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循环法
  • 1篇医方
  • 1篇医方因素
  • 1篇医疗纠纷
  • 1篇院内交叉感染
  • 1篇置换术
  • 1篇入路
  • 1篇入院
  • 1篇前方入路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人工全髋关节...
  • 1篇自助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扬州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刘宇
  • 1篇胡国勇
  • 1篇邹海东
  • 1篇严彩霞
  • 1篇杨明珠
  • 1篇桑伟林
  • 1篇马金忠
  • 1篇姜亚飞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DCA循环在的自助出院推进过程中的应用
2024年
公立三级医院普遍存在出院时间集中、人工窗口排队时间长的问题,尤其是上午结账高峰期[1]患者等待时间更长。部分医院出入院中心与病区之间相距较远,患者需要在出入院中心和病区之间来回奔波。本院除上述问题外,因出入院中心空间狭窄造成的排队拥堵状态,也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各处室之间的协调推进入手,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法对自助出院的办理进行干预。通过完善硬件设备设施、增加清晰宣传标识、完成医护人员告知、加强全程引导宣教、增加线下人员指引、建立问题解决机制等方式引导患者办理自助出院,减少人工窗口排队人数,避免患者往返奔波,提升就医体验,现报道如下。
严彩霞柴双杨明珠刘宇邹海东
关键词:院内交叉感染PDCA循环循环法自助
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位置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位置的差异。方法将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0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置换术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51例(直接前方入路组)、后外侧入路51例(后外侧入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髋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于术后第1天患者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并根据以上两指标评价髋臼假体是否位于安全区域。结果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2.28±5.77)、(21.14±5.17)°,后外侧入路组分别为(43.93±7.44)、(21.05±4.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P=0.19;t=0.05,P=0.96)。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位于安全区域比例分别为88.2%(45/51)、80.4%(41/51),后外侧入路组为84.3%(43/51)、82.4%(42/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6;χ~2=0.06,P=0.79)。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70.6%(36/51),后外侧入路组为68.6%(35/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2)。结论采用直接前方入路或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差异。
刘宇桑伟林姜亚飞马金忠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
基于服务差距模型的医疗纠纷现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对上海八家医院近三年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例中医患双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探析医疗纠纷的成因,结合服务差距模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上海八家医院524例医疗纠纷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纠纷发生的科室分布和医疗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外科是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学科,其中骨科发生医疗纠纷的比例最高为18.70%。上海地区医疗纠纷的医方因素主要包括沟通告知不足和技术水平不足,患方因素表现在对医疗行为存在误解和对疾病的预后期望高,疾病因素包括疾病类别以及疾病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医生临床技能以及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管理患者期望,积极促进医患共同决策,规范医疗营销行为,以此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刘宇冷峰施文大胡国勇
关键词:医疗纠纷医方因素疾病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