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瑞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蛋白
  • 1篇地氟醚
  • 1篇血浆
  • 1篇血浆IL-6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代谢
  • 1篇药物代谢动力...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瑞芬太尼复合...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
  • 1篇烧伤患者
  • 1篇七氟醚
  • 1篇罗库溴铵
  • 1篇脑保护
  • 1篇开颅

机构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角述兰
  • 3篇黄瑞萍
  • 2篇思永玉
  • 2篇杨娟
  • 1篇赵宁辉
  • 1篇汪露
  • 1篇王晓薇
  • 1篇张玉龙
  • 1篇张俊

传媒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罗库溴铵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罗库溴铵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征。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6月至11月收治并择期行烧伤手术的患者45例,按烧伤程度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行瘢痕切除修复植皮术)、中度烧伤组(行切痂植皮术)、重度烧伤组(行切痂植皮术),各15例。3组患者均以0.4 ng/mL的速率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在达有效镇痛质量浓度(0.35 ng/mL)后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4 mg/kg及罗库溴铵0.9 mg/kg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方式,术中均靶控输注舒芬太尼(速率为0.4 ng/mL),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并联合吸入2%七氟烷。分别于麻醉诱导后1,3,5,10,15,20,30,40,50,60,90 min,停止靶控输注时,以及停药后1,3,5,8,10,20 min抽取动脉血,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并拟合最佳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重度烧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的罗库溴铵血药浓度,诱导后1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时点均明显低于另两组(P <0.05)。重度烧伤组的罗库溴铵中央室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均明显大于另两组,消除半衰期、平均滞留时间均明显短于另两组,中央室消除常数明显小于另两组(P <0.05)。3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体动,术后30 min恢复自主呼吸,顺利拔管。结论 罗库溴铵在重度烧伤患者高代谢期的药动学变化明显,临床应用中可适当增加给药剂量,以提供充分的肌肉松弛条件,且重度烧伤患者单次给药时予0.9 mg/kg罗库溴铵的肌肉松弛效果良好。
黄瑞萍卜莹慧角述兰李灿兴李梦帆思永玉周艺蕉向兵兵
关键词:烧伤罗库溴铵药物代谢动力学肌肉松弛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清醒开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清醒开颅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研究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从201 1年8月至2013年12月,14例语言运动区的脑胶质瘤患者在麻醉-清醒-麻醉(Asleep-awake-asleep)下开颅手术切除肿瘤.用0.2%罗哌卡因于头钉处和手术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术中以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3- 0.05 μg/(kg·min).丙泊酚75 - 100 μg/(kg·min).从局部浸润麻醉开始,让患者处于麻醉-清醒-麻醉过程.术中功能区监测采用连续计数法,直到肿瘤完整切除.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呼吸、呼气末C02、动脉血气分析和并发症,并记录术中和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均能在清醒状态下完成肿瘤切除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未见明显的并发症,镇静评分为(3±0.4)级;所有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4分.术中血气分析结果未发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碱平衡紊乱,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良好.平均满意度评分(93.6±0.2)分,95%CI为100%.结论 在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适当调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量,可完成清醒开颅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减少脑部重要功能区的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娟角述兰黄瑞萍汪露张玉龙赵宁辉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开颅
七氟醚、地氟醚对脑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血浆IL-6、TNF-a、S100B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地氟醚对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围术期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因子-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S100B蛋白的变化,比较七氟醚与地氟醚对颅内肿瘤切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颅内肿瘤切除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地氟醚组(D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凭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分别吸入七氟醚、地氟醚,维持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值1.0,并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06~0.15μg/(kg.min),维持BIS值在(50±5)范围内.2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时(T1)、肿瘤切除后即刻(T2)、术毕(T3)、术后24 h(T4)采中心静脉血3 m L,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S100B蛋白的浓度.结果 (1)血浆IL-6浓度变化的组内比较:S组IL-6在T1、T2、T3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IL-6在T1、T2、T3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浆TNF-α浓度变化的组内比较:S组TNF-a在T1、T2、T3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NF-α在T1、T2时点浓度明显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中2组患者TNF-a浓度均有明显下降,在T2、T3时点D组浓度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S100B蛋白浓度变化的组内比较:S组S100B蛋白在T2、T3时点明显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S100B蛋白在T2、T3、T4时点水平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T4时点,D组S100B蛋白浓度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吸入麻醉剂七氟醚、地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颅内肿瘤切除患者,可抑制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的产生,减轻炎性反应,可能对患者脑保护有积极作用;(2)2组颅内肿瘤切除患者随着手术进展,S100B蛋白均增加,均出现脑组织损伤
杨娟张俊黄瑞萍角述兰王晓薇思永玉
关键词:七氟醚地氟醚S100B蛋白脑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