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134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组织创新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特征与变革路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案例分析被引量:36
- 2022年
- 现代产业学院已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载体。基于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公布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通过院校、产业、区域等维度相关信息的量化统计分析,总结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宏观布局情况。透过具体建设案例分析,发现现代产业学院具有坚持特色传承、产业为要、区域共生,实现学科交叉融合、跨界发展等主要特征,未来需在路径突破、机制设计和结构布局等方面予以变革。
- 刘国买姜哲姜哲李宁
- 中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制度保障: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非对称性制衡
-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组织,其运作需借助自身的行政管理来整合资源、协调关系;同时高校学院又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国家力量会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学校管理,规范其发展目标。但是,中国研究型大学长期依附于政府,学术权力缺乏正确定位,限...
- 李宁
- 多维度透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被引量:2
- 2019年
- 大众舆论在与高校招生制度、高校体制结构、高校毕业生就业三个维度的改革互动时,受利益获得惯性、网络表达方式、直观认知逻辑的影响,其支持的改革主体、改革方向、改革节奏、改革结果各不相同。国家主导的前瞻性改革不能过度受制于大众舆论,而应通过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将我国高等教育三个环节上的权力和责任逐步下放给高校。
- 李宁刘国买
-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舆论支持
- 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模式的创新构想与实现路径被引量:8
- 2022年
-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本文在分析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探索重构高校内部组织模式,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特征。从理念更新、战略互嵌、利益互融、机制互联等方面探讨现代产业学院组织创新实现途径。
- 黄红武李宁刘国买姜哲
- 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被引量:79
- 2019年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是主要的载体。基于产学合作理论,本文分析了传统产业学院的内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项目为核心"构建"嵌入式课程和混合式教与学"的"跨界"产业学院,缓解传统产业学院目标定位单一、结构功能弱化以及组织运行固化等问题,探讨了新型产业学院运行保障机制。
- 刘国买何谐李宁梁俊平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嵌入式课程
- 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为例被引量:10
- 2017年
- 文章以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平台为研究对象,对构建平台的背景、意义和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理工类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运行机制、培训方法、培训课程、质量监管和成果,为闽台联合培养现代职业教育师资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研究基础,也对区域合作培养教师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 吴仁华詹友基李建兴李宁
- 关键词:闽台合作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
- 福建工程学院“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会议综述
- 2018年
- 为加强对新时期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2018年6月28~29日,由福建工程学院主办的"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在榕城福州举行。来自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福建省教育厅等的十余位海峡两岸工程教育专家和福建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出席了会议。专家们围绕地方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提升.
- 李宁
- 关键词:教育改革与发展学术论坛工程教育质量
- 基于教师胜任力发展的师资培训效果实证评估被引量:2
- 2019年
- 师资培训能否促进教师胜任力发展是评估其效果的重要维度。基于教师胜任力发展视角,选取福建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作为个案,并从中总结凝练可资借鉴的经验。以效果评估为手段,不断提升师资培训质量;以教师胜任力发展为目标导向,注重师资培训后的跟踪考查;以突出专业针对性为保障,提高培训课程结构和教师发展需求结构的匹配度。
- 李宁吴仁华詹友基李建兴高璐
- 关键词:教师胜任力师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