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亮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孔
  • 2篇单孔胸腔镜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肺癌
  • 1篇胸部
  • 1篇胸部创伤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血管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素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机构

  • 6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6篇罗亮
  • 3篇杨力宝
  • 2篇孙娟
  • 1篇郑木苹
  • 1篇陈珠妹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4排螺旋CT下的肺血管气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对肺血管气管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段切除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1-2020年6月期间行肺段切除术,术前常规行肺血管、气管三维重建技术患者12位。经手术病理确诊的9例腺癌(7例微浸润性+2例浸润性腺癌),1例炎性假瘤,1例肺寡转移灶,1例不典型增生。比较术中肺段解剖与术前重建的结果一致性。结果:①64排螺旋CT对肺部血管气管三维重建技术对肺段血管辨识度高,术前重建和术中肺段解剖符合度高,可指导肺段切除术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行三维肺血管支气管重建技术可对靶段血管、气管识别及其之间空间关系,与实际解剖符合度高。可了解手术安全切缘,设计合理的切除范围,对肺段的术前规划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特别是利用医院现有条件,无需额外购买软件亦可完成肺段的术前重建,重建血管识别度高,与术中解剖符合率好,值得推广。
池万忠杨力宝陈万坤罗亮肖钟亮刘禹露
关键词:64排螺旋CT肺段切除术
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7年1月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等分两组。对照组单纯用制酸、胃肠减压、抗感染、禁食、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淀粉酶、脂肪酶达到正常范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项血清炎症指标数值;干预前后患者血氧分压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数值。结果:研究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淀粉酶、脂肪酶达到正常范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血清炎症指标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各项血清炎症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氧分压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血氧分压及肺泡-动脉氧分压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促使淀粉酶、脂肪酶达标,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血气分析状况,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孙娟罗亮
关键词:乌司他汀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
术前超声定位在肋骨骨折内固定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在微创手术中肋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前运用超声技术进行定位的价值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43例进行固定手术的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实验组选用微创切口的先进超声定位技术,对照组选用传统剖胸切口的X线、CT体表定位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切口长度、体表定位的精准率、手术当日和第2日胸腔的引流量以及术后引流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P<0.05),体表定位准确率高(100.00%vs 84.11%,P<0.05),手术当日胸腔的引流量少(P<0.05),术后胸腔进行引流的时间短[(4.90±0.29)d vs(7.00±0.32)d,P<0.05]。两组在检查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的内固定手术定位中,术前运用超声定位具有切口小、定位准、减少手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引流时间等优点,无明显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罗亮杨力宝池万忠
关键词:超声定位肋骨骨折微创手术胸部创伤
单孔胸腔镜肺癌术后的疼痛评估与护理
2022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术后的疼痛评估与护理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8年11月—2020年4月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基于功能活动评分法实施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状况、疼痛控制效果、睡眠质量、体力状况及满意度评价、患者排气及排尿情况(包括肠道排气时间和自行排尿时间)。结果研究组肠道排气时间(35.62±10.14)h、自行排尿时间(23.31±2.72)h、术后进食时间(6.31±1.85)h、下床活动时间(1.31±0.76)d、住院时间(5.42±2.16)d时间均短于对照组(71.49±15.68)h、(25.79±2.89)h、(8.68±1.91)h、(2.64±1.05)d、(8.69±2.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49、3.952、5.637、6.490、5.875,P<0.05);干预前两组HPOI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POI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PSQI、ECOG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PSQI、ECOG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结论基于功能活动评分法实施疼痛护理用于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可以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与体力恢复状况,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促进其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陈珠妹罗亮刘诗富
关键词:疼痛评估睡眠质量满意度
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开展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5例非小细胞肺癌以常规三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4,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治疗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在缩短切口长度、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不良反应更少。
罗亮杨力宝池万忠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效果评价
2017年
目的:评价在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治疗中予以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普胸外科收治的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患者25例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动脉血p H值、血压水平、体温、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得以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治疗中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确切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罗亮孙娟郑木苹
关键词:普胸外科纤维支气管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