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威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儿童
  • 3篇嗅觉
  • 3篇内窥镜
  • 3篇窥镜
  • 2篇诊治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睡眠
  • 2篇气味
  • 2篇腺样
  • 2篇腺样体
  • 2篇内窥镜检
  • 2篇内窥镜检查
  • 2篇镜检
  • 2篇耳炎
  • 2篇分泌
  • 2篇分泌性
  • 2篇分泌性中耳炎
  • 2篇鼻腔
  • 2篇鼻腔异物

机构

  • 13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陈国威
  • 10篇李兰
  • 10篇潘宏光
  • 5篇吴泽斌
  • 3篇滕以书
  • 2篇张德伦
  • 2篇杨红
  • 1篇叶文宏
  • 1篇梁振江
  • 1篇冼志雄
  • 1篇马翔宇
  • 1篇韩赛红
  • 1篇罗益镇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便携式睡眠监测在儿童OSAHS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M)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收治的58例以睡眠打鼾为主诉的儿童患者58例,3~5岁组28例,6~14岁组30例。同时进行PM和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比较分析两种睡眠监测方法临床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3~5岁组PSG监测有15例患儿诊断为单纯性鼾症,其中1例被PM诊断为OSAHS。1例重度OSAHS被PM诊断为中度OSAHS; 6~14岁组PM监测15例患儿诊断为单纯性鼾症,与PSG监测诊断结果一致。1例中度OSAHS患儿被PM诊断为轻度OSAHS,余患儿两种监测方式诊断结果一致。以PSG监测结果为标准,3~5岁组OSAHS儿童监测诊断中,PM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3. 75%,准确度96. 55%; 6~14岁组中PM和PSG监测数据一致。结论 PM与PSG各项指标相关性良好,且操作简便,在儿童OSAHS中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滕以书冼志雄韩赛红段鸿芳陈国威李兰
关键词:儿童
1761例儿童便携式睡眠监测结果数据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打鼾儿童睡眠监测各参数的相关性及差异,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鼾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761例打鼾儿童便携式睡眠监测结果,以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诊断分级及分组,对不同组间儿童生长发育、血氧及心率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及差异的比较。结果比较所有入组儿童:①不同组儿童体质量指数达标率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F=9.2,P<0.05);AHI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显著(r=0.051,P<0.05)。②AHI与最长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时间、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90%百分比呈正相关(r=0.30、0.65和0.36,P均<0.05),与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34和-0.57,P均<0.05);AHI与氧减指数相关性最大。③打鼾儿童的平均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93,P<0.05)。结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与生长发育、氧减指数、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心率均密切相关,家长和社会应高度重视本疾病。
曾楠严尚李烁潘宏光李兰陈国威
关键词:儿童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多道睡眠描记术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儿童特纳综合征的耳科学表现
2021年
目的分析儿童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的耳科学表现,研究其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的46例儿童TS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患儿,年龄5~18岁。染色体核型X单体型17例(37.0%),嵌合型16例(34.7%),X染色体结构异常13例(28.3%)。并对耳内镜、听力结果和耳科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Mann-Whitney U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患儿中最常见的耳科疾病是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共20例(43.5%)33耳(35.9%),听力损失者14例(3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345,95%CI:1.072~1.760)和患有OME(OR=9.460,95%CI:2.065~60.350)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影响因素,OME患儿的语言频率气导听阈在鼓膜松弛部凹陷与非凹陷的病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13.8)dB HL比(14.4±4.2)dB HL,U=59.500,P=0.008]。结论OME和听力损失在儿童TS中常见,年龄增加或患有OME时,出现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加。
吴泽斌潘宏光徐果陈国威李兰
关键词:儿童特纳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内窥镜听力损失
应用自动咽鼓管吹张器治疗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中咽鼓管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和自动咽鼓管吹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为鼓膜置管术后复发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3例(46耳),评估复发的影响因素,入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鼻用激素、口服粘液促排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自动咽鼓管吹张治疗,入组患儿均治疗4周。结果入组患儿评估影响因素,包括腭裂8例、慢性鼻窦炎5例、变应性鼻炎4例、咽喉反流3例、唐氏综合征3例。对照组有效率50%,治疗组有效率85.71%,后者高于前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1,P<0.05)。结论各种因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是OME鼓膜置管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自动咽鼓管吹张治疗儿童复发性OME有较好短期疗效。
吴泽斌袁虎威陈国威潘宏光李兰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咽鼓管吹张
儿童鼻腔异物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鼻腔异物在区域性都市地区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285例鼻腔异物患儿的病历资料。对性别、年龄、就诊原因、异物在鼻腔内存留时间、类型及位置、并发症以及取出方法记录并加以分析。结果鼻腔异物多发生于1~6岁儿童,为274例(96. 1%)。大多数患儿(260例,91. 2%)以自诉鼻腔塞入异物或者监护人发现而就诊。大多数鼻腔异物留存时间≤1 d(259例,90. 9%)。鼻腔异物以玩具及其部件为主(92例,32. 3%);右侧鼻腔异物(168例,58. 9%)发生率高于左侧(112例,39. 3%)和双侧(5例,1. 8%)鼻腔异物。38例(13. 3%)出现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大多数鼻腔异物(281例,98. 6%)以简单器械取出,4例(1. 4%)需要全身麻醉取出。结论鼻腔异物常发生于1~6岁儿童,其种类与生活环境有关。大多数鼻腔异物患儿就诊时无明显症状,且于门急诊以简单器械即可取出。
陈国威严尚潘宏光滕以书段鸿芳李兰
关键词:鼻腔儿童
儿童纽扣电池鼻腔异物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总结纽扣电池鼻腔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将127例于2014年8月~2018年7月到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纽扣电池鼻腔异物患儿纳入研究,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位置以及纽扣电池存留时间、取出方法、伴发症和并发症。结果纽扣电池鼻腔异物常发生于2~5岁儿童(94.49%)。男孩发生率(61.42%)高于女孩(38.58%)。患儿以自诉鼻腔塞入异物或监护人发现而就诊。大多数纽扣电池(96.85%)留存≤1天。右侧鼻腔发生率(62.99%)高于左侧鼻腔(37.01%)。大多数纽扣电池(93.70%)门急诊即可取出,少数(6.30%)需要全麻取出。纽扣电池鼻腔异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纽扣电池鼻腔异物并不罕见,其所致的后果严重,需及时处理。
陈国威罗益镇潘宏光张德伦严尚李兰
关键词:儿童鼻腔内窥镜检查纽扣电池
T&T嗅觉测试在学龄期儿童嗅觉检查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T&T嗅觉测试在学龄期儿童嗅觉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T嗅觉测试检查6~17岁嗅觉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志愿者,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的嗅觉评分。结果共187例学龄期儿童志愿者入组并完成嗅觉测试,男95例,女92例,按年龄分为A组(6~9岁)、B组(10~14岁)和C组(15~17岁)。不同年龄组组内男孩T&T分值、女孩T&T分值和总人数T&T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F=0.20,P=0.980)、B组(F=0.125,P=0.883)和C组(F=0.124,P=0.884)];不同年龄组组间男孩T&T分值、女孩T&T分值和总人数T&T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孩(F=10.035,P<0.01)、女孩(F=11.020,P<0.01)和总人数(F=21.152,P<0.01)]。结论国内6~17岁儿童能顺利完成T&T嗅觉测试;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嗅觉测试表现更好;T&T嗅觉测试可用于评估儿童嗅觉功能。
吴泽斌陈国威李兰潘宏光
关键词:嗅觉气味儿童
深圳小学高年级学生嗅觉功能的初步调查及与成绩的相关性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Sniffin'Sticks在儿童嗅觉功能检查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2015年4月至7月采用Sniffin'Sticks法检测嗅觉正常的深圳某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共70名,比较嗅觉评分与期末考试各科成绩的相互关联,探讨嗅觉记忆与学习能力的可能联系。结果选取对象中五年级30名,男17名,女13名;六年级40名,男22名,女18名。70名学生的Sniffin'Sticks正常参考值是:气味阈值(OT):10.95±2.7,气味辨别值(OD):12.92±1.0,气味鉴别值(OI):13.74±1.6;嗅觉功能总分(TDI):37.54±2.2。男女间OT、OD、OI、TD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五、六年级间OT、OD、OI、TDI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T、TDI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P<0.01)。结论Sniffin'Sticks嗅觉检测方法能被较大儿童理解和接受,可用于儿童嗅觉测试。高年级男女学生嗅觉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潘宏光王菊梅陈国威吴泽斌
关键词:嗅觉气味儿童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方法被引量:7
2022年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鼻内镜和X线检查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腺样体评估方法,两种检查方法对腺样体肥大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相关性。鼻内镜检查不但可以观察腺样体情况,还可以了解腺样体与周围解剖结构毗邻以及鼻腔情况;而X线检查仅能了解腺样体体积。对于因上气道梗阻就诊并怀疑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建议优先考虑硬性鼻内镜检查评估腺样体情况。若患儿不能配合鼻内镜检查,可考虑X线检查。本综述着重于探讨鼻内镜和X线检查技术在腺样体肥大评估中的使用情况,便于主诊医师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手段。
何敏陈国威
关键词:儿童腺样体肥大内窥镜检查X线
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嗅觉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的嗅觉情况,并比较腺样体肥大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嗅觉和食欲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8月住院因腺样体肥大行腺样体切除术并且符合研究条件的患儿44例(腺样体肥大组),年龄7 ~12岁,平均年龄(10.0±2.0)岁;嗅觉正常健康儿童40名(正常对照组),年龄7~12岁,平均年龄(11.2±0.8)岁,两组均进行Sniffin'Sticks法嗅觉测试,以比较两组的嗅觉功能.对腺样体肥大组患儿术后半年进行随访并再次行Sniffin'Sticks法嗅觉测试.术前和随访时对腺样体肥大组患儿进行食欲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腺样体肥大组患儿嗅觉功能三项测试得分相加的TDI总分为(32.4±3.5)分,较正常对照组TDI总分(37.3±2.8)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7,P<0.001);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的嗅觉功能TDI总分为(36.8±1.9)分,比术前有明显提高(t=13.573,P<0.001);患儿术后食欲VAS评分(7.3土0.7)分较术前(5.2±0.8)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65,P<0.001).腺样体肥大组患儿手术前后TDI增加值和患儿食欲VAS评分增加值有相关性(r=0.59,P<0.01).结论 腺样体肥大患儿嗅觉功能和食欲出现下降,腺样体切除术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嗅觉和食欲.
潘宏光杨红陈国威李兰吴泽斌王菊梅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嗅觉食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