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琛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电影类型
  • 1篇调适
  • 1篇新生代
  • 1篇在线视频
  • 1篇视频
  • 1篇网络
  • 1篇文化生产
  • 1篇联网化
  • 1篇没想到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互联网化
  • 1篇本土化
  • 1篇本土化实践
  • 1篇潮语

机构

  • 2篇广州美术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刘琛
  • 1篇李艳红

传媒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粤海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方言喜剧电影类型的本土化实践:以蓝鸿春潮语家庭喜剧为例
2024年
21世纪初,国产电影进入“后大片”时代,电影实践日益多元,方言喜剧这一电影类型也因兼顾“新生代”导演“自我表达”和“商业营利”的需要而重拾活力,形成“方言喜剧片热”现象。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交融互动独特优势下,由蓝鸿春执导的两部潮汕方言家庭喜剧片《爸,我一定行的》和《带你去见我妈》通过“移植”港台电影喜剧元素、贴近现实生活等“土方法”突破生产条件外部限制,为方言喜剧电影类型本土化实践提供地方性样本。
刘琛
关键词:新生代本土化实践
在线视频与流行文化生产的“互联网化”——以网络剧《万万没想到》为例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从"文化生产"的研究视角来考察2013年取得了较大商业成功的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可以见出,今天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要以"互联网化"应对受众构成、趣味和观看场景等综合变迁作出调适,才能取得市场成功。这个调适过程包括三个维度:首先体现为"专业"对"业余"吸纳并形成"参与性"生产机制;其次是在整个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对互联网传播规律给予充分的考虑;最后是对传统影视表达成规的突破,以及对当下我国充满戏谑之"网络文化"元素的吸纳。
刘琛李艳红
关键词:互联网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