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海霞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循证
  • 3篇循证决策
  • 3篇灾难医学
  • 3篇细胞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埃博拉
  • 3篇埃博拉出血热
  • 3篇SIR模型
  • 3篇出血热
  • 2篇系统仿真
  • 2篇仿真
  • 2篇肠癌
  • 1篇代谢调控
  • 1篇地榆升白片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胃恶性...
  • 1篇原发性胃淋巴...

机构

  • 6篇四川省医学科...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泸州医学院
  • 3篇北卡罗来纳大...
  • 2篇怀卡托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潘海霞
  • 5篇江华
  • 3篇孙明伟
  • 3篇周志远
  • 3篇彭谨
  • 3篇杨浩
  • 2篇陈伟
  • 2篇胡洪林
  • 2篇杨兰
  • 1篇蔡斌
  • 1篇蒋忠宁
  • 1篇白义凤
  • 1篇何路
  • 1篇刘义涛
  • 1篇胡卫建
  • 1篇曾俊
  • 1篇王文渊
  • 1篇谢可
  • 1篇陈伟
  • 1篇梁良

传媒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模拟外来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virusdisease,EVD)病例出现后,不同的防控策略对该病在我国传播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种循证决策依据。方法选用传染病SIR动力学模型建模。模拟病毒输入区域为我国南方某特大型城市群,该城市群人口5000万,所有人均为易感者。出现输入性病例,模拟情况分别包含单个感染者入境I(0)=1,某小型旅行者团体(全为感染者)入境I(0)=5及I(0)=10。I(0)我们称为“零号感染者”,其发病过程呈现典型的埃博拉出血热发病过程。其传播能力用B表示。对于输入性埃博拉感染者进入我国后,从其发病到得到控制(启动紧急预案)的时间t+设定了如下特征参数:t。=6,12,18,24,30h。传播模式设定如下:S0=5×108,IoЕ[1,20];k(0.1);qЕ(0.1];t。E{6,12,18,24}h。结果零号感染者输入后,随着应急预案启动的时刻t,变化,病毒暴发曲线为指数型,指数方程为Y=1.053e1801,模型拟合度R2=1,RSME=0.1185。如在给定启动应急预案的时间点后(即在同一时间点启动应急预案),零号感染者的数量与被感染者人数上限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7.605x,模型拟合度R2=1。以最好模型估计,若零号感染者人数为1,输入后在6h内即被识别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则感染人数为7人;若其被隔离时间延长为12,18,24及30h,则对应的感染人数分别为32、400、1400和8600。以最坏模型估计,若零号感染者人数为10,在6,12,18,24及30h后才被识别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则在对应的新发感染人数分别为67、380、2400、1.4万和8.7万。结论埃博拉出血热在我国爆发流行的可能性较低,即使出现输入性病例,只要能严格执行国家卫计委的相关规定,该病的传播范围将�
江华潘海霞孙明伟彭谨杨浩周舜秦陈伟陈伟周志远刘义涛何路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循证决策突发公共卫生灾难医学SIR模型
柳氮磺吡啶通过铁死亡途径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低剂量柳氮磺吡啶(SAS)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CCK-8检测不同浓度SAS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凋亡、自噬等抑制剂联合SAS处理结直肠癌细胞,CCK-8法比较细胞活力。采用锥虫蓝染色、平板克隆形成、细胞生长曲线等实验评价低浓度SAS联合放疗对结直肠癌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铁死亡蛋白标志物(GPX4、PTGS2)等,探究低浓度SAS联合放疗对细胞铁死亡的促进作用。利用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明确SAS的体内放疗增敏效应。结果高浓度SAS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与铁死亡。低浓度SAS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该效应可被铁死亡抑制剂(Fer-1)阻断。低浓度SAS联合放疗显著增加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PTGS2表达,降低GPX4表达。皮下移植瘤模型中SAS亦显示显著的放疗增敏效应。结论低浓度SAS通过铁死亡途径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敏感性。
李萌李婵陈瑶潘海霞金韬田述梅赵岗谢可
关键词:柳氮磺吡啶放射增敏结直肠癌
lncRNA NCRNA00173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lncRNA NCRNA00173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 NCRNA00173在54例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收集自四川省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手术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ncRNA NCRNA00173在骨肉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明显降低(1.793±0.158 vs 5.368±0.285,t=10.96,P<0.01)。lncRNA NCRNA00173的表达与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分化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此外,高表达lncRNA NCRNA00173患者的OS及PFS均较低表达者明显延长(P<0.01)。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lncRNA NCRNA00173的表达、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是骨肉瘤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lncRNA NCRNA00173参与调节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潜在的骨肉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潘海霞杨兰胡洪林白义凤
关键词:骨肉瘤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基因表达和代谢调控网络扰动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发一种基于转录组表达谱的基因网络可视化工具,以直观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的转录组和代谢调控的整体变化。方法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NCBI)GEO数据库下载编号为GDS2331的一个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左心室的基因芯片表达文件,其平台编号为GPL83。筛选实验时间在15min,60min,4h,12h,24和48h的假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亚组数据,利用Mathwork bioinformatics toolbox工具包将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结构体。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剔除表达背景噪声;最后获得心肌梗死建模后表达模式扰动最明显的基因谱。利用K—mean算法对这些基因进行分类,并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进而将有关通路标定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中,形成基因组.表达谱系统分析。结果共有1400个基因被筛选出来。在损伤后的前48h,这些基因的变化模式可归为16类。根据可以获得基因本体分析发现:在生物学过程上,心肌梗死后早期调控发生改变主要和发育基因相关,其中主要包括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途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途径,以及cytochalasin B调控相关途径。在分子功能上,这些功能主要和磷酸化,肌动蛋白的结合以及核酸的配对解离有关。在细胞成分上,主要与细胞内外膜相结构之间的联系、高尔基复合体、出胞作用、以及细胞骨架特别是dynactin complex等结构有关。KEGG作图标记可显示在分子调控传导路径当中,受到影响的基因很可能通过该传导通路的上下游分子进行调控。如以肌动蛋白为核心的细胞骨架信息传导途径的调控中,GF RTK Vav/tiam Rac mlCK Myosin整个调控途径中的分子都有相同的调控模式。结论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可以实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基因表达波动模式的�
蔡斌江华潘海霞蒋忠宁陈伟杨浩周志远胡卫建Charles Damien Lu彭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可视化生物统计系统生物学
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模拟外来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病例出现后,不同的防控策略对该病在我国传播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种循证决策依据。方法选用传染病SIR动力学模...
江华潘海霞孙明伟彭谨杨浩周舜泰陈伟周志远刘义涛何路曾俊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系统仿真循证决策灾难医学SIR模型
文献传递
甘露聚糖肽和地榆升白片治疗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化疗所致白细胞下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和地榆升白片改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平行对照、前瞻性和开放性的方法,纳入137例PGML患者,随机分为甘露聚糖肽组(68例)和地榆升白片组(69例)。两组给药均为CHOP化疗方案的辅助药。检测两组外周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和集落刺激因子用量,定期随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甘露聚糖肽组和地榆升白片组显效率分别为51.7%和37.5%(P=0.03),第1周白细胞水平分别为(4.0±0.7)×109/L和(3.3±0.5)×109/L(P=0.04),第4周白细胞水平分别为(5.2±1.0)×109/L和(4.4±0.9)×109/L(P=0.035),第7周白细胞水平分别为(6.7±0.8)×109/L和(5.3±0.6)×109/L(P=0.006),人均里亚金用量分别为(0.79±1.28)支和(2.45±3.88)支(P=0.006)。两组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甘露聚糖肽组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较少,且症状轻微,恢复较快。结论甘露聚糖肽和地榆升白片均能显著升高白细胞水平,甘露聚糖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要优于地榆升白片。
杨兰邓颖胡洪林潘海霞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地榆升白片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胃淋巴瘤
基于计算流行病学的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播与爆发仿真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模拟外来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Ebola virus disease,EVD)病例出现后,不同的防控策略对该病在中国传播及爆发流行模式的影响,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一种循证决策依据. 方法:选用传染...
江华潘海霞孙明伟彭谨杨浩周舜泰陈伟周志远刘义涛何路曾俊
关键词:埃博拉出血热系统仿真循证决策灾难医学SIR模型
研究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肿瘤标准物水平变化、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治疗后CEA、CYFR21-1、VEGF、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功能损伤、疲劳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各肿瘤因子的抑制作用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潘海霞梁良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
人结肠癌第二代RNA测序数据的计算生物学研究流程
2016年
目的以人结肠癌RNA测序数据分析为例,介绍新一代高通量中的RNA-seq技术在转录组与基因表达谱方面的应用。方法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分析软件和人结肠癌RNA测序数据,建立完整的RNA-seq测序数据处理和分析流程,并对其中的软件选择、质量控制、下游分析进行讨论。结果基于现有主流的RNA-seq计算生物学分析技术,建立起了一套免费开源的RNA测序计算生物学处理和分析流程,并从中鉴定出了数个在结肠癌表达中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结论这项研究为RNA-seq数据清理、计算建模和分析提供了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方案。作为一个临床肿瘤RNA-seq研究范本,以供从事于类似研究的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
王文渊江华潘海霞杨浩彭谨周志远
关键词:结肠癌转录组计算生物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