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玉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短暂性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缺血
  • 2篇脑电
  • 2篇脑电图
  • 2篇脑缺血
  • 2篇脑缺血发作
  • 2篇胶囊
  • 2篇巴曲酶
  • 1篇胆碱
  • 1篇低技术
  • 1篇地平
  • 1篇电生理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毒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机构

  • 13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陈玉娟
  • 6篇刘学源
  • 5篇边伟红
  • 4篇余静
  • 2篇史琦
  • 2篇贾怡蓓
  • 2篇杜新鲁
  • 1篇刘学原
  • 1篇傅近
  • 1篇齐小忠
  • 1篇邵桂军
  • 1篇杨嘉君
  • 1篇王永刚
  • 1篇谈艳
  • 1篇黄敬
  • 1篇陆悠
  • 1篇杨红彦
  • 1篇宁燕
  • 1篇白雪

传媒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康复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成药
  • 1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基质细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BMSCs移植对老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皮下注射4周D-半乳糖(D-gal)的大鼠行双血管结扎术(2VO),术后24 h移植BMSCs入侧脑室下区(SVZ).6周后行水迷宫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同时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观察BMSCs向神经元转化情况.结果 D-gal加2VO大鼠在水迷宫中所行距离及所花时间均较对正常大鼠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gal加2VO大鼠认知功能有明显缺损,符合老化血管性痴呆大鼠特征.移植6周后BMSCs围绕侧脑室周边分布,有1%的细胞分化为胶质细胞,2%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同时观察到移植BMSCs 6周后大鼠在水迷宫中所行距离及所花时间较老化血管性痴呆大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泳动速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D-gal皮下注射加2VO模型能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缺损,而BMSCs移植能显著改善这种认知功能损害,考虑与BMSCs能促进宿主脑内神经功能重塑有关.
黄敬杨嘉君陈玉娟边伟红余静刘学原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骨髓基质细胞
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NSE、ET及TXB_2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内皮素(ET)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20例发病24h内颈内动脉系TIA患者,以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分为轻症组、重症组,每组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于发病当天即给予治疗,并于发病24h,第3、7、14天测血浆NSE、ET、TXB2水平,同时比较其疗效。结果:TIA发生24h后即出现NSE、ET、TXB2水平升高,第3天升高更明显,至第7天起呈下降趋势,至第14天进一步下降。巴曲酶治疗组NSE、ET、TXB2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水平降低,轻症组低于重症组(P<0.05)。巴曲酶治疗组总有效率(79.00%)高于常规治疗组(25.00%),轻症组(巴曲酶组90.00%,常规组33.33%)有效率高于重症组(巴曲酶组66.67%,常规组16.67%)(P<0.05)。结论:巴曲酶可降低颈内动脉系TIA患者血浆NSE、ET、TXB2水平并能反映病情及预后。
杜新鲁刘学源陈玉娟史琦傅近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巴曲酶血栓素B2
预后良好的1例具有广泛性周期性癫痫样放电脑电图的病毒性脑炎患者报道
<正>广泛性周期性癫痫样放电(gpeds)是一种特异性的脑电图(EEG)模式,常见于危重症患者,这种放电模式的脑电图出现可以预测会有严重后果,常提示预后不良。本文提供了一个56岁的男性患者,其脑电图最初显示这种特征性的g...
陈文珍刘学源刘珂陈玉娟
文献传递
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与传导阻滞
目的:了解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中的传导阻滞,及其在吉兰一巴雷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和了解病理生理中的意义.方法:用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传导阻滞;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运动传导阻滞性神经病等关键词在pubmed检索...
陈玉娟
急性感觉神经病一例
陈玉娟刘珂谈艳
吃饭经常咬到舌头,可能与脑病有关
2022年
饭桌上,谈笑风生间,常常会不小心咬了自己的舌头。如果这是偶发事件,并不用放在心上。但如果你隔三差五在吃饭和日常生活中咬到舌头,那就需要小心了,这可能是脑梗、脑垂体瘤等疾病的征兆。
张灵陈玉娟
关键词:脑垂体瘤偶发事件脑梗吃饭舌头
美国临床神经生理学会指南1:临床脑电图操作的最低技术要求被引量:2
2009年
陈玉娟
关键词:小儿脑电图神经电生理低技术技术标准
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及内皮素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特异性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内皮素(ET)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发病<24 h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以发作持续时间和次数分为轻症组、重症组,每组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巴曲酶治疗组,均于发病当天即给予治疗,并于发病24 h,第3 d、7 d、14 d测血浆NSE、ET水平,同时比较其疗效。结果TIA发生后24 h即出现NSE、ET水平升高,第3 d升高更明显,至第7 d起呈下降趋势,至第14 d进一步下降。轻症组NSE、ET水平低于重症组(P<0.05)。治疗后,巴曲酶治疗组NSE、ET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均P<0.05),巴曲酶治疗组总有效率(79.0%)高于常规治疗组(25.0%),轻症组(巴曲酶组90.0%,常规组33.3%)总有效率高于重症组(巴曲酶组66.7%,常规组16.7%)(均P<0.05)。结论巴曲酶可降低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血浆NSE、ET水平,并能反映病情及预后。
杜新鲁刘学源陈玉娟边伟红余静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巴曲酶内皮素
红藻氨酸所致癫痫大鼠海马阿片受体表达的动态观察
2009年
目的研究红藻氨酸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阿片受体表达动态变化。方法利用红藻氨酸颈部皮下注射,诱发大鼠癫痫发作,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海马神经元阿片受体表达情况。结果在诱发4,5级癫痫发作后1周后海马mu型阿片肽受体(MORs)表达开始上调,至4周时达到高峰。结论红藻氨酸诱导的癫痫发作促进海马MORs表达,这种变化对进一步深入了解海马mu型阿片肽受体介导大鼠癫痫发作敏感性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邵桂军白雪陈玉娟杨红彦陆悠王永刚
关键词:红藻氨酸癫痫
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病人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0例,口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照组40例,口服通心络胶囊;基础组30例,静滴金络通。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联合基础治疗。采用TCD和放射免疫学方法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浆ET、TXB2、6-Keto-PGF1α、AngⅡ的变化。结果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VBI的症状改善有效率达92.5%,与通心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有效加快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同时能显著降低血浆中ET、TXB2、AngⅡ水平,升高6-Keto-PGF1α的含量。结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治疗VBI有效。
陈玉娟刘学源边伟红宁燕余静
关键词:强力天麻杜仲胶囊通心络胶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