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宁 作品数:7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慕课”学员心肺复苏知识、态度及意愿分析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初步了解"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学员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知识了解程度、态度及实施CPR的意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1212位选修了"急救常识"MOOC课程(2017年7月)的学员参与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对CPR知识了解程度、态度和认知、紧急实施CPR意愿和课程前后自信心变化。结果1092份调查问卷为有效问卷,合格率为90.1%。97.2%的调查对象了解CPR的含义,83.2%愿意传播急救知识,55.2%曾接受过CPR培训。在心脏骤停情景中,MOOC学员实施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CC)的意愿均高于CC+对口人工通气(mouth-to-mouth ventilation,M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家人实施CC+MMV的意愿比对陌生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影响学员实施CC+MMV的主要障碍是缺乏信心(33.8%),担心传染疾病(29.5%)和害怕伤害施救对象(28.4%)。与未参加CPR培训相比,课程结束后学员紧急实施CPR的自信心明显改善(P<0.01)。结论MOOC学员对CPR持积极态度。制约公众实施CC+MMV的首要因素是缺乏信心。CPR的MOOC培训提升了公众实施CPR的自信心。 刘瑞宁 金晓晴关键词:心肺复苏 自信心 按压姿势对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一项基于模型人的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胸外按压一直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核心部分。自2010年起,美同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心肺复苏指南中CPR焦点就已经从A-B-C转变成C-A-B。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后,对于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做了新的建议. 李顺青 王静 刘瑞宁 江城 赵剡关键词: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 心脏协会 羟基红花黄色素A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7年 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中药红花中含量最高的水溶性成分,是红花黄色素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已经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HSYA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多而复杂,对不同脑组织所产生的保护作用也不同,主要作用于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脑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等大脑构成组分。本文对HSYA的脑保护作用、脑保护作用靶点及机制研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HSYA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吴唐静 王静 刘瑞宁 金晓晴关键词:脑保护 神经功能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强化训练联合实时反馈装置的CPR培训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观察强化训练联合实时反馈装置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及对自信心的影响。方法研究招募学生志愿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有反馈组(实时反馈装置+导师,n=48)和无反馈组(导师,n=48)。两组接受基础生命支持标准理论讲解和技能练习后,将在复苏模拟人上分别进行三轮(即第1、3、5天)有/无反馈装置的技能强化训练;每轮需完成两次2 min的CPR训练、2 min CPR技能测试和训练前后"院外实施CPR的自信心"量表评估。模拟人系统除了对有反馈组实时反馈操作表现外,还将记录每位操作者的CPR质量相关参数。操作者的一般信息也将予以记录。结果CPR总分,有反馈组在每轮均显著优于无反馈组(分别为第一轮P<0.001,第二轮P=0.023,第三轮P=0.038);两组内第二轮和第三轮总分均显著优于第一轮(均P<0.01)。两组间正确按压位置与合适按压频率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反馈组合适按压深度比例、胸廓回弹和合适通气比例均显著高于无反馈组(分别为P=0.003,P<0.001,P=0.023)。两组内每轮的正确按压位置、按压合适深度比例和胸廓回弹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合适按压频率比例中,有反馈组第三轮显著优于第一轮(P=0.032),无反馈组第三轮分别显著优于第一轮和第二轮(分别P<0.01,P=0.036);合适通气比例中,有反馈组第三轮显著优于第一轮(P=0.003)。两组间自信心评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722);两组内强化训练后及每轮训练后的自信心评分均有所提升(均P<0.01)。结论强化训练联合实时反馈装置的培训更能提高CPR培训效果,保持CPR质量;同时,强化训练增强实施者院外CPR的自信心。 王静 金晓晴 刘瑞宁 李顺青 江城 赵剡关键词:心肺复苏 模拟人 反馈装置对不同人群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在心肺复苏操作中应用实时反馈装置对不同人群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有抢救心肺复苏病人经验的急诊科医护人员、获得基础生命支持培训证书的医学生和仅简单学习过心肺复苏知识的旁观者各25人,先背对心肺复苏反馈装置显示屏按照2015年指南要求实施2min的无反馈胸外按压,在休息6h后再面对反馈装置的显示屏进行2min的有反馈胸外按压,记录受试者胸外按压质量。结果:3组受试者有无反馈装置的胸外按压质量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3组结果分别为(53.7±25.2)%vs(18.3±23.2)%,(53.5±32.5)%vs(25.6±31.5)%,(33.9±30.8)%vs(6.9±15.8)%;旁观者无反馈的胸外按压质量明显低于医护人员和医学生(P<0.01),但使用反馈装置之后3组受试者按压质量的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使用实时反馈装置可以显著改善不同人群胸外按压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同人群之间胸外按压质量的差异。 王黄磊 熊丹 王静 李顺青 刘瑞宁 赵剡关键词: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专人监管执行集束化方案对急诊入院患者规范转运交接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专人监管执行集束化方案对急诊入院患者院内规范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诊科收治入院的危重患者8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8月入院的设为对照组(460例),实施集束化管理,元组长监管;2017年10月入院的作为观察组(368例),实施集束化管理,有组长监管,比较2组患者规范交接落实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组长监管组(观察组)规范交接落实率为99.20%(365/368),无组长监管组(对照组)规范交接落实率为40.22%(185/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长监管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44%,无组长监管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2.85%,实验组平均满意度增加。结论专人监管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急诊转运交接的规范率和患者平均满意度。 张其红 刘瑞宁 杨剑 王岚关键词:满意度 创伤性脑损伤继发性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7年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全球性问题,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5.2万人死于TBI,约有53万致残者。在发达国家,TBI患者的平均年龄在增长,并且跌倒已经超越交通事故,成为TBI的主要原因[1-2]。 刘瑞宁 金晓晴 赵剡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神经炎症 脑水肿 血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