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思雨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4篇肝病
  • 3篇脂肪性
  • 2篇代谢
  • 2篇脂肪性肝病
  • 2篇衰竭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急性肝
  • 2篇急性肝衰
  • 2篇急性肝衰竭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思雨
  • 6篇南月敏
  • 2篇王荣琦
  • 2篇赵文
  • 2篇路宇
  • 1篇张莹
  • 1篇杜静华
  • 1篇赵素贤
  • 1篇付娜
  • 1篇孔令波
  • 1篇李文聪
  • 1篇赵丹丹
  • 1篇刘领弟

传媒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7美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管理指南解读被引量:25
2017年
2017年7月美国肝病研究协会更新并发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与管理实践指南》,该指南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精准诊断、治疗及有效预防提出相关建议:疑似NAFLD患者初次评估应考虑相关代谢性疾病;NAFLD患者应用瞬时弹性成像、磁共振弹性成像及血清生物化学模型等无创诊断技术评估肝纤维化发生及进展情况;临床肝组织病理学报告应区分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NAFL伴有炎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及其严重程度;NAFLD早期药物治疗仅限于病理确诊的NASH及肝纤维化患者;不建议吡格列酮、维生素E作为未经肝活组织学检查证实或非糖尿病NASH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符合适应证的NAFLD/NASH肥胖患者可考虑前肠减肥手术。强调NAFLD患者应积极消除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可用于NAFLD/NASH患者血脂异常的治疗,但应避免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建议对NASH非肝硬化患者常规筛查或监测肝细胞癌。在肝移植评估过程中应关注心血管疾病。儿童及青少年NAFLD治疗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推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作为一线治疗措施。
南月敏付娜李文聪孔令波苑喜微张思雨刘领弟路宇崔璐瑶
关键词:疾病管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超声衰减参数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评估超声衰减参数(UAP)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肝脂肪变的效能,以此为基础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评估MAFLD及相关代谢紊乱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者3770例,MAFLD诊断依据亚太MAFLD临床诊疗指南。肝脂肪变程度依据超声影像学分为轻、中、重度,对比分析MAFLD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UAP、临床特征指标、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肝脂肪变特征及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FLD肝脂肪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UAP及新建模型诊断MAFLD的临床效能。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770例健康体检者中MAFLD 650例,患病率17.24%,以60~69岁最高,达37.23%;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30.34%与9.17%),年龄性别分析显示男性30~69岁患病率达38.26%,女性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1.94%。MAFLD患者UA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278.55 dB/m与220.90 dB/m,Z=-12.592,P<0.001,),且随肝脂肪变程度加重呈递增趋势,轻、中、重度肝脂肪变依次为257.20 dB/m、286.20 dB/m及315.00 dB/m。UAP诊断MAFLD轻、中、重度肝脂肪变的界值依次为243≤UAP<258 dB/m、258≤UAP<293 dB/m、≥293 dB/m,灵敏度依次为67.20%、93.60%、95.90%,特异度依次为82.10%、72.00%、84.80%。UAP、丙氨酸转氨酶、空腹血糖为MAFLD肝脂肪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建立MAFLD分级模型(UAG模型),诊断MAFLD轻、中、重度肝脂肪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06、0.907、0.946,灵敏度依次为76.50%、82.10%、98.00%,特异度依次为90.80%、83.30%、76.10%。结论:MAFLD为普通人群常见疾病,30岁以上男性及老年女性为高发人群;UAP可作为评估MAFLD肝脂肪变的新型无创诊断技术,UAG模型对MAFLD�
候萌萌苑喜微王一奇张莹张思雨于松浩南月敏
关键词:脂肪肝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危险因素及其新型生存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明确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诱因、临床特征、疾病进展危险因素,并建立新型生存预测模型,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衰竭诊疗指南(2018年版)》,选择HBV-ACLF 153例,分析其诱发因素、基础肝病阶段及其治疗药物、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影响因素,构建新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慢性肝衰竭联合慢加急性肝衰竭(CLIF-C ACLF)评分预测价值。结果80.39%(123/153)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ACLF。HBV-ACLF诱发因素以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应用肝毒性药物为主,肝毒性药物包括中成药/中草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结核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等。34.64%患者诱因不明。临床多以进展性黄疸、纳差、乏力起病,合并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短期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乳酸脱氢酶、白蛋白、国际标准化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是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预测因子,依此构建LAINeu模型,评估HBV-ACLF生存情况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显著高于MELD、CLIF-C ACLF评分(P<0.05),当LAINeu评分≥-3.75时,预后较差。结论停用NAs和使用肝毒性药物为HBV-ACLF常见诱发因素,肝功能失代偿相关并发症及感染加速疾病进展。LAINeu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患者生存情况。
汤玉会张潇潇张思雨崔璐瑶王一奇薛宁宁李路赵丹丹南月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被引量:10
2020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脏脂质过度沉积为基础发生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系列疾病,常伴发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为其主要致死因素,其治疗措施主要针对NAFLD的致病因素、发病与进展关键环节和相关代谢紊乱,推荐药物包括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利拉鲁肽、卡格列净等改善胰岛素抵抗,他汀类降脂药物、ω-3长链脂肪酸,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PPARγ激动剂等调节糖脂代谢、减少肝脏脂质沉积,维生素E、奥贝胆酸和复方中药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肠道微生态调节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多种正在研究中的新型靶向脂代谢调节、抗炎和抗纤维化的药物有待临床验证。
南月敏苑喜微张思雨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
超声衰减参数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评估超声衰减参数(UAP)诊断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影响UAP检测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并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诊断存在肝脏脂肪变性的慢性肝病患者130例,应用iLivTouch检测UAP以及肝脏硬度(LSM);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和外周血小板(PLT)计数。以肝组织病理学结果为依据,分析UAP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相关性。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UAP诊断慢性肝病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准确性及特异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影响UAP值的相关因素。结果经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诊断为肝脏脂肪变性程度F1级43例,F2级47例,F3级32例,F4级8例;UAP与BMI(r=0.363,P<0.001)、UAP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r=0.380,P<0.001)呈正相关。BMI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为UAP值的独立预测因素;UAP诊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F≥2、F≥3和F=4的截断点分别为276 dB/m、288 dB/m、293 dB/m,其敏感度分别为0.379、0.500、0.750,特异度分别为0.930、0.922、0.836。结论超声衰减参数不仅可以明确慢性肝病患者是否存在肝脏脂肪变性,还可以较好地评估其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乔杰赵文杜静华张思雨王荣琦南月敏
关键词:肝脂肪变性体质量指数
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系统预测短期死亡率的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MELD、MELD-Na、CLIF SOFA、CLIF-C OFS、CLIF-C ACLF评分系统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死亡率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
张思雨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系统
文献传递
FibroTouch联合FIB-4、APRI及GPRI评估肝纤维化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估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血小板(platelet,PLT)比值(APRI)、age-AS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相关的比值(FIB-4)及谷氨酰胺转肽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PLT比值(GPRI)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经肝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慢性肝病患者337例,采用FibroTouch检测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同步检测ALT、AST、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PLT,计算FIB-4、APRI及GPR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比分析FibroTouch及3种血清学模型的诊断效能,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验后概率对比分析FibroTouch联合多参数模型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肝组织病理学结果:显著肝纤维化(≥S2)169例,进展期肝纤维化(≥S3)86例,肝硬化(S4)42例。LSM诊断纤维化分期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26、0.882、0.920,明显高于FIB-4(0.734、0.711、0.739)、APRI(0.662、0.669、0.719)和GPRI(0.621、0.674、0.720),P值均<0.01。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脏炎症程度、ALT、AST及TBIL水平可影响LSM、FIB-4、APRI及GPRI诊断肝纤维化。计算验后概率示,FibroTouch诊断纤维化分期S≥2、S≥3、S=4与肝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72.44%、80.52%、84.21%;LSM联合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符合率优于LSM联合APRI或GPRI,S≥2、S≥3、S=4分别为85.88%、92.38%、95.83%;进一步联合其余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四者联合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S≥3、S=4的符合率分别为95.71%、98.6%、99.08%。结论 FibroTouch联合FIB-4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准确度高,进一步联合APRI及GPRI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肝穿活检的需求,为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动态监测及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赵文张思雨路宇赵素贤王荣琦南月敏
关键词:肝纤维化弹性成像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