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168 被引量:835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7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0篇骨折
  • 19篇细胞
  • 17篇睡眠
  • 17篇肿瘤
  • 12篇髋臼
  • 10篇失眠
  • 9篇蛋白
  • 9篇内固定
  • 8篇血管
  • 8篇增殖
  • 8篇手术
  • 8篇内皮
  • 7篇切除
  • 7篇祖细胞
  • 7篇内皮祖细胞
  • 6篇药物
  • 6篇综合征
  • 6篇描记
  • 6篇描记术
  • 5篇疗效

机构

  • 9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篇山东大学
  • 13篇兰州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北京军区总医...
  • 8篇解放军273...
  • 7篇解放军第27...
  • 4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湖南省人民医...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66篇张鹏
  • 24篇张春才
  • 22篇赵忠新
  • 22篇许硕贵
  • 19篇王家林
  • 16篇方驰华
  • 15篇牛云飞
  • 15篇苏佳灿
  • 14篇黄流清
  • 13篇李雁鹏
  • 12篇禹宝庆
  • 12篇庄建华
  • 12篇乔昆
  • 9篇祝文
  • 8篇刘欣伟
  • 8篇管华鹏
  • 8篇任雨笙
  • 8篇吴惠涓
  • 7篇彭华
  • 7篇徐如祥

传媒

  • 15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中国骨伤
  • 8篇临床误诊误治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华神经创伤...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心脏杂志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19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22篇2010
  • 17篇2009
  • 14篇2008
  • 19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骨折43例,35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8例配合小切口复位固定。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时间4~24周。参照Flynn提出的髓内针治疗骨折的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优41例,良2例,优良率100%。其中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1例,针尾刺激症状3例;无骨不连、畸形愈合和骨骺损伤。结论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3~13岁儿童骨折,具有微创、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张敏刚王恒冰王延宙王兴山张鹏王继孟
关键词:弹性髓内针长骨骨折儿童
脂联素对高糖刺激下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高糖刺激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100 ml/L胎牛血清的M199培养基培养7d,贴壁细胞进行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分子标志物(CD34、CD133和KDR)和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摄取ac-LDL和结合UEA-I经何种方法鉴定为EPCs。细胞同步化后,将其随机分为7组:正常糖浓度对照组(5.5 mmol/L)、高渗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及其浓度)、高糖(30mmol/L)组及高糖APN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合并APN,1.25、2.5、5、10μg/ml)。干预48h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检测EPCs的增殖、迁移;以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处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的凋亡;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法进行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结果:①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细胞集落增加明显,梭形细胞增多并呈交叉性生长;用激光共聚焦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DiI-acLDL呈红色荧光,摄取FITC-UEA-I呈绿色荧光,摄取DiI-acLDL并结合FITC-UEA-I的细胞呈黄色荧光,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提示:细胞表达KDR(92.32%)、CD133(10.7%)、CD34(23.3%),证实培养的细胞是正在分化的EPCs。②随着糖浓度的增高,EPCs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ROS水平增加(P<0.01);当糖浓度为30 mmol/L与50 mmol/L时,两者相比对EPCs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③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相比,高渗对照组EPCs的增殖、迁移、凋亡和ROS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在30 mmol/L葡萄糖条件下,EPCs的数量和迁移功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多,不同浓度APN干预后能明显提高高糖损伤后EPCs的功能(P<0.05,P<0.01),并随着浓度的增加,EPCs的增殖与迁移能力增高,凋亡、ROS水平下
冷冰张鹏任雨笙梁春曹智勇吴宗贵
关键词:脂联素葡萄糖
营养干预联合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质量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11亿人超重,其中1/3是肥胖。传统观点认为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能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形成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脂质代谢紊乱的高危因素。我们运用营养干预联合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也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秦文君周晓莉张小丽张鹏王文革薛晓明
关键词:营养干预单纯性肥胖脂代谢紊乱脂质代谢紊乱健脾利湿
轻度脑卒中急性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和失眠者药物干预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9
2010年
目的分析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干预对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226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类型及特点;分析睡眠障碍在不同类型的卒中患者中发生率的差异,筛选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分别在治疗前(脑卒中发病后1周内)及治疗后2周对睡眠障碍患者中的57例失眠者(出血性卒中14例、缺血性卒中43例)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在226例患者中,99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出血性卒中患者以睡眠过多为主,缺血性卒中患者以不同形式的失眠居多。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早期经药物干预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睡眠状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部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急性期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恢复失眠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费英俊赵忠新范伟女陈凌张鹏李雁鹏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髋臼后壁重建后关节软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 研究髋臼后壁重建臼面软骨修复的组织学特点,初步探讨软骨柱播种在其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收12只家犬共24髋,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后壁截骨法建立髋臼后壁60°弧1/2缺损的动物模型,两侧髋臼后壁缺损区分别选用不同的重建方法:A组:解剖重建+软骨柱播种,B组:解剖重建.C组:普通重建。术后12周取材进行大体形态、光镜观察,参照Pineda标准对新生组织进行评分。结果A组中以成熟、新生类透明软骨修复缺损,B组为类纤维软骨修复,C组为纤维肉芽组织或板层骨修复,A、B、C组关节软骨修复Pineda总评分平均分别为(5.1±0.1)、(6.5±0.2)、(12.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7.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重建促使部分软骨柱集中在缺损区,其修复组织具备部分关节软骨的组织特性,能够较好地替代关节软骨。
张鹏李连欣周东生牛云飞苏佳灿许硕贵张春才
关键词:髋臼骨缺损关节软骨
夜间不同时间睡眠剥夺对健康男性血清皮质醇及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研究夜间两种不同时间的短期睡眠剥夺(SD)后健康青年男性血清皮质醇及焦虑情绪的变化,探讨轮班对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方法SD分为两种方式:下半夜SD(24h允许睡眠时间0:00~3:00)和上半夜SD(24h允许睡眠时间3:00~6:00)。筛选10名健康青年男性先进入下半夜SD阶段,经过8天正常睡眠洗脱后,再进入上半夜SD阶段。每个SD阶段包括6天,即实行SD前1天、连续实行SD4天和恢复性睡眠1天。每个SD阶段中每日晨7:00抽取空腹血检测血清皮质醇浓度,同时进行状态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两种方式的SD均可引起皮质醇浓度下降(P<0.05);对同时间进程的皮质醇浓度进行配对t检验,发现SD4天后,下半夜SD的皮质醇浓度与上半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睡眠1夜后两组的皮质醇浓度均上升至基线水平(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下半夜SD时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与SD天数呈负相关(r=-0.9547,P=0.012),上半夜SD时受试者的皮质醇浓度与SD天数无相关性(r=-0.3269,P=0.591)。两种方式SD的焦虑状态评分增高(P<0.01),且与SD天数呈正相关(下半夜SD:r=0.9903,P=0.001;上半夜SD:r=0.9460,P=0.015);恢复睡眠1夜后两组焦虑状态评分亦迅速下降,但仍然高于基线水平(P<0.05)。结论下半夜SD导致血清皮质醇的分泌减少更为明显,提示不同睡眠时间窗睡眠缺失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活性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在设计社会轮班系统时,应尽量避免在3:00~6:00进行睡眠剥夺,以保护人体的正常生理节律。
吴惠涓赵忠新黄流清叶伟民庄建华张鹏李雁鹏
关键词:睡眠剥夺皮质醇焦虑
移动智能终端在心房颤动的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进展,我国罹患心房颤动的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互联网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为心房颤动的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系统阐述了目前用于心房颤动筛查的检查方法,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移动智能终端在心房颤动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客观评价了移动智能终端在心房颤动领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张鹏王志农
关键词:心房颤动移动智能终端远程医疗综合管理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剥夺及γ-氨基丁酸能药物干预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建立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剥夺和下丘脑穹隆周围核微量渗析大鼠模型,研究不同程度REM睡眠剥夺和恢复对SD大鼠认知功能、下丘脑泌素(Hcrt)能系统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系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EM睡眠剥夺组,REM睡眠剥夺组又分非手术对照组(nonOP)、假手术对照组(Sham)、GABA。受体拮抗剂SR-95531组(SR)和GABA再摄取抑制剂NO-711组(NO)。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MMPM)建立REM睡眠剥夺SD大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在不同程度REM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下丘脑Herr神经元数量形态和原癌基因(Fos)表达、下丘脑GABA的A型受体α1(GABAARα1)亚单位表达累积吸光度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下丘脑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建立穹隆周围核微量渗析SD大鼠模型,观察GABAA受体拮抗剂SR-95531和GABA再摄取抑制剂NO-711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REM睡眠剥夺导致nonOP组和Sham组SD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os—Hcrt双阳性细胞(F^+&H^+)数量增加、下丘脑GABA含量和GABAARα1表达增加,且变化程度均与REM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但上述指标的变化都能够在不同程度睡眠恢复后得以修正。NO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期间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H^+数量增加(F=9.56、12.14、10.12,P〈0.05),且增加程度均与REM睡眠剥夺时间长短呈正相关;但睡眠恢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R组与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睡眠恢复期间认知功能下降、下丘脑外侧区Fos阳性细胞总数和F^+&H^+数量增加(F=12.03、11.38、8.36,均P〈0.05)。SR组GABA含量和GABAARα1表达在全部5个时间点均明显�
李振赵忠新黄流清向正华张琳张鹏李雁鹏吴惠涓庄建华王文昭贺斌
关键词:睡眠剥夺Γ-氨基丁酸神经肽类细胞内信号肽和蛋白质类
精神分裂症和2型糖尿病与胞浆型磷脂酶A2基因和断裂基因1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2型糖尿病间是否存在遗传相关性。方法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33例、正常一级亲属79名、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和正常对照88名,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基因BanI多态性与断裂基因1(DISC1)rs821616多态性。比较上述4组间BanI与rs821616基因多态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和2型糖尿病组BanI多态性的A2/A2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OR=2.419;P=0.043,OR=2.472),A2/A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精神分裂症组(17.29%)、一级亲属(13.93%)、2型糖尿病(17.60%)、对照组(7.96%);A1/A2、A1/A1基因型和A1、A2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间rs821616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LA2基因BanI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和2型糖尿病均可能存在关联,提示cPLA2基因可能与两种疾病均相关;未发现rs821616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或2型糖尿病关联。
尹又黄流清黄树其邵福源张鹏谭立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基因多态性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探讨交通伤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1998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652例交通伤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伤后3个月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瞳孔、阻氧饱和度、收缩压、血糖、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脑损伤类型等10项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间长、血糖和ISS评分较高,丽瞳孔评分、血氧饱和度、收缩压、GCS分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颅内多发血肿和颅内血肿患者预后较差;血糖、血氧、GCS评分和ISS评分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血糖、血氧、GCS评分和ISS评分可有效判断交通伤所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徐如祥张鹏姜晓丹罗成义柯以铨张世忠段传志王向宇王清华薛杉
关键词:颅脑交通伤预后影响因素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