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长江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羟考酮用于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麻醉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盐酸羟考酮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经皮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酸羟考酮组(Q组)、芬太尼组(F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静脉滴注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0.001 mg/kg、地佐辛0.1 mg/kg,待术者完成穿刺后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各组患者人手术室、射频消融开始时、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手术结束出针时和清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记录术后疼痛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NK检验、x2检验等分析麻醉效果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Q组、D组、F组射频消融开始时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7±1.6)次/min、(12.1±1.7)次/min、(10.3±2.3)次/min(F=5.068,P=0.009),射频消融开始后10 min的呼吸频率分别为(11.9±1.3)次/min、(12.2±1.4)次/min、(10.7±1.3)次/min(F=7.024,P=0.002),两两比较结果显示F组均低于Q组和D组(P<0.05).Q组、D组、F组清醒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0.2±0.7、0.3±0.7、1.7±1.5(F=12.981,P=0.000),术后1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2.0±0.9、1.8±0.8、4.3±0.9(F=42.362,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Q组和D组均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Q组(3例)和D组(3例)少于F组(9例)(x2 =6.400,P=0.041).术中呼吸抑制Q组(3例)和D组(2例)低于F组(9例)(x2=8.012,P=0.018).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肝脏射频消融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在术后镇痛方面具有优势.
- 姚月勤刘英华范志毅陈冀衡董长江
- 关键词:麻醉导管消融术羟考酮
- 分时段递减羟考酮镇痛方案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019年
- 目的:探索分时段递减羟考酮镇痛方案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入组患者60例:对照组31例;试验组29例。两组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照组:PCIA背景输注速率持续不变,设定为1 mL·h-1;试验组:PCIA背景输注速率分时段递减,于术后0~4,4~12,12~48 h分别设定为3,2,1 mL·h-1。两组患者PCIA药液配方及其他参数设定均一致。主要研究终点:术后4,12,24和48 h动、静态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次要研究终点:镇痛泵按压次数及用药量;患者镇痛满意度;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镇痛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4和12 h动、静态及术后24 h动态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无效/总按压次数显著降低(P<0.05);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镇痛泵总用药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和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分时段递减羟考酮镇痛方案可有效缓解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且不增加术后镇痛药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 张云霄谭宏宇董长江范志毅
- 关键词:羟考酮术后镇痛腹部手术