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海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手术
  • 3篇脾切除
  • 3篇腺癌
  • 3篇肝炎
  • 3篇肝硬化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脾功能
  • 2篇脾功能亢进
  • 2篇脾切除术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自身免疫性肝...
  • 2篇外科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门脉高压症
  • 2篇免疫性

机构

  • 1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1篇丁海
  • 5篇刘俊卯
  • 5篇吴作友
  • 4篇易永祥
  • 4篇赵亮
  • 3篇胡亮
  • 2篇张王山
  • 2篇郭雄波
  • 2篇陈翔
  • 2篇张继宗
  • 2篇钟琰
  • 2篇叶正青
  • 1篇刘涛
  • 1篇周家华
  • 1篇陈晔
  • 1篇魏杨辉
  • 1篇田浩
  • 1篇韩建波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切除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脾切除术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伴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患者10例,分别采取患者术前一天、术后一周,术后一个月三段外周血,比较手术前后不同阶段IgA、IgG、IgM、C3、C4及IL-10、IL-2、INF-γ水平的变化。结果:IgA、IgG、IgM在术后一周较术前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一个月后表达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差异,C3在术后一个月较术前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F-γ的表达水平在手术后一周及手术后一个月均较术前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L-10、IL-2在手术的不同阶段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后患者短期内免疫功能呈现升高改变,随着术后恢复,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术前水平,脾切除术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有限。
吴作友丁海刘俊卯张继宗赵亮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免疫学检测
扩张皮瓣联合游离植皮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后巨大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局部晚期乳腺癌行4个疗程化疗,化疗前先以亚甲蓝在肿瘤的体表轮廓纹身标记,并在患侧乳房下方腹壁皮下埋植扩张器,化疗期间逐渐注水扩张皮瓣,在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取出水囊,利用扩张皮瓣和下腹壁游离皮瓣修复胸壁巨大软组织缺损。结果化疗过程顺利,11例患者皮瓣扩张良好,手术顺利,扩张皮瓣及游离植皮有效覆盖手术创面并实现Ⅰ期愈合,患者放疗耐受性好,短期随访未发现肿瘤胸壁复发。结论应用邻近扩张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乳癌术后胸壁巨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良好。
叶正青钟琰张王山丁海魏杨辉郭雄波
关键词:扩张皮瓣乳腺癌化疗游离植皮
胆结石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两种方式切除胆囊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胆结石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方式行胆囊切除术,实验组则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方式切除胆囊,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胆囊切除术后,所有患者的胆囊区疼痛、黄疸、发观等胆结石症状均显著缓解甚至消失,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且组间治疗有效情况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0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以往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具有显著优势,术中患者的创伤较小,出血量不大,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值得临床推广。
任广辉丁海吴作友刘俊卯
关键词:胆结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肝癌切除同时行脾切除加断流术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分析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68例因肝癌及门静脉高压行肝癌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患者,统计学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4%(22/68)。并发症主要有:脾窝及胸腔积液、脾窝及胸腔积液感染、胆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甲胎蛋白、HBV-DNA病毒定量以及肿瘤部位统计学无相关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肿瘤大小、肝脏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慢性肝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肿瘤越大、肝脏功能越差以及慢性肝炎越严重,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术前及术后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改善肝脏功能,提高肝脏功能储备,可减少肝癌切除合并脾脏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胡亮易永祥丁海韩建波刘涛赵亮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脾脏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伴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伴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肝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患者68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术前3d开始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术后连续用药7d。分别于术前ld和术后1、3、7d空腹测定外周静脉血血清ALT、AST、胆红素、血氨含量。结果研究组ALT、AST、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应的术前1d、术后1、3、7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行手术治疗的伴有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具有提高肝脏功能储备作用,促进术后肝脏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胡亮易永祥丁海赵亮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门冬氨酸鸟氨酸肝功能
快速康复外科在乳腺癌手术的应用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综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临床路径中的各项技术治疗的16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FTS组,并选择采用传统方式治疗的16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恢复情况。结果 FTS组的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适用于乳腺外科,在围手术期处理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值得提倡。
叶正青钟琰张王山丁海田浩郭雄波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乳腺癌住院时间
重度血小板减少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疗效及输注时机的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在重度血小板减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及不同输注时间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62例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30×10~9/L,均为重度血小板减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依据围手术期是否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及输注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20例)围手术期未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治疗Ⅰ组(22例)于切开皮肤前开始输注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治疗Ⅱ组(20例)于脾脏切除后开始输注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比较3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总量、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 2个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总量及术后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治疗Ⅰ组:t=3.459、3.935,X^2=4.772,P<0.05;治疗Ⅱ组:t=3.347、4.148,X^2=5.584,P<0.05),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输注后1h、24 h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回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输注后1h:t=4.306、8.464,P<0.05;输注后24 h:t=4.239、5.767,P<0.05),治疗Ⅱ组输注后1h血小板计数较治疗Ⅰ组高(t=3.272,P<0.01);治疗Ⅱ组输注血小板后1 h、24 h CCI、PPR值明显高于治疗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输注后1 h、24 h有效率高于治疗Ⅰ组,其中输注后1h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0%vs.54.55%,X^2=4.546,P<0.05)。结论对血小板计数≤30×10~9/L的重度血小板减少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可在短时间内提升血小板水平,且在脾切除后开始输注可减少血小板的破坏,进一步提高疗效。
任广辉丁海刘俊卯吴作友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紫外线照射在Ⅲ期褥疮治疗中的联合应用
2013年
对2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发生的Ⅲ期褥疮进行紫外线照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创面湿敷及换药治疗。另选取15例Ⅲ期褥疮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换药及紫外线照射治疗。评定治疗效果并作相关分析。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2例,好转1例,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86.7%,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3)。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14.21 d,早于对照组(18.12 d,P<0.05)。rhG-CSF外敷及紫外线照射的联合应用在Ⅲ期褥疮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翔丁海陈晔
关键词:褥疮紫外线
内镜指导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5年
目的 探讨术中胃镜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6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病人行术中胃镜指导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16例病人手术均较顺利,术后1例24 h内出现腹腔出血,经再次手术,病人恢复良好.术后病人无再出血表现.术后随访4~26个月,无一例再出现黑便及呕血,无吞咽梗阻症状发生,术后3个月胃镜检查见食管静脉曲张较术前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好转.结论 术中胃镜能准确地提供手术视野,准确地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位置,可指导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吴作友易永祥丁海刘俊卯张继宗陈翔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门静脉
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9例患者行脾切除术及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结果9例患者恢复良好,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前后转氨酶、胆红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及血小板升至正常水平,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功能亢进症状得到纠正,凝血功能较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18个月无一例再发消化道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提示食道静脉曲张较前好转。结论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是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项有效措施,对改善患者脾功能亢进、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有较明显的作用。
吴作友丁海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脾功能亢进肝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