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 作品数:13 被引量:4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长链非编码RNA肝癌高表达转录本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17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序列长度大于200nt,缺乏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其在众多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肝癌高表达转录本(HULC)是在肝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特异性高表达lncRNA。现有研究表明,lncRNAHULC与肝癌及其相关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密切相关,可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增加异常脂质代谢、促进血管生成及上皮-间质转化等机制涉及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此外,lncRNAHULC还具有成为肝癌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笔者就lncRNAHULC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余斌 丁佑铭 廖晓锋符合米兰标准、UCSF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单发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比较:一项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符合"米兰标准"、"UCSF标准"和"上海复旦标准"的单发肝癌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情况,以期验证单发肝癌肝移植受者拓展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法]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2002~2014年间1766例单发肝细胞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数据,利用Kaplan-Meier法分别比较超出"米兰标准"但符合"UCSF标准"(直径5.1~6.5cm,UCSF组)及超出"UCSF标准"但符合"上海复旦标准"患者(直径6.6~9.0cm,上海组)与符合"米兰标准"患者(直径≤5.0cm,米兰组)肝移植术后的总体生存率(OS)和肝癌相关生存率(LCSS)。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分析影响单发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米兰组1686例患者术后1、3、5年OS和LCSS分别为93.1%、82.1%、75.3%和96.9%、90.1%、86.4%。UCSF组55例患者术后1、3、5年OS和LCSS分别为92.5%、76.3%、71.7%和96.3%、87.7%、82.5%。上海组25例患者术后1、3、5年OS和LCSS分别为91.8%、69.8%、64.8%和95.7%、85.9%、79.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UCSF组及上海组与米兰组之间OS和LCSS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此外,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微血管浸润是影响单发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上海复旦标准"单发肝癌肝移植筛选标准(单发、直径≤9.0cm)可在不降低术后生存率的情况下,有效拓展单发肝癌肝移植受者范围;同时,该标准在西方人群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余斌 丁佑铭 廖晓锋 汪斌 陈晓燕关键词:肝移植 预后 miR-99a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miR-99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通过miR-99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探究其在原发性肝癌研究中的潜在价值。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人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miR-99a基因表达谱及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iR-99a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99a的靶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miR-99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均P<0.001),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级,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水平、血管侵袭等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提示miR-99a低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共筛选出miR-99a靶基因169个,富集分析提示其主要涉及细胞周期阻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G1/S转换、泛素蛋白转移酶活性调节等功能,参与cGMP-PKG,HIF-1,Wnt等信号通路。结论:miR-99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患者生存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抑制肝癌的发生、发展,极有潜力作为肝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及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石小康 丁佑铭 汪斌 余斌 徐雨 熊豪关键词:肝癌 供体与受体年龄差距和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比值对肝移植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供体与受体年龄差距和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比值对受体术后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1日至2023年9月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卡方检验分析组间倾向性匹配评分前和倾向性匹配评分后受体伤口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供体受体年龄差距大于等于10岁共32例。51例供体和受体年龄差距小于10岁。倾向性匹配评分前:早期感染率无差异,晚期感染率无差异。46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大于0.01,37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小于等于0.01。倾向性匹配评分前:早期感染率无差异,晚期感染率无差异。32例供体受体年龄差距大于等于10岁,按照1∶1匹配了32例供体和受体年龄差距小于10岁的患者。倾向性匹配评分后:早期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χ^(2)=4.27,P=0.04),晚期感染率无差异。37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小于等于0.01。按照1:1匹配了37例供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大于0.01的患者。倾向性匹配评分后:早期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χ^(2)=9.95,P<0.01),晚期感染率无差异。结论供体与受体年龄差距大于等于10岁和供体肝重量与受体体重的比值小于等于0.01是受体术后早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王鑫 杨大帅 周瑜 余斌 丁佑铭 赵凯亮关键词:肝移植 UBE2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泛素结合酶E2T(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T,UBE2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UBE2T基因mRNA二代测序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分析UBE2T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阐明UBE2T mRNA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关系。采用Kaplan-Meier进行预后分析,利用Cox比列风险回归模型研究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并根据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结果预测UBE2T参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可能调控通路。结果 UBE2T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UBE2T高表达与Grade分级、TNM分期、有无血管侵袭等密切相关(P<0.01),且提示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TNM分期、血管侵袭、UBE2T表达水平均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UBE2T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标。 石小康 丁佑铭 汪斌 汪斌 徐雨关键词:肝细胞 基于TCGA数据库信息分析肝细胞癌组织miR-3607-3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既往研究发现,miR-3607-3p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中异常低表达且涉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但miR-3607-3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意义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信息分析HCC组织中miR-3607-3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并对miR-3607-3p靶基因进行有关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比较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607-3p表达量,并分析miR-3607-3p表达量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R-3607-3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及预后分析结果筛选miR-3607-3p关键靶基因。结果HCC组织miR-3607-3p表达量较癌旁组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10,P<0.001;且miR-3607-3p表达量对于HCC组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53,P<0.001。HCC组织miR-3607-3p表达量与患者TNM分期(t=2.366,P=0.019)和血清甲胎蛋白(t=3.275,P=0.001)等指标相关。生存分析表明,HCC组织中低表达miR-3607-3p是影响HCC患者总生存率〔HR=2.171(95%CI:1.435~3.286),P<0.001〕和无复发生存率〔HR=1.566(95%CI:1.050~2.335),P=0.028〕的独立预后因素。富集分析提示,miR-3607-3p靶基因主要富集于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分化、细胞周期及增殖调控等生物学功能,以及Ras信号通路等通路,均P<0.05。此外,ANLN、CENPF、HMMR和KIF15等为本研究所筛选出的miR-3607-3p关键靶基因,其在HCC组织中均呈现表达上调(均P<0.001),且与miR-3607-3p表达量呈负相关(ANLN:r=-0.272,P<0.001;CENPF:r=-0.273,P<0.001;HMMR:r=-0.104,P=0.048;KIF15:r=-0.252,P<0.001)。预后分析提示,HCC组织中ANLN、CENPF、HMMR和KIF15相对高表达者均与不良总生存率(ANLN:χ~2=19.92,P<0.001;CENPF:χ~2=23.13,P<0.001;HMMR:χ~2=27.22,P<0.001;KIF15:χ~2=24.24,P<0.001)和无复发生存率(ANLN:χ~2=29.14,P<0.001;CENPF:χ~2=19.21,P<0.001;HMMR:χ~2=18.82,P<0.001;KIF15:χ~2= 余斌 丁佑铭 廖晓锋 汪斌 陈晓燕关键词:肝细胞癌 预后 数据库 CCNB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CCNB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CCNB1mRNA二代测序数据及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CCNB1 mRNA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法分析影响肝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CCNB1 共表达基因的GO和KECC富集分析。结果 CCNB1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CCNB1 mRNA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种族(P=0.005)、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P<0.0001)、病理分级(P<0.0001)、血管侵袭(P<0.0001)等显著相关,CCNB1mRNA高表达组肝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 P=0.0015)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 P=0.0004)短于CCNB1 mRNA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NB1 mRNA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OS(HR 1.544,95%CI 1.052~2.266,P=0.027)和DFS(HR 1.793,95%CI 1.277~2.517,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富集分析提示CCNB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G1/S转换、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G2/M转换等功能及细胞周期调控、p53 信号通路等通路。结论 CCNB1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异常表达水平可能成为潜在的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石小康 丁佑铭 汪斌 余斌 徐雨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细胞周期蛋白B1 HMGB2基因表达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族蛋白B2(HMGB2)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人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的HMGB2基因mRNA二代测序数据及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HMGB2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进行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多因素分析,并利用GSEA软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HMGB2 mR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 01);HMGB2高表达与Grade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且病理分级越高,HMGB2表达越高(均P<0. 05),HMGB2高表达组肝癌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HMGB2低表达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1)。HMGB2和肿瘤TNM分期可作为评价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MGB2可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黏附、p53信号通路、基因切除修复等。结论:HMGB2的高表达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潜在的评估肝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肿瘤治疗的靶标。 石小康 丁佑铭 汪斌 余斌 徐雨关键词:肝癌 沉默环指蛋白187表达调控自噬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87(RNF187)调节自噬水平产生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RNF187在肝癌中的mRNA水平。分别使用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和靶基因进行转染的Huh7细胞作为未经转染(NC)组和敲低RNF187组;以上两组细胞转染24 h后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的细胞分别作为NC+DMSO组和敲低RNF187+DMSO组;行siRNA靶基因转染24 h后添加巴弗洛霉素A1(BFA)的细胞作为敲低RNF187+BFA组。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蛋白质印迹法探究RNF187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自噬水平的调控。结果与正常肝脏组织样本比较,RNF187在肝癌样本中的mRN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敲低RNF187组细胞在48 h和72 h的吸光度以及12 h和24 h的划痕愈合率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敲低RNF187组24 h后的穿膜细胞数(39.50±5.57)个低于NC组的(128.25±17.35)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4,P<0.001)。与NC组相比,敲低RNF187组总LC3和Beclin-1的相对表达量均增加,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敲低RNF187+DMSO组相比,敲低RNF187+BFA组的自噬流水平、48 h和72 h的吸光度以及24 h的划痕愈合率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敲低RNF187+BFA组24 h的穿膜细胞数(119.00±2.65)个多于RNF187+DMSO组的(57.67±2.5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09,P<0.001)。结论RNF187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RNF187可通过升高细胞自噬水平来抑制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徐灿明 彭阳 余斌 周瑜 丁佑铭关键词:自噬 细胞运动 CIAR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昼夜相关转录抑制因子(CIART)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数据库与人类蛋白质图集(HPA)数据库,比较CIART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分析CIART mRNA表达量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间的相关性;利用c Bio Portal在线平台分析CIART基因拷贝数变异及其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情况;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研究CIART基因表达水平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基因集的相关性。结果 CIART在肝癌组织中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均较正常肝组织呈现上调,且CIART mRNA表达量对肝癌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AUC=0. 7794,P <0. 01)。除患者性别(P <0. 01)外,CIART mRNA表达量与肝癌患者其余临床病理特征间无显著关联(P均> 0. 05)。Kaplan-Meier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提示,CIART mRNA高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 05)。370例肝癌患者中有42例(11. 35%)存在CIART基因扩增变异,且与CIART mRNA上调显著相关(P <0. 05)。此外,370例肝癌患者CIART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程度与CIART 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Pearson's r=-0. 7126,P <0. 01)。GSEA分析显示,高表达CIART样本中存在基础转录因子(BASAL_TRANSSCRIPTION_FACTORS)通路和碱基切除修复(BASE_EXCISION_REPAIR)通路基因集的富集(P均<0. 05)。结论 CIART可能作为一种癌基因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并具有成为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余斌 丁佑铭 丁佑铭 汪斌 廖晓锋关键词:肝细胞癌 DNA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