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多模式镇痛
  • 1篇预防性镇痛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模式
  • 1篇手术
  • 1篇双频指数
  • 1篇剔除术
  • 1篇帕瑞昔布
  • 1篇腔镜手术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肌
  • 1篇子宫肌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 1篇自控静脉
  • 1篇自控静脉镇痛
  • 1篇下子宫肌瘤剔...
  • 1篇脑电双频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吴秀英
  • 2篇冯静
  • 1篇张宁
  • 1篇刘丽丹
  • 1篇梁晨曦
  • 1篇穆莹

传媒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比较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闭环及开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闭环靶控组(Ⅰ组,n=19)及开环靶控组(Ⅱ组,n=21)。2组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BIS,均采取静脉诱导方式,Ⅰ组根据BIS静脉输液泵自动反馈调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Ⅱ组根据BIS手动调节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5 min(T1)、气腹后15 min(T2)、气腹后30 min(T3)、排出气腹后10 min(T4)、离室(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BIS值,记录2组术后拔管时间及药物使用情况,同时进行Ramsay镇静评分并询问患者的主观舒适程度。结果Ⅰ组患者拔管时间少于Ⅱ组(P<0.01);Ⅰ组丙泊酚总使用量低于Ⅱ组(P<0.05),瑞芬太尼使用量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HR较Ⅱ组更稳定,但MAP波动较大;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2组无统计学差异,Ⅰ组主观舒适度好于Ⅱ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安全性高、可控性好、患者满意度高,且更节省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穆莹刘丽丹梁晨曦冯静张宁吴秀英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闭环靶控输注妇科腹腔镜手术
不同自控镇痛模式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自控静脉镇痛模式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0组、1组、2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在切皮前15 min静滴帕瑞昔布钠40 mg进行预防性镇痛,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作为负荷剂量,术毕拔管后连接自控静脉镇痛(PCA)泵(内含舒芬太尼2μg/kg,以生理盐水配至100 m L)。观察术后T1(2 h)、T2(4 h)、T3(12 h)、T4(24 h)、T5(48 h)泵内舒芬太尼的总用药量、PCA按压总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舒适度评分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结果0组舒芬太尼用药量最少,且疼痛评分与1组、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2组(P<0.05)。3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3组不同镇痛模式的临床观察,在帕瑞昔布钠作为预防性镇痛的基础上,单纯PCA镇痛模式更适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冯静吴秀英
关键词:自控静脉镇痛预防性镇痛多模式镇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