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珺

作品数:86 被引量:1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4篇细胞
  • 30篇骨髓
  • 16篇血细胞减少
  • 16篇白血
  • 16篇白血病
  • 15篇急性
  • 14篇贫血
  • 12篇障碍性
  • 12篇重型
  • 12篇重型再生障碍...
  • 11篇血细胞
  • 11篇细胞减少
  • 10篇免疫
  • 10篇免疫相关性
  • 9篇单个核细胞
  • 9篇血细胞减少症
  • 8篇造血
  • 8篇受体
  • 8篇综合征
  • 7篇增生

机构

  • 82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6篇王珺
  • 75篇邵宗鸿
  • 73篇付蓉
  • 59篇吴玉红
  • 59篇瞿文
  • 59篇李丽娟
  • 58篇梁勇
  • 58篇王化泉
  • 55篇邢莉民
  • 55篇刘鸿
  • 54篇宋嘉
  • 53篇阮二宝
  • 51篇关晶
  • 48篇王国锦
  • 47篇王晓明
  • 38篇刘惠
  • 23篇王红蕾
  • 13篇刘春燕
  • 12篇王一浩
  • 11篇宋文秀

传媒

  • 14篇中华血液学杂...
  • 11篇中国实用内科...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天津医药
  • 2篇第12届全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第七届全国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8篇2012
  • 8篇2011
  • 14篇2010
  • 23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酮诱导耐维甲酸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分化的体外研究
丹参酮ⅡA(tanshinone,TanⅡA)是活血化瘀中药丹参的乙醚提取物,为主要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最近有研究显示,TanⅡA能诱导耐维甲酸(RA)的人APL细胞株MR-2的分化与凋亡,但机制不清.目的:为研究TanⅡ...
王珺
关键词:丹参酮分化
文献传递
过敏性紫癜35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1993年9月至2004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SP 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成人患者中以青壮年多见。
齐薇薇付蓉阮二宝梁勇刘鸿瞿文宋嘉关晶王晓明王国锦王化泉邢莉民吴玉红王珺高珊宋妍刘惠江汇涓刘春燕张薇陈瑾于虹邵宗鸿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特点上呼吸道感染回顾性分析发病特点临床诊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成熟粒系和红系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IPSS、WP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12例低危、22例高危)MDS患者及31名正常骨髓粒系CD11b、CD13、CD16、HLA-DR以及红系CD71和血型糖蛋白A(GlyA)抗原的序贯表达比例和模式。结果选择CD13/CD11b、CD13/CD16及CD11b/CD16组合来分析粒细胞分化抗原表达模式,对照组骨髓粒系细胞组合模式分别为“对钩”、“镰刀”或“反7”状,MDS患者骨髓粒系细胞发育分化中的抗原表达模式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高危组CD11b-/CD11b+比值(0.39±0.34)明显高于低危组(0.10±0.09)和对照组(0.07±0.05)(P〈0.01);高危组CD16-/CD16+比值(1.33±0.77)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31)(P〈0.05);低危和高危组骨髓粒细胞CD1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高于对照组,侧向角散射光信号(SSC)的MFI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组CD11b—HIA—DR+3.88%±3.07%、CD11b—HLA—DR-16.23%±15.59%、CD16-HLA—DR一41.12%±24.53%、CD11b+CD16—33.53%±17.26%及CD13+CD16—44.51%+21.99%细胞占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CD71和GlyA的组合来分析红系细胞的分化,对照组两种抗原的组合模式均为双阳性表达,部分MDS患者可见CD71和G1yA表达不同步现象。低危组和高危组CD71+和GlyA+双阳性细胞分别占CD45-细胞和GlyA+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DS患者粒、红系抗原表达的比例和模式异常数目与IPSS积分(r=0.690,P=0.000)、WPSS积分(r=0.651,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MDS患者造血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异常,异常程度与预后相关。这提示分化抗原检测可能有助于MDS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李丽娟付蓉王化泉岳兰竹刘惠王珺王红蕾阮二宝瞿文梁勇王国锦王晓明刘鸿宋嘉吴玉红邢莉民关晶邵宗鸿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抗原分化骨髓细胞
ATG成功治疗SAA一例
男性,18岁,主因面色苍白,四肢乏力3个月,发热10天,四肢麻木、言语不利10小时于2005年7月1日经急症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无感染、出血,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b 97g/L,R...
邵宗鸿宋嘉王化泉邢莉民关晶王珺李丽娟付蓉阮二宝瞿文梁勇王晓明刘鸿吴玉红王国锦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治疗发病机制临床疗效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树突细胞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树突细胞(DC)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功能,探讨SAA的免疫病理机制。方法以25例SAA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为研究对象,以重组人白介素4(rhIL-4)、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hTNF)体外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分化为成熟髓细胞样DC(mDC),与正常淋巴细胞按1:100、1:50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噻唑兰(MTT)比色法计算淋巴细胞增殖率。ELISA法检测MLR培养上清IL-12、干扰素γ(IFNγ)浓度。分析MLR上清液IL4、IFN-γ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率相关性。结果SAA初治组、恢复组和对照组mDC与淋巴细胞1:100混合培养时,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219.8±94.0)%、(159.1±66.0)%、(160.1±91.9)%,培养上清IL-12水平分别为(8.2±3.6)ng/L、(6.5±2.8)ng/L、(6.1±2.6)ng/L,IFNγ/水平分别为(21.8±8.7)ng/L、(25.5±9.1)ng/L和(22.6±7.8)ng/L,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治组、恢复组和对照组mDC与淋巴细胞1:50混合培养时,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322.1±171.1)%、(180.9±79.1)%、(192.3±91.9)%,培养上清TL—12水平分别为(12.6±4.4)ng/L、(9.44-3.3)ng/L、(8.5±3.7)ng/L,IFNγ水平分别为(32.3±9.2)ng/L、(27.4±6.5)ng/L、(24.4±7.4)ng/L,3项指标初治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R上清液IL-12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率呈正相关(r=0.529,P〈0.01);MLR上清液IFNγ水平与淋巴细胞增殖率呈正相关(r=0.381,P〈0.05)。结论SAA患者m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增强,在S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王珺邵宗鸿付蓉吴玉红邢莉民王化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试验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巨噬细胞活化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BMMNC—Coombs)试验阳性血细胞减少(又称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P)患者骨髓巨噬细胞(Mm)活化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61例IRP患者及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例对照组)和13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骨髓造血细胞膜自身抗体类型、骨髓M①数量(CD未/CD未)%及Mm活化抗原(CD^69)表达水平(CD68^+CD69^+/CD68^+)%,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61例IRP患者其Mm数量及活化抗原表达水平[(0.57±0.30)%和(40.30±18.49)%]均高于病例对照组[(0.46±0.08)%和(32.44±19.37)%]及正常对照组[(0.44±0.69)%和(29.71±11.67)%](P值均〈0.05);且其M中数量与活化抗原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9,P〈0.01)。根据Mm数量分为A组(MФ百分率≥0.5%)和B组(Mm百分率〈0.5%),A组34例患者中32例(94.1%)有自身抗体IgG,B组27例患者中仅2例(7.4%);A组患者骨髓Mm活化抗原表达水平(49.19±16.63)%显著高于B组患者(29.H±14.30)%(P〈0.05),而B组患者和病例对照组及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患者的3、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7.06%、79.41%)均明显优于B组患者同期的疗效(22.22%、51.85%)(P〈0.05);并且A、B组患者6个月的总有效率(79.41%、51.85%)均明显高于3个月的疗效(47.06%、22.22%)(P值均〈0.05)。34例自身抗体IgG(+)IRP患者按M中数量分为高(≥0.75%)、低(〈0.75%)水平2组,25例M中低水平组24例仅能检测到1系骨髓细胞(CD34^+或CD15^+或GlycoA^+)有自身抗体IgG(96%),1例检测到2系骨髓细胞有自身抗体IgG;9例Mm高水平组有8例能检测到2系骨髓细胞有自身抗体IgG,1例为3系骨髓细胞�
王一浩付蓉邵宗鸿邢莉民王化泉吴玉红刘鸿刘惠王珺陈瑾
关键词:COOMBS试验巨噬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CD34+CD38-CD123+细胞内STAT5磷酸化水平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CD34+CD38-CD123+细胞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蛋白5(STAT5)磷酸化(P-STAT5)水平,初步探讨MDS患者骨髓原代细胞胞内与增殖有关的STAT5存在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6例MDS患者及14名正常对照者原代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在给予10U/m1EPO刺激前后CD34+CD38CD123+和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以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结果未加入EPO刺激的高、低危组患者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分别为173.05±102.78和113.71±67.22,明显高于CD34+CD38-CD123-细胞(68.99±50.42和58.84±27.51,P值分别〈0.01和〈0.05)和正常对照组CD34+CD38-CD123-细胞(63.06±21.06,P值分别〈0.01和〈0.05),M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刺激的高、低危组患者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分别为239.45-.I-152.05和144.04±58.11,明显高于CD34+CD38-CD123-细胞(64.21±23.43和68.41±25.10,P值均〈0.01)和正常对照组CD34+CD38-CD123-细胞(75.21±27.02,P〈0.01),M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刺激后,高、低危组患者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的中位增高值分别为28.86和21.80,明显高于CD34+CD38-CD123-细胞(5.50和7.42,P值分别〈0.01和〈0.05)和正常对照组CD34+CD38-CD123-细胞(6.39,P值分别〈0.01和〈0.05);EPO刺激前后MD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的增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刺激前后CD34+CD38-CD123+细胞P—STAT5表达水平及刺激后增高水平在高、低危组患者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MDS患者
刘炳楠付蓉王化泉李丽娟岳兰竹阮二宝瞿文梁勇王国锦王晓明刘鸿吴玉红宋嘉邢莉民关晶王珺邵宗鸿
关键词:红细胞生成素
美罗华成功治疗Evans综合征一例报道
例主因乏力、皮肤黄染、浓茶色尿40天,加重10天入院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采取血常规检查,结果诊断为Evans综合征.随后进行美罗华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发病情况,取得了良好医用疗效。
邵宗鸿宋嘉王化泉邢莉民关晶王珺李丽娟付蓉阮二宝瞿文梁勇王晓明刘鸿吴玉红王国锦
关键词:EVANS综合征药物治疗发病机制临床疗效
丹参酮ⅡA诱导耐维甲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其机制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 TanⅡA)对耐维甲酸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0 5mg/LTanⅡA处理APL细胞株NB4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将耐维甲酸的APL细胞株MR 2细胞与1 0mg/LTanⅡA在体外共同培养4d,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形态变化,并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四氮唑蓝(NBT)还原能力,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增殖周期、c myc、bcl 2、p53、c fos、CD33及CD11b表达。结果 1 0mg/LTanⅡA能明显抑制MR 2细胞生长(P<0 01),生长抑制率为73 5%, 0 5mg/LTanⅡA能抑制NB4细胞生长(P<0 01),抑制率为67 7%,TanⅡA对两者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TanⅡA处理后,MR 2、NB4细胞形态趋于成熟粒细胞,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核浆比例缩小,染色质变粗糙,核仁消失,细胞质内嗜苯胺蓝颗粒消失,核形态不规则,可见晚幼粒细胞,且TanⅡA处理NB4细胞后可见杆状核粒细胞。NBT还原实验显示,TanⅡA处理MR 2、NB4组阳性率分别为( 95 30±0 76 )%、(93 20±1 04)%,而相应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 50±1 32)%、( 2 80±0 29 )%,处理组高于对照组(P<0 01)。FCM分析发现,TanⅡA处理MR 2、NB4细胞后CD33表达下降,CD11b表达升高;处理后的细胞G0 /G1 期比例增高,S期细胞降低。
梁勇宋文秀王珺井丽萍瞿文付蓉吴咸中
关键词: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AP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2007年
目的研究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肝损伤的发生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减少肝损伤的发生、提高化疗疗效。方法化疗相关肝损伤的诊断标准根据1990年巴黎国际会议达成的共识而制定,将肝损害分为轻、中、重3度。
岳兰竹付蓉阮二宝梁勇刘鸿瞿文宋嘉关晶王晓明王国锦王化泉邢莉民吴玉红王珺高珊宋妍刘惠江汇涓刘春燕张薇陈瑾于虹邵宗鸿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肝损伤白血病化疗白血病患者化疗疗效肝损害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