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小聪

作品数:21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软实力
  • 6篇诗歌
  • 4篇文化
  • 3篇新诗
  • 3篇艺术
  • 3篇诗歌艺术
  • 2篇电影
  • 2篇意识形态
  • 2篇痖弦
  • 2篇闻一多
  • 2篇美国大众
  • 1篇大众
  • 1篇当代诗
  • 1篇当代诗人
  • 1篇新诗格律
  • 1篇新诗研究
  • 1篇旋律
  • 1篇意识形态化
  • 1篇译文
  • 1篇渊源

机构

  • 17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7篇郭小聪
  • 1篇洪子诚
  • 1篇树才
  • 1篇周瓒
  • 1篇陈旭光
  • 1篇蓝棣之
  • 1篇王家新
  • 1篇王光明

传媒

  • 9篇国际关系学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出版
  • 1篇江汉大学学报...
  • 1篇诗探索
  • 1篇国际安全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好即本文”的原则被引量:1
2004年
"体验式阅读"中,如何向外国优秀翻译作品学习的问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极具时代感和普遍性的问题。"好即本文"的原则,既是对译者才华和创造精神的充分肯定,也因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郭小聪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译文写作现代汉语
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评析被引量:4
2001年
马克·吐温后期作品《傻瓜威尔逊》启示我们 :作家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从来对写作本身具有深刻影响 ,它有助于思想主题的深入开掘 ,赋予人物形象和氛围情态以血肉 ,闪烁着超越特定社会生活一般思想水准的理想光耀 ,因而其作品价值也不会因时过境迁而黯淡。
郭小聪
关键词:马克·吐温美国文学黑人问题种族歧视
约瑟夫·奈软实力说与美国大众文化的当代影响
2011年
随着20世纪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大众文化亦从强调独特性转向普世性,其早期三个主要特点越来越被赋予精神价值观意味,产生全球性影响。一是当初由全民参与创造的平民性质的大众文化,如今被作为民主的标识。二是当初基于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如今成为了自由的标识。三是当初广泛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大众文化,如今越来越被意识形态化,成为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象征。然而,美国大众文化很难成为精神价值观的山巅之城,因其消费文化本质无法满足人类精神升华的渴望。
郭小聪
关键词:美国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
城市与诗——北京大学第六届“未名”诗歌节圆桌论坛实录被引量:8
2006年
“城市与诗”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世界范围内的现代诗歌的产生与城市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新诗也不例外,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汉语诗歌写作是在城市的催发下出现的,虽然现代化并不等同于城市化。这里引发的一些话题包括:城市进入诗歌以后,为诗歌的经验方式、审美方式、表达方式等带来了哪些变化?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与纠结,给现代诗歌美学的建立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显然,谈论“城市与诗”绝非仅仅为了一种狭隘的基于题材的命名和确认(譬如“城市诗”)。尽管城市的确赋予了诗歌写作某种全新的视野、题材、意象乃至境界,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文化(文明)意义上的城市、作为人的生存境遇的城市,对于诗歌究竟意味着什么?有目共睹的是,随着城市化进展的持续加速,在给人类生存不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使得诗歌写作不断遭遇新的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关注和探讨这一话题。
洪子诚王光明树才周瓒宋琳郭小聪蓝棣之孙文波陈旭光王家新
关键词:城市化诗歌
约瑟夫·奈软实力说与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渊源被引量:1
2011年
美国文化差不多就等于美国大众文化。美国大众文化的成长与美国建国历史息息相关,形成了三个独特点:一是它是全体拓荒移民创造的平民性质的文化,不具有历史悠久国家那种雅俗相对的稳定文化构架。二是它从一开始就是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的商业性质的文化。三是基于以上两点,美国人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十分宽泛,基本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方式本身。凡是能够创新、引领潮流的事物,既是生活现象,也被视为文化现象。正是如此,人们唯独对于美国文化,倾向于用"新不新"而非"美不美"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郭小聪
关键词:美国文化历史渊源
文化软实力研究在中国
2010年
文化软实力研究在中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冷战后中国所面临的新局面和新压力相对应,表面上反应寥寥,却暗含着紧张与忧虑。第二阶段自9·11事件后,中国由于历史强盛时期回忆、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成功,以及对"中国威胁论"的警惕,而引发国内对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新兴趣与广泛探讨。第三阶段则因2007年中共十七大对文化软实力的强调,而使其进入中国主流话语,展现出通俗化与变革性两方面趋向。
郭小聪
关键词:软实力研究文化交流
21世纪视野中的闻一多被引量:1
2006年
随着21世纪到来,闻一多的事迹正从历史事件变为文化符号。其独特性在于:一方面承继屈原为代表的古代理想人格,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爱国精神;一方面又力图求新、求变,推动社会变革,追求“明天会更好”的陌生理想。这是中华民族与西方文明迎头撞击并纳入世界格局后不得不作出的艰难回应。闻一多不惜以死抗争的献身精神,把推动民族进步的努力变成了一种非凡的使命,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独特价值,必将转化为民族文化传统的新的资源和象征,从而连接了传统与现代,昨天与今天。
郭小聪
关键词:闻一多文化符号
孙玉石先生诗学思想试析
2016年
孙玉石先生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一书中说过:"诗意是一种扣人心弦的东西。"这话出自诗人之口很自然,对他们来说,诗意就像草尖上的露珠一样清新耀眼。但一位具有自己理论构建的著名学者仍能这么说就不简单了。他俯瞰诗歌,却不高高在上;他洞悉研究对象,却还能一如既往地相信作者与读者"最终会在一个美点上找到心灵的认同”,这并不容易。
郭小聪
关键词:诗学思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诗歌作品新诗研究诗学研究
《唐诗综论》使人们更加热爱诗歌
2010年
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是一本主要汇集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论、诗评的合集,但却极少那个时代的文风习气,也没有什么世故之语,仿佛清风朗月,悄然穿过,旁若无人。同时代的许多文字早已无人问津了,但这本书仍然有着常读常新的魅力,甚至能当案头书来读。因为,《唐诗综论》奇异地富含诗意,其研究成果使人们更加热爱诗歌。
郭小聪
关键词:诗歌诗论诗评
诗意的形式——试论闻一多新诗格律思想
2000年
文学史研究者不应不假思索地把新诗诞生期诗人们生气勃勃的尝试当成某个诗派的现成理论或标签来看待。从今天的眼光看 ,闻一多的历史贡献在于对节奏的敏感和洞见 ,他当年推重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的诗形 ,的确成了最常见的基本诗形。闻一多坚持的有诗意的形式才是诗的形式的观点对今天的诗歌研究者也应富有教益。令人信服的分析 ,从来不可能来自表面上形式谨严的平庸之作。
郭小聪
关键词:闻一多新诗格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