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勇刚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出血
  • 4篇蛛网膜
  • 4篇蛛网膜下
  • 4篇蛛网膜下腔
  • 4篇蛛网膜下腔出...
  • 4篇网膜
  • 4篇下腔出血
  • 4篇颅内
  • 4篇膜下
  • 4篇己酮可可碱
  • 3篇引流
  • 3篇手术
  • 3篇纤维化
  • 3篇颅内感染
  • 3篇脑脊液
  • 3篇内感染
  • 2篇腰大池
  • 2篇腰大池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入路

机构

  • 11篇漯河市中心医...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5...

作者

  • 18篇段勇刚
  • 5篇谭占国
  • 5篇袁波
  • 5篇王永
  • 4篇朱季子
  • 3篇史保中
  • 3篇邢海涛
  • 3篇娄志刚
  • 2篇夏志民
  • 2篇李力
  • 2篇孙君军
  • 2篇应建有
  • 2篇常书锋
  • 2篇李涛
  • 1篇孟晓峰
  • 1篇程小兵
  • 1篇窦志金
  • 1篇郑鲁
  • 1篇郭孝龙
  • 1篇常书峰

传媒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2
  • 2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柔脑膜纤维化与脑脊液中PⅠCP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脊液中Ⅰ前胶原羧基端肽( PⅠCP)与蛛网膜纤维化的关系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蛛网膜纤维化的影响。 ...
段勇刚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己酮可可碱脑脊液
文献传递
利奈唑胺注射液用于颅内感染治疗中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注射液用于颅内感染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90例颅内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P<0.05);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多核细胞比例、蛋白质等参数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颅内感染的治疗中采用利奈唑胺注射液,能够提高抗感染的有效率且更好的改善脑脊液指标。
娄志刚段勇刚袁波
关键词:颅内感染万古霉素
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开颅血肿清除术(HE)联合脑室外引流术(EVD)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HICH破入脑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联合组与EVD组,各34例。EVD组行EVD,联合组行开颅HE联合EVD。比较两组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预后效果。结果术后72 h联合组再出血发生率5.88%(2/34)与EVD组14.71%(5/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NIHSS、mRS评分低于E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联合组预后优于EVD组,预后良好率高于E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HE联合EVD应用于HICH破入脑室患者中,术后72 h再出血发生率低,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利于预后康复。
段勇刚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究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9例进行了高压氧综合治疗,作为研究组;109例未进行高压氧治疗,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患者均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3%,明显高于对照组82.57%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55,P=0.0420)。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季子段勇刚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疗效
7例鲍曼不动杆菌致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7例开颅术后出现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确诊后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并同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 3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6 d^2周,平均(9.7±1.2)d,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脑脊液检查正常,另4例患者死亡,本研究治愈率42.9%,死亡率57.1%。结论早期足量应用美罗培南静脉注射,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是临床治疗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有效、可行的方法。
袁波邢海涛应建有娄志刚段勇刚谭占国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腰大池引流
鸡胚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近年来应用鸡胚培养组织细胞研究广泛,但应用鸡胚培养神经细胞尚无文献报道。目的:综述了应用鸡胚进行组织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以便找到一种方便价廉的神经细胞培养手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8-01/2011-06关于鸡胚培养模型及神经细胞培养的文章,以"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神经细胞培养"或"chicken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model;neuronal cultur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鸡胚培养模型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20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34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鸡胚在病毒的分离、培养、疫苗制备,肿瘤生物学机制和药物筛选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与其他培养方法相比具有价廉,方便,快速等优点。充分正确的利用该培养体系可为多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王永李力李涛段勇刚
关键词:生物医学神经细胞培养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中脑神经功能的保护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术中、术后对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回顾分析例了127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经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12例患者术中脑膨出明显改行大骨瓣经颞中回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术后第ld行头颅CT检查,血肿清除量均在80%以上。住院期间死亡9例(7.1%)。6个月后随访97例患者,GOS评分Ⅴ分32例(34%);Ⅳ分44例(45%);Ⅲ分15例(15%);Ⅱ分6例(6%)。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术中采取适当的血管及神经功能的保护措施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式。
袁波邢海涛段勇刚应建友谭占国
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小骨窗侧裂入路
己酮可可碱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TGF-β_1及蛛网膜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脊液中TGF-β1的影响及其与蛛网膜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新西兰兔5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干预组,应用枕大池两次注血法建立兔SAH模型,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己酮可可碱干预,分别在第3、7、11、16、21天检测各组脑脊液中TGF-β1的浓度,第21天处死动物取脑,Masson法染色后,应用图像处理软件显示胶原纤维含量。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脑脊液中TGF-β1的浓度在第3天和16天出现两个高峰,但干预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空白组无明显改变。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蛛网膜下腔纤维含量明显增多,与干预组和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干预组蛛网膜下腔纤维含量较空白组增多,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己酮可可碱能降低兔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中TGF-β1浓度,具有一定的抗蛛网膜纤维化作用。
王永孙军君郭孝龙段勇刚常书峰史保中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治疗三叉神经痛解剖入路的基础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脑水平裂(cerebellar horizontal fissure,CHF)、小脑桥脑裂(cerebello-pontinefissure,CPF)与三叉神经、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CA)、岩静脉(petrosal vein,PV)之间关系,为CHF-CPF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例(20侧)成人整颅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CHF、CPF与三叉神经、CA、PV之间解剖学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行拍照记录。结果 CHF可分离长度(31.01±6.29)mm,可分离深度(11.75±3.41)mm;CPF可分离长度(20.33±2.49)mm,可分离深度(7.49±1.66)mm;分离前CHF-CPF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3.67±1.51)mm,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处(root entry zone,REZ)暴露困难,分离后可提供手术野最宽径(18.52±3.80)mm,REZ暴露良好;CHF-CPF交界点距PV主干(13.63±1.59)mm,距小脑上动脉(SCA)(14.40±6.77)mm,距小脑前下动脉(AICA)(9.76±7.40)mm,距小脑后下动脉(PICA)(23.58±3.81)mm。结论经CHF-CPF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三叉神经入桥脑处显露充分,使减压更加彻底。
常书锋孙君军郑鲁史保中段勇刚王永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岩静脉
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旨在探讨脑胶质瘤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图像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39例,患者均进行了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分析并总结39例脑胶质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表现特征,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MRI平扫中胶质瘤实质部分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累及范围:累及范围2个脑叶者6例,累及范围≥3个脑叶者,39例患者中,21例患者主要累及颞叶、额叶。16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T1WI呈现低信号,12例T2WI呈现高信号,9例患者为等信号,T1WI增强扫描中17例患者为结节强化;16例高级别胶质瘤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T2WI呈现高信号,T1WI增强扫描中13例患者为边缘强化;低级别胶质瘤ADC值为(1.23±0.26)s/mm^2,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0.86±0.14)s/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97,P<0.001)。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脑胶质瘤信号特点、强化特征,多序列扫描结合ADC值可提高临床评估脑胶质瘤分期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朱季子谭占国段勇刚夏志民
关键词:脑胶质瘤MRI动态增强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