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分析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药物假期开展的必要性。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筛选出接受阿仑膦酸(70 mg/周)治疗至少3年的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维生素D和钙片作为基础治疗。采集所有患者基线及1、2、3、4、5、6年腰椎L1~4、股骨颈和全髋关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1 N-peptide,P1NP),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胶原降解产物)(β-isomerized 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等资料,将药物治疗后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平均年龄(75.85±10.67)岁,平均用药年限为(4.83±1.54)年,最长可达7年。腰椎BMD第5年增长12.579%,并且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BMD在第3年增长3.516%,第6年为-4.791%;全髋关节BMD在第3年增长最多为6.676%,第6年为-1.157%。P1NP、β-CTX等骨转换标志物水平随着用药年限的增加,下降的幅度减小,甚至有上升的趋势,第0.25、0.5、1、2、3年的P1NP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人用药期间出现脆性骨折,脆性骨折发生率为7.54%,1人存在骨折愈合延迟。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在连续用药3~5年时间内是稳步上升或较为稳定,但在用药3~5年后会有明显下降趋势,并有可能增加罕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见对长期使用阿仑膦酸的患者开展药物假期具有必要性。
目的评价药师干预口服抗肿瘤药物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成效。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及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医学数据库中药师对口服抗肿瘤药物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干预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4月1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RoB2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涉及患者717例。常见的用药依从性干预措施为定期随访、用药教育和咨询。测量方法包括直接评估法和间接评估法,其中直接评估法通过测量血药浓度;间接评估法包括客观评估法(药片计数法和电子监测设备)和主观评估法(患者问卷调查)。4项以患者是否依从用药二分类变量为结局指标的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药师对口服抗肿瘤药物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用药依从性[OR=4.59,95%CI(1.09,19.29),P=0.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主观评估法评估用药依从性的研究中,干预组的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OR=6.84,95%CI(2.84,16.50),P<0.0001]。结论药师积极对口服抗肿瘤药物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