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RFID技术的新生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大型医院纷纷将医院信息系统从以收费管理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智慧医疗”、条码技术、电子病历为核心应用的方向转变。而新生儿的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的重点,本文针对临床业务要求,结合当前各医院...
- 吴勇
-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信息化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软件开发
- 基于RFID枯术的新生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吴勇
- 稀酸预处理铜藻制备生物乙醇工艺被引量:8
- 2014年
- 选取暖温带海洋生态环境生物修复的首选物种——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为原料进行生物乙醇的制备,以稀硫酸水解后的还原糖收率为响应值,考察水解温度、液固比、水解时间和w(H2SO4)等参数对水解效率的影响.为优化稀酸水解铜藻预处理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稀酸预处理工艺参数的回归模型,并与酶水解及发酵相结合验证了铜藻稀酸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①稀酸水解铜藻的最优工艺参数.水解温度为120℃,液固比为20∶1,水解时间为2.00 h,w(H2SO4)为4.50%.②稀酸水解铜藻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解时间和w(H2SO4)的非线性作用显著.③对经最佳稀酸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铜藻粉进行酶水解,其还原糖收率为44.05%,是未预处理下的8.14倍,并且后续进行发酵后,乙醇产率达7.80%,是未预处理下的2.00倍.表明铜藻是一种潜在的生物乙醇原料,稀酸预处理方法对铜藻生物乙醇的制备行之有效.
- 蒋媛媛包海军曾淦宁艾宁王铁杆张茹霞吴勇
- 关键词:稀酸水解响应面法生物乙醇
- 原位法制备铜藻基载铁活性炭及其去除亚甲基蓝研究
- 活性炭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的吸附剂和催化剂载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不同原料和方法制得的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相差较大,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性能差别较大。研究表明,通过改性在活性炭上负载一定量的铁及...
- 吴勇
- 关键词:废水处理亚甲基蓝催化活性
- 铜藻基载铁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一种大型海藻——铜藻为原料,Fe Cl3·6H2O为活化剂,采用超声浸渍-原位合成法制备了铜藻基载铁活性炭(Fe/SAC),并以活性炭得率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为指标,通过正交法考察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浸渍比的影响.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最优结果进行表征,并考察了Fe/SAC吸附亚甲基蓝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Fe/SAC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1 h、浸渍比1∶1,此时的活性炭得率为39.5%,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55.67 mg·g^(-1);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Fe/SAC比表面积为558.31 m2·g^(-1),其负载的铁组分主要为Fe3O4和Fe O;亚甲基蓝在Fe/SAC上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吸附平衡过程,该吸附是熵增加的自发吸热(ΔS>0、ΔG<0、ΔH>0)过程,升温有利于吸附.
- 曾淦宁吴勇柳慧敏杨刚胜屠美玲张鹏艾宁
- 关键词:亚甲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