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平
-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LASSO回归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预测模型
- 2024年
- 目的建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EPOS 2020)疗效评定方法分为未控制组40例和控制组(完全控制、部分控制)104例,比较2组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以LASSO回归筛选可能影响CRSwNP预后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绘制列线图的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预测模型的能力。结果144例CRSwNP术后1年的患者中,未控制组40例,控制组104例。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显示12个因素[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嗅觉障碍、鼻窦CT评分中筛窦总分与上颌窦总分的比值(E/M值)、血清碱性磷酸酶、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鼻息肉组织中淋巴细胞计数、鼻息肉组织中浆细胞计数、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固有层水肿、基底膜厚度、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ASSO回归对上述因素进行降维处理后得到7个变量,分别为变应性鼻炎、嗅觉障碍、E/M值、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固有层水肿、基底膜厚度、杯状细胞增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7个变量为影响CRSwNP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7个变量建立CRSwNP患者术后控制情况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评估显示该模型的C-index为0.937,AUC为0.937(95%CI 0.901~0.973),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准确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结合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方便对临床工作中对CRSwNP术后控制情况进行风险预测,从而为患者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
- 黄海平杨培培张丹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 一种基于LASSO回归的慢性窦炎患者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涉及慢性鼻窦炎术后控制情况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LASSO回归的慢性窦炎患者术后控制情况的风险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获得11个有统计学差异的风险因素,依据这些风险因素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
- 黄海平张丹杨培培孙朋马金召刘济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比较两组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症状评分、炎性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随访6个月,疗效评价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炎性因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4、IL-6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细胞亚群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等水平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在老年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改善炎性因子和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 张丹杨陵懿黄海平葛建荣孙朋
- 关键词:玉屏风颗粒炎性因子淋巴细胞亚群
- 显微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中长期随访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8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显微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n=35)与对照组(内镜下CO_(2)激光切除术,n=45)。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内的黏膜愈合状况评分,手术前后的嗓音障碍指数(VHI),以及术后5年内的喉癌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黏膜愈合状况评分、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的VH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的VH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无1例喉癌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死亡,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前VHI评分、术后1年、3年、5年的喉癌复发率、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及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支撑喉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疗效确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状况及术后嗓音质量的改进方面优于内镜下CO_(2)激光切除术,中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 程付伟黄海平牛聿玉李佳宸孙朋
- 关键词: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显微支撑喉镜随访
- 变应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疗效的临床评估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尘螨过敏的变应性鼻炎(AR)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相对匮乏。文中旨在探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LIT)尘螨过敏的AR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的206例AR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LIT组(n=110)采用粉尘螨滴剂治疗,对照组(n=96)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时和治疗2年时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AR相关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血清总IgE(TIgE)水平、鼻声反射检查和鼻阻力检查,综合评估疗效。结果 不同治疗时间的两组患者TNSS和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2年SLIT组TNSS[1(0,1)]、VAS评分[1(0,1)]较治疗1年[3(2,4)、2.5(2,3)]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年SLIT组TNSS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年两组患者的RQLQ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2年SLIT组的RQLQ评分较治疗1年时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年两组患者的NCV;、NMCA和有效阻力NR值明显改善(P<0.05);治疗2年SLIT组的上述指标较治疗1年时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年SLIT组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年SLIT组TIgE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2年SLIT组TIgE水平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LIT能显著改善尘螨过敏的AR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相关血清学指标和客观鼻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苏莹徐能黄海平孙朋刘济生张丹
-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评分鼻功能
-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miR-222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检测中晚期鼻咽癌血清中外泌体miR-222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同步放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同步放化疗6周。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22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行Log-rank分析。结果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外泌体miR-222的表达水平为2.31±0.60,中位值为2.18,44例患者为高表达组(≥2.18),40例患者为低表达组(<2.18)。外泌体miR-222表达与临床T分期、N分期、TNM分期、颅底侵犯、颅神经麻痹和EB病毒VCA-IgA滴度有关(P<0.05)。共61例患者获得CR+PR,其中26例miR-222高表达,35例miR-222低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泌体miR-222高表达者中位OS为41.00个月(30.18~51.83个月),miR-222低表达者中位OS未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7.210,P=0.007)。结论外泌体miR-222表达水平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多项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并可预测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
- 李满意姬磊黄海平程付伟胡晓清刘济生
- 关键词:鼻咽癌MIR-222同步放化疗
- 慢性鼻窦炎中与鼻息肉相关的关键炎症因子的免疫学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比较来自同一患者的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鼻窦黏膜免疫组化特征,探讨鼻息肉形成或生长的潜在驱动因素。方法收集30例鼻-鼻窦炎伴息肉(CRSwNP)患者的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组织以及30例对照组经蝶窦垂体手术患者的鼻黏膜。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定量检测IL-5、T-bet、TLR-4、IL-8和IL-6在三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鼻息肉和邻近的非息肉样鼻腔黏膜在炎症方面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促炎症反应。结论在CRSwNP中,同一患者的鼻息肉和非息肉样鼻腔黏膜表现出相似的Th2途径的炎性改变,并有细菌清除紊乱的迹象。这些因素可能有助于细菌的生存和慢性炎症环境的发展,可能导致新的息肉形成和术后复发。
- 王奕鸿顾俊怡黄海平刘济生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炎性因子
- 长链非编码RNA ZFAS1和SNHG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锌指蛋白反义链1(zinc?nger antisense 1,ZFAS1和核仁小RNA宿主基因5(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5,SNHG5)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9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鼻咽活检且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鼻咽癌。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并比较鼻咽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不同预后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组织中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不同性别、年龄患者ZFAS1和SNHG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TNM分期Ⅲ~Ⅳ期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期患者(P <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 <0.05)。107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8.17%。随访3年,死亡19例,存活90例。死亡患者ZFA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 <0.05),且SNHG5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存活患者(P <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lncRNA ZFAS1表达上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高;lncRNA SNHG5表达下调,且预后越差,其表达水平越低。lncRNA ZFAS1和SNHG5在评估鼻咽癌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李满意黄海平程付伟胡晓清刘济生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鼻咽癌预后
- 贯穿缝合加压包扎在耳廓假性囊肿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耳廓假性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后贯穿缝合加压包扎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4年1月—2016年3月112例耳廓假性囊肿手术患者,其中45例采用贯穿缝合加压包扎法,67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观察患者积液形成量、术后换药次数、皮肤愈合、耳廓外形、有无复发等情况,比较两组在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的差别。结果贯穿缝合加压组仅5例出现耳廓少许积液,无皮肤坏死,大多数中间只需来院拆除加压包扎1次,伤口一期甲级愈合,6~7天可拆线,未见畸形,无复发。传统手术组1例出现了皮肤坏死予二期修复,其余66人均需换药3次左右,伤口一期甲级愈合,7天左右拆线,未见畸形,无复发,两组换药次数及愈合天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切除前壁软骨后贯穿缝合加压包扎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效果良好,术区不易形成积液,术后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减少,耳廓局部皮肤无增厚、无畸形。
- 黄海平张丹孙朋
- 关键词:耳廓假性囊肿加压包扎
- 超声刀在急诊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急诊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喉梗阻并行急诊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分为常规手术组30例,超声刀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大出血、术后伤口渗血和皮下气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刀组在手术时长、术后伤口渗血、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常规手术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大出血及术后皮下气肿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刀在急诊气管切开术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耳鼻咽喉科急诊气管切开术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赵双萍程付伟黄海平孙朋
- 关键词:超声刀急诊气管切开术喉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