秆
  • 2篇褐腐病
  • 1篇锈菌
  • 1篇竹子
  • 1篇化学防治
  • 1篇分子鉴定
  • 1篇病害
  • 1篇病原形态

机构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5篇吴小芹
  • 5篇周春来
  • 4篇叶建仁
  • 3篇叶利芹
  • 2篇吉静
  • 2篇曹云
  • 1篇徐旭凌

传媒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竹类病害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竹类病害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竹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外竹类病害的种类、分布、病原和寄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于国内竹类病害,从引起病害不同种类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线虫和其他病原)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其中竹类真菌病害种类多且危害严重,细菌和植原体病害缺乏深入研究,线虫病害研究较少,病毒病害和螨害也值得关注。对我国竹类病害未来研究前景及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竹类病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周春来吴小芹吉静叶建仁
关键词:竹子病害病原
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被引量:6
2011年
为查清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状况,笔者通过野外路线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于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对该地区主要散、混生竹种系统开展了病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状况调查,并对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共调查竹种18属107种(含种下等级),发现竹类病害1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和螨害1种。发生较严重的病害为竹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竹叶枯型丛枝病(Phaeosphaeria bambusae)、刚竹秆褐腐病(Fusarium spp.)、竹叶锈病(Puccinia spp.,Uredoignava)、竹叶锈褐斑病(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等,对竹类生产危害和影响较大。竹类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竹种、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竹类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做到适地适竹,科学管理,加强优良竹种选育以及竹类病害研究和检疫等的防治对策。
周春来吴小芹吉静叶建仁
南京地区刚竹秆褐腐病化学防治初报被引量:2
2010年
刚竹秆褐腐病在南京地区发生比较普遍,影响竹类生长。采用8种杀菌剂,对刚竹秆褐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退菌特、多菌灵对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达100%;恶霉灵、甲基托布津抑制效果相对次之;而阿米西达、敌克松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最大只达到32.6%。同时利用多菌灵、恶霉灵进行田间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分别为75%和89%。
周春来吴小芹叶利芹曹云
关键词:化学防治
南京地区竹叶锈病病原及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对南京地区竹叶锈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竹叶锈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分别为刚竹柄锈菌(Puccinia phyllostachydis)、长角柄锈菌(Puccinia longicornis)和竹夏孢锈菌(Uredo ignava)。刚竹柄锈菌和长角柄锈菌主要以冬孢子堆在竹叶越冬,二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冬孢子堆下面的菌丝产生的夏孢子,此外,刚竹柄锈菌的初侵染源还包括少量能越冬的夏孢子堆。竹叶锈病的潜育期为10~15d,夏孢子可造成多次侵染,6月及10月为侵染高峰期。竹叶锈病的发生未发现转主寄生现象。
周春来吴小芹叶利芹叶建仁
刚竹秆褐腐病病原形态及分子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刚竹秆褐腐病在南京地区发生较普遍,影响竹林生长。其主要危害刚竹属的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黄槽刚竹(Ph.viridis f.houzeauana),其中以淡竹受害最为严重。笔者通过对刚竹秆褐腐病病组织分离培养、人工接种试验、分离菌形态学观察及采用通用引物ITS1/ITS4扩增,对扩增出的约559 bp的片段进行ITS序列分子鉴定,最终将在淡竹和黄槽刚竹等上发生的病原鉴定为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Corda)Sacc.)。
周春来吴小芹叶利芹叶建仁徐旭凌曹云
关键词:分子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