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少雄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桉树
  • 4篇巨桉
  • 4篇间伐
  • 3篇修枝
  • 3篇人工林
  • 3篇尾巨桉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重金属污染
  • 2篇污染
  • 2篇林分
  • 2篇金属污染
  • 2篇基因
  • 2篇GRF
  • 2篇大径材
  • 2篇大径材培育
  • 1篇氮水平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际

机构

  • 12篇中国林业科学...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12篇陈少雄
  • 1篇郭洪英
  • 1篇陈炙
  • 1篇肖兴翠
  • 1篇杜阿朋
  • 1篇王志超
  • 1篇黄振
  • 1篇竹万宽
  • 1篇张利丽
  • 1篇杨勇智

传媒

  • 6篇桉树科技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伐与修枝对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间伐与修枝作为人工林常用的抚育措施,通过影响林分密度和林下光照强度等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分结构,是在全球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的前提背景下,解决人工林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总结了间伐与修枝对桉树人工林以及其他林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营林措施、提高林分综合质量提供参考。
张士韬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何沙娥郑嘉琪杨雪芮
关键词:土壤质量间伐修枝土壤性质
巨桉GRF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不同氮水平下的组织表达模式
2024年
【目的】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巨桉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组织表达模式,为巨桉GRF基因功能研究及氮高效利用桉树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在NCBI网站中选择巨桉基因组,用拟南芥和毛果杨的GRF蛋白序列与巨桉基因组数据库进行BLAST蛋白序列同源比对,并通过InterPro和SMART数据库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获得巨桉GRF基因。利用在线网站Ex-pasy protparam、SignalP-5.0、WoLF PSORT和SOPMA,对巨桉GRF蛋白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信号肽预测、亚细胞定位及二级结构预测。利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使用MEME在线平台分析EgrGR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和基序,用Plant CARE预测基因上游的顺式作用元件,并使用TBtools软件将结果可视化。以2年生巨桉苗为供试材料,浇灌氮素浓度分别为45(高氮)、15(常规氮)和1.5(低氮)mmol/L的营养液,4 d后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grGRF基因在3种氮素水平下的叶片、茎和根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鉴定得到6个巨桉GRF基因家族成员(EgrGRF1~EgrGRF6),分布于4条染色体上;6个EgrGRF蛋白的氨基酸数目为296~605个,分子质量为33415.86~64630.89 u,理论等电点为7.29~8.85,脂溶指数为39.93~64.79,均为亲水性蛋白;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均定位于细胞核上,未检测到信号肽存在。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巨桉、毛果杨和拟南芥的GRF家族成员可分为4组,各组中EgrGRF蛋白数量分别为0,3,1和2个,多数EgrGRF成员与毛果杨亲缘关系较近。基因结构及蛋白基序分析结果显示,巨桉GRF基因家族成员具有2~4个内含子;6个EgrGRF蛋白均具有CX_(9)CX_(10)CX_(2)H和QX_(3)LX_(2)Q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EgrGRF基因启动子区含有茉莉酸甲酯、脱落酸、分生组织表达及低温等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grGRF2和EgrGRF6基
杨雪芮陈少雄王建忠何沙娥
关键词:巨桉生物信息学分析
间伐与修枝对人工林木材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年
木材质量是决定木材适用性的重要因素。间伐与修枝是人工林经营常用的抚育措施,能减少林分密度,降低林分竞争压力,增加光利用率,改善林分结构。合理间伐和修枝对木材质量有影响。该文梳理两种措施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外观质量、微纤丝角、纤维形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探讨两种措施对木材质量的综合影响。间伐和修枝对木材质量的影响机制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包括间伐和修枝引起的风荷载、内源激素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干缩特性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张士韬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
关键词:木材质量间伐修枝人工林
尾巨桉EugNAC007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023年
为挖掘桉树木材形成重要NAC转录因子,以尾巨桉DH32-29的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克隆了一个桉树NAC基因EugNAC007,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序列分析表明:EugNAC007编码序列全长1711 bp,预测编码蛋白含56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4.32 KD,定位于细胞核。EugNAC007蛋白在N端具有一个典型的NAC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ugNAC007蛋白与拟南芥中调控细胞分裂的AtNTM1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ugNAC007在木质部中优势表达。在杨树中过表达该基因抑制了植株株高生长。推测EugNAC007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的形式参与木材形成过程,但具体作用途径和机制待进步一研究。该研究为深入挖掘桉树木材形成相关重要NAC转录因子提供参考。
何沙娥欧阳林男杨嘉麒郑嘉琪陈少雄
关键词:桉树NAC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基因功能
一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桉树修复专用菌肥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桉树修复专用菌肥。所述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桉树修复专用菌肥包括营养液、缓释有机肥、保水剂和抗性微生物菌剂,其制备方法为:将质量份为:营养液3‑5份、所述缓释有机肥40‑50份、所述保水剂37...
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何沙娥郑嘉琪
我国桉树大径材培育模式和效益分析——基于“十三五”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实践被引量:11
2022年
针对我国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模式缺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桉树大径材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培育技术的贡献力,总结了中国林科院速生树木研究所“十三五”期间桉树大径材培育的3种密度控制技术模式和经济效益。模式一“初植密度3 m×4 m培育模式”,9年生时胸径16 cm以上立木蓄积量和净现值分别为229.44 m^(3)·hm^(-2)和40193元·hm^(-2),较常规密度2 m×4 m培育模式的分别提高了35.41%和29.68%;模式二“中龄林间伐模式”,间伐3.5年后直径16 cm以上立木蓄积量和净现值分别为370.90 m^(3)·hm^(-2)和74852.27元·hm^(-2),比不间伐对照的分别提高了56.0%和26.39%;模式三“幼龄林间伐模式”,间伐4年后直径16 cm以上立木蓄积量和净现值分别为157.20m^(3)·hm^(-2)和61572.04元·hm^(-2),比不间伐对照的分别提高了90.91%和107.45%。这些技术模式的提出为我国桉树大径材培育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何沙娥陈少雄欧阳林男张维耀刘学锋
关键词:桉树大径材
六种桉树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被引量:2
2022年
使用大花序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细叶桉和柠檬桉六种桉树的实地分布点数据,结合气候、地形、土壤数据集,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六种桉树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析了影响六种桉树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MaxEnt的预测准确性较高,模型预测的训练子集和测试子集AUC值均大于0.847;六种桉树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包括东南沿海、四川南部和云南中部,最适生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大花序桉(183811 km^(2))>细叶桉(168880 km^(2))>巨桉(156016 km^(2))>赤桉(137404 km^(2))>柠檬桉(113258 km^(2))>粗皮桉(53522 km^(2))。影响大花序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细叶桉和柠檬桉适生分布最重要的生态因子分别为最湿季度平均气温、最干季度平均气温、海拔、太阳辐射、年均温和最湿季度平均气温。总体上,气候和海拔因子对六个测试树种适生分布的影响程度更大。中国适生区的最干时段和最暖时段降雨量高于自然分布区,更适合六种桉树生长。
欧阳林男陈少雄何沙娥杨嘉麒张维耀
关键词:生态因子最大熵模型
间伐对桉树生长及大径材培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通过对四川乐山7年生桉树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及间伐木保留方式进行研究,分析间伐对桉树单株、林分生长及径阶分布的影响,为四川桉树大径材培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间伐能显著促进桉树单株的生长,且随时间的推移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间伐后3.5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均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均以200株·hm^(-2)的低密度单株生长最好,分别比对照高83.76%、33.41%和85.49%。间伐对林分生长量有显著的削弱作用,不同强度间伐的蓄积生长量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均显著低于对照。间伐对枝下高影响不显著,仅在间伐后3.5年对冠幅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00株·hm^(-2)均匀保留处理的单株、林分生长量及大径材所占比例均不同程度高于隔行砍行、宽行窄株的保留方式。不同强度间伐大径材所占比例与保留密度成反比。综合分析,以600株·hm^(-2)均匀保留的处理蓄积生长量显著高于低密度林分,单株生长显著高于对照,大径材所占比例大于50%,为四川7年生桉树间伐较好的保留密度。
王树山隗金心肖兴翠杨勇智陈炙黄振郭洪英陈少雄桂子凡
关键词:间伐桉树大径材林分径阶
尾巨桉林分生长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分析与预测
2024年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的间伐与修枝对尾巨桉林分生长的影响,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模型对间伐和修枝处理下尾巨桉林分生长的预测作用,为尾巨桉的高效经营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南方国家级种苗示范基地20%、40%和60%间伐与38.18%、42.39%和48.18%修枝强度的尾巨桉为对象,在处理后连续7 a调查林分生长指标,计算累积增量,分析不同间伐和修枝处理对林分生长增量的影响,并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5种林分生长累积增量对间伐和修枝响应的预测模型,以均方根误差、Kappa值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判断最优模型。[结果]间伐促使尾巨桉林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增长,但不促进树高增长和出材量增加,60%间伐的样地尾巨桉胸径和单株材积增量最高,20%间伐的冠幅增量最大,不间伐的树高增量最高。修枝促进尾巨桉胸径增长,对树高和蓄积量增长无影响,38.18%修枝的胸径增量最高,60%间伐+48.18%修枝是处理中有助于尾巨桉林分生长的组合。间伐和修枝均能促进尾巨桉林分径阶分布右偏,但修枝的效果不如间伐显著。综合来看,隐含层节点数为4的尾巨桉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最低,Kappa系数和r值最高,可预测7 a内的间伐和修枝效果。[结论]间伐和修枝均显著促进尾巨桉林分生长和径阶分布右偏。高强度间伐和修枝相结合更有助于尾巨桉人工林生长和大径材培育。合理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间伐和修枝对林分生长的促进效果,是林分生长预测的优异模型。
张士韬欧阳林男陈少雄杨嘉麒
关键词:间伐修枝尾巨桉BP神经网络模型林分生长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对雷州半岛5个不同林龄(1,2,3,5,7年生)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及林下植被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分析各林分生物量组成、分配特征及不同林龄间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分析桉树林碳汇功能随林龄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解析木分析法测定乔木层生物量,利用15株不同年龄和径阶的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D)为自变量的叶、枝、干、根、皮等各器官生物量方程,然后估算各林分乔木层及各器官生物量;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采用样方收集法测定。【结果】尾巨桉林分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总生物量变化于15.11~301.80t/hm^2。各林龄中乔木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例均最大,为36.07%~90.49%,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基本随林龄增加而减小,分别占4.62%~18.73%,1.55%~24.09%和2.83%~21.11%。乔木层中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为24.91%~66.79%,在1~3年生尾巨桉林分中其比例呈增长趋势,在3~5年生林分中呈下降趋势,在5~7年生林分中又逐渐增加;叶、枝、根、皮生物量分别占乔木层总生物量的2.37%~23.63%,8.90%~20.70%,17.34%~30.49%和4.55%~8.08%。【结论】1~7年生的5个林龄尾巨桉林分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表现各异;5~7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较其他树种人工林林分高,是生长较快、碳汇潜力巨大的优良造林树种。
张利丽王志超陈少雄竹万宽杜阿朋
关键词:尾巨桉人工林生物量雷州半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